建筑施工的基本常识有哪些?具体内容是怎样的?下面是学分高考网带来的关于建筑施工的基本常识的主要内容介绍以供参考。
一.目前工程质量的主要通病
2.刚性屋面渗漏,卷材屋面空鼓或渗漏
4.楼地面超厚、三起一裂(起沙、起皮、起壳、裂缝)
6.墙面粉刷粗糙、超厚、起泡、起壳、开裂
8.门窗翘曲变形、窗扇拼缝过大、门下框缝过大
10.管道安装不平、不直、渗漏、保温材料脱落开裂
1.未经持证设计单位设计或设计不合格的工程一律不准施工
3.不合格的建筑构件,一律不准出厂和使用
5.质量不合格的工程及构件,一律不准报竣工面积和产量,也不计算产值
施工组织设计,一般是按照建设规模的大小、施工工艺的繁简、施工项目的重要性等情况分为四类:
2.小型建设项目、较复杂的或采用新结构、新工艺施工的单位工程,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4.新技术项目或有特殊要求的分项工程,应根据工程特点和需要,编制专题的技术措施
1.屋面漏水.
3.室内地坪空鼓、开列、起沙,面砖松动,有防水要求的地面漏水.
五.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哪些内容
2.主要准备工作计划:进场条件、劳力、材料、机具等的准备及使用计划,三通一平的具体安排,预制构件的施工,特殊材料的订货,临时设施的搭设等
4.工程进度表:确定工程项目及计算工程量;确定劳动量及建筑机械台班数;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作日,考虑工序的搭接,编排施工进度.编制劳动力、材料、成品、半成品、机具等需用量计划
6.技术经济指标和质量安全措施
简单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只编制施工方案,内容包括:工程特点;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单位工程进度计划表;材料、劳力、机具使用计划;现场平面布置图.简称一图、一表、一案
1.地形资料
3.水文地质资料
5.施工现场资料:拆除建筑、场地平整工程量等
7.地方资源情况:包括石灰岩、黏土、沙、石、煤灰等可开采和利用情况
9.建筑基地情况
11.供水、供电条件
八.图纸会审的方法
九.施工中哪些项目应进行技术复核
2.基础:地质、位置、标高、尺寸
4.钢筋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材质、水泥标号和品种,钢筋搭接与焊接长度,保护层留置,预制构件的型号、标高和位置
6.大样图:特殊项目大样图的形状、尺寸、预制位置
1.观测点的布置由设计单位确定,一般情况是:
(2)框架结构的建筑物,应在每个柱基或部分柱基上安设观测点.具有浮筏基础或箱形基础的高层建筑,观测点应沿纵、横轴线和基础周边设置.新建和原有建筑物连接处的两边都应设置观测点.烟囱、水塔、油罐及其它类似构筑物的观测点,应沿周边对称设置
3.沉降观测的次数和时间,应按设计要求.一般第一次观测应在观测点安设稳固后及时进行.民用建筑每加一层应观测一次,工业建筑应在不同荷载阶段分别进行观测,且整个施工时间的观测不得少于4次.
4.建筑物的裂缝观测,应在裂缝上设置石膏条等可靠的观测标志.观测后应绘制祥图,画出裂缝的位置、形状和尺寸,并注明日期和编号.必要时应将裂缝拍摄下来.
十一.交工时,要交哪些资料
1.开、竣工通知.
3.永久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建筑物及起基础定位、埋深等工程测量记录及复核单;建筑物沉降与变形观测成果.
5.材料、构件和设备的质量合格证明.
7.工程质量检查平定记录、质量事故处理记录.
9.设备和管线调试、试压、试运转记录.
11.竣工工程项目一览表和竣工验收证书.
十二.怎样评定工程的质量
1.分项工程:按"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和评定,其主要项目均须全部符合"标准"规定;一般项目均应基本符合"标准"规定;有允许偏差的项目,其抽查的点、处、件数中,有70%及以上达到"标准"的规定者评为合格;在合格的基础上,有允许偏差的项目,其抽查的点、处、件数中,有90%及以上达到"标准"要求者,评为优良.
2.分部工程:应根据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进行评定.在分项工程全部合格的基础上,当分部工程中,有50%及以上分项工程的质量评为优良,且无加固补强者,则该分部工程的质量应评为优良;不足50%者,评为合格.
3.单位工程:工业建筑的单位工程中有50%及以上分部工程(其中主体工程的质量必须优良)的质量评为优良,则该单位工程的质量应评为优良,不足50%者评为合格;民用建筑评定单位工程质量时,建筑分部工程与管道、电气、通风等分部工程一同评定,有50%及以上分部工程的质量评为优良(其中建筑工程的主体工程质量必须优良),则该单位工程的质量应评为优良,不足50%者评为合格.
施工日志包括内容:当日施工部位、内容、进度、作业动态、隐蔽工程验收、材料进出场情况、取样情况、设计变更、经济技术签证情况、交底情况、质量、安全施工情况、材料检验、、试验情况、上级或政府有无来现场检查施工生产情况、劳动力安排情况等。
2.一般土建工程包含: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建筑装饰装修,建筑层面。
4.主体结构施工中质量控制要点:
(1)砌筑工程:注意轴线位置偏移、基础顶面和楼面标高、垂直度表面平整度、水平灰缝垂直度和厚度、垂直灰缝宽度。砖砌体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内外搭砌、接槎牢固。任一组试块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5%.(2)砼工程:钢筋规格型号、长度、锚固、搭接、加密区间、间距等应符合规范和设计;钢筋交叉点绑扎牢固;梁、柱的箍筋应与受力筋保持垂直且箍筋弯钩叠合处应错开放置;基础底板钢筋绑扎时应弯钩朝上,当钢筋有弯起直段时宜设联系筋,防止直段倒斜。砼的强度,砼结构轴线位置、垂直度、标高、表面平整度等应符合规范和设计。
5.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内容:建筑总平图已建和拟建的地下和地上的一切建筑物、构筑物及管线等、测量放线标桩,永久水准点位置、起重机械开行路线、控制范围及垂直运输设施的位置,构件、材料、加工半成品及施工机具的堆场,生产和生活用临时设施,包括搅拌站、各种加工棚、仓库、办公室、道路、供水管线、供电线路、宿舍、食堂、消防设施、安全设施及其他需要搭建或建造的各种设施。
6.对民工进行安全管理:解决思想认识;对新招民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岗前教育;根据国家和行业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组织施工;健全完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必须加强监督检查。
7.工地上的工种:钢筋工、混凝土工、砌筑工、木工、电工、油漆工、水暖工、架子工(搭设脚手架)、机械工、测量放线工以及辅(杂)工等等。
8.三宝:安全网、安全帽、安全带。四口: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通道口,五临边:沟、坑、槽、深基础周边;楼层周边;楼梯侧边;平台或阳台边;屋面周边。
9.五大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绞伤、触电、土方坍塌;四不放过: 事故原因未查清;群众没有受到教育;责任人未受处理;未订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10.三级教育:公司安全基础知识、法律法规;项目部现场规章制度和遵章守纪;班组本工种岗位安全操作及班组各项安全制度。1
1.特种作业人员: 电工、焊工、架子工、起重机的安装拆卸工、司机、司索指挥、施工电梯司机、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操作工、场内机动车驾驶人员等。
1.施工员基本知识要求(1)建筑识图:投影基本知识、建筑制图标准、识读建筑工程图、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重庆市职工职业培训学校-重庆最优秀的建筑类培训学校)(2)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胶凝材料、混凝土、砂浆、墙体材料、建筑钢材、防水材料、其他建筑材料(3)建筑力学: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平面力系的平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梁的内力图、梁的应力、梁的变形、压杆稳定(4)建筑结构:建筑结构概述、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建筑结构抗震知识(5)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基础:施工组织概念、流水施工、网络计划技术、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施工员专业知识要求(1)建筑施工技术:土石方工程施工技术、起重技术、脚手架搭设技术、地基处理与桩基施工技术、钢筋砼施工技术、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砌体施工技术、钢结构工业厂房结构安装技术、防水施工技术、装饰装修施工技术、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季节性施工(2)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全站仪的操作、标定工作的基本方法、施工控制网测量、民用建筑的定位与放线、工业建筑的定位和放线、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构件的安装测量(3)施工组织与管理:施工工期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施工安全管理、施工组织技术经济分析
一.房屋建筑分类房屋建筑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建筑物使用性质分类:⑴居住建筑、⑵公共建筑、⑶工业建筑、⑷农业建筑民用建筑: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通常又被称为民用建筑。
⑴、砖木结构描述:这类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是用砖、木做成。其中,竖向承重构件的墙体和柱采用砖砌,水平承重构件的楼板、屋架采用木材。特点:层数较低,一般在3层以下。1949年以前建造的城镇居民住宅,20世纪50~60年代代建造的民用房屋和简易房屋,大多为这种结构。⑵、砖混结构描述:这类建筑物的竖向承重构件采用砖墙或砖柱,水平承重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楼板、屋顶板,其中也包括少量的屋顶采用木屋架。特点:建造层数一般在6层以下,造价较低,但抗震性能较差,开间和进深的尺寸及层高都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这类建筑物正逐步被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所替代。
⑶、钢筋混凝土结构描述:承重构件如梁、板、柱、墙(剪力墙)、屋架等,是由钢筋和混凝土两大材料构成。其围护构件如外墙、隔墙等,是由轻质砖或其他砌体做成。特点:结构适应性强抗震性能好,耐用年限较长。
⑷、钢结构描述:主要承重构件均是用钢材制成。特点:建造成本较高,多用于高层公共建筑和跨度大的工业建筑,如体育馆、影剧院、跨度大的工业厂房
4.按建筑施工方法分类:⑴ 现浇、现砌式建筑: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均是在施工现场浇筑和砌筑而成。⑵ 预制、装配式建筑:建筑物主要承重构件在加工厂制成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进行装配而成。
⑶ 部分现浇现砌、部分装配式建筑:这种建筑物的一部分构件(如墙体)是在施工现场浇筑或砌筑而成,一部分构件(如楼板、楼梯)是采用在加工厂制成的预制构件。
二.建筑物的组成:幢建筑物一般是由基础、墙体(或柱)、楼地层(或梁)、楼梯、屋顶、门窗等六大部分组成。基础:是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它支撑着其上部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及自重传给下面的地基。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是基础下面的土层,它承受着由基础传下来的荷载。
2.地基: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基础按构造形式不同,可分为:条形基础:是指呈连续的带形基础,包括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条形基础。独立基础:是指基础呈独立的块状,形成有台阶形、锥形、杯形的等。筏板基础:是一块支承着许多柱子或墙的钢筋混凝土板,板直接作用于地基上,一块整板把所有的单独基础连在一起,不仅使地基上的单位面积压力减小,也使整个地基的承载力增大。
箱形基础:主要是指由底板、顶板、侧板和一定数量内隔墙构成的整体刚度较好的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对于抵抗地震荷载的作用极为有利。桩基础:由设置于土中的桩和承接上部结构的承台组成。
3.墙体和柱:是竖向承重构件,它支撑着屋顶、楼板等,并将这些荷载及自重传给基础。
⑴、墙体的分类①、按在建筑物中的方向,分为:外墙:位于建筑物四周,是建筑物的围护构件。内墙:位于建筑物内部,主要起分隔空间的作用。
②、按在建筑物中的方向,分为:纵墙:沿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的墙称为纵墙。
横墙: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的墙称为横墙。外横墙通常称为山墙。
③、按接受力情况,分为:承重墙:凡直接受梁、楼板、屋顶等传下来的荷载的墙称为承重墙。
非承重墙:不承受外来荷载的墙称为非承重墙。⑵、柱:是独立支撑结构的竖向构件。柱承担、传递梁和板两种构件传来的荷载。
4.楼地层和梁:楼地层包括楼板和地面(首层地面),是分隔建筑空间的水平承重构件,主要作用是承受人、家具等荷载,并把这些荷载及自重传给承重墙、柱或基础。
⑴、楼板:楼板的基本构造层是面层、结构层、顶棚。⑵、首层地面:是指建筑物底层的地坪。⑶、梁:是跨过空间的横向构件。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