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描写“美丽的西子湖畔”是《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一、原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二、译文: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三、赏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赞美西湖美景的七绝,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其中第二首广为流传,此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尤其是后二句,被认为是对西湖的恰当评语。第一首一般选本不收录,其实这首诗也写得不错,其首句就把西湖晨曦的绚丽多姿形容得美不胜收。两首对照,能更好地把握作者写诗时的思想感情。
四、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祐年间(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这首苏轼的诗是《饮湖上初晴后雨》,诗句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赞美西湖美景的七绝,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此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尤其是后二句,被认为是对西湖的恰当评语。
“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诗人进一步运用写气图貌之笔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遗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喻体和本体之间,除了从字面看,西湖与西子同有一个“西”字外,诗人的着眼点所在只是当前的西湖之美,在风神韵味上,与想象中的西施之美有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相似之处。而正因西湖与西子都是其美在神,所以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好,对西子来说,淡妆也好,浓抹也好,都无改其美,而只能增添其美。
一湾未名而有名的湖
一湾幽雅而美丽的湖
是谁家纯洁的少女
莫非她也是北大的一名学子
身穿一件绿色碎花长裙
风儿不经意间,把裙角掀得
东飘一下,西摆一下
看她苗条身段,秀丽的脸庞
炯炯的眸子,在校园里一闪一闪------
多么标致的女子啊
莫不是西子来到这里
陪她泛舟的却不是范蠡
而是高耸的博雅塔
你看她多情地怀抱着塔影
静静地美着
岂知道,这塔影里,曾经
闪烁过一个少女的梦境
我在湖畔,摘下一片绿叶
放在一位诗人刚送我的诗集里
也让它成为一首绿色的诗
留住一段美好的回忆
也顺便将夏天留住
不让它如春天那样
——稍纵即逝
这时,三三两两的学子
手捧书卷,坐着柳荫
那优美的姿势
轻易地搅动了
一湾平静的湖水
【新】梦中的湖(现代诗)
悄悄的,一个人,踏上远行的车
去践心灵的约会
圆自己一个期待许久的梦
纷飞的思绪,在微微的风中
轻轻徜徉,飘向
那泊着思念的地方
_____查干湖
秋阳为查干湖镀上了金色的外衣
澄明的湖水像一面镜子
倒映着流云鹤影
雾光蒙蒙
湖中烟波浩淼
渔歌婉转,橹声咿呀
几只雪白的鸥鸟
振翅沐浴在阳光下
划过优美的弧线
飞向远方
岸边,芦花扑面,香溢四野
山青树茂,草郁花馨
登临远眺
塞北风光的雄浑与壮美
尽收眼底
泛舟湖中
手舞四面来风
心融八方青翠
领略碧水共长天一色
欣赏浪花与水鸟齐飞
一舟一楫
悠悠然复悠悠然
一湖圣水一湖诗
悠扬的马头琴
述说着 千年的企盼
神秘的查玛舞
张扬着 古老的梦幻
深情的敖包
寄托了草原人民的虔诚祝福
祭湖醒网
演绎了游牧民族的无限神奇
查干湖
苍天的明镜,大地的眼睛
查干湖
圣女双手托起的璀璨明珠
我怀着款款深情
醉倒在你的怀抱
查干湖
心中的湖
查干湖
梦中的湖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象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也不止象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相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吹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象刀象剑也象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象沉重的叹息,
/又象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再别康桥
作者: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乡愁
余光中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赠日本女郎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
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微微的希望 )
我和无数
不能孵化的卵石
垒在一起
蓝色的河溪
爬来把我们吞没
又悄悄吐出
没有别的
只希望草能够延长
它的影子
-----------------------
(小巷)
顾城
小巷
又弯又长
没有门
没有窗
我拿把旧钥匙
敲着厚厚的墙
---------------------------
(雨行)
云, 灰灰的
再也洗不干净
我们打开雨伞
索性涂黑了天空
在缓缓飘动的夜里
有两对双星
似乎没有定轨
只是时远时近。
------------------------
(泡影 )
两个自由的水泡
从梦海深处升起。
朦朦胧胧的银雾
在微风中散去
我象孩子一样
紧拉住渐渐模糊的你
徒劳的要把泡影
带回现实的陆地
-------------------------------
(星)
满天的星,
颗颗说是永远的春花.
东墙上海棠花影,
簇簇说是永远的秋月。
清晨醒来是冬夜梦中的事了.
昨夜夜半的星,
清洁真如明丽的网,
疏而不失
春花秋月也都是的,
子非鱼安知鱼。
-------------------
刘禹锡的<;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潇湘八景诗·洞庭夜月
宋·张经
秋夜净无云,嫦娥展孤镜。
灏气浸澄波,荡漾光还定。
饮 湖 上 初 晴 后 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欧阳修《西湖》诗:
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
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西湖留别
【唐】白居易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唐】刘禹锡
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
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
【唐】许浑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
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
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
忆西湖
【明】张煌言
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
高坟武穆连忠肃,添得新祠一座无。
西湖杂诗
【清】黄任
珍重游人入画图,楼台绣错与茵铺。
宋家万里中原土,博得钱塘十顷湖。
1. 《湖边》崔复初
西子湖边水正肥。鸳鸯双浴湿红衣。蜻蜓立在荷花上,受用香风不肯飞。
2. 《落梅风》张可久
东风景,西子湖。湿冥冥柳烟花雾,黄莺乱啼胡蝶舞。几秋千打将春去!
3. 《忆西湖》张煌言
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高坟武穆连忠肃,添得新祠一座无。
4. 《偈颂一百零二首》释绍昙
西子湖边泛渺茫,一堤寒绿看垂杨。谁知业债难逃避,开眼堂堂入镬汤。
5. 《寓钱塘得乡人消息》 张眇
西子湖边放鹤仙,几回同醉木兰船。相思东路一千里,忆别西风十四年。远信有时凭雁寄,新诗近日赖僧传。不须更问垂纶叟,已有霜痕到鬓边。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