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宋.陆游)-------城市热岛效应
2、“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地形雨
3、“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样春风有两般.”(唐.宋之问)-----向阳与背阳坡的光照及热量差异
4、“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宋.苏轼)------南方热量丰富、四季如春鲜果不断
5、“三九要冷,三伏要热,不冷不热,五谷不结”,“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腊雪是宝,春雪不好”------气候资源对农作物的作用
6、“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暖锋和冷锋过境后的效果
7、“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一年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春城昆明年均温14.7℃,一月和七月月均温分别为7.8℃和19.9℃
8、“春风摇荡自东来,折尽樱桃绽尽梅”,“凉风有信,秋日无边”,“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鲜明的季节周期性之美!
9、“亭亭柏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北国之春》------春季风风向与感受 10、“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白毛女》------冬季风风向与严寒 11、“白露秋风夜,一夜冷一夜”.-------极地冷气团逐渐南侵
10、“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西北地区日温差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1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既表示锋面雨中的暖锋,又体现了节律美之周期性
1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江淮流域准静止锋形成的梅雨 15、“冬朦(雾)晴,春朦(雾)雨,夏朦(雾)晒死鬼”(谚语)------冬夏多雾的原因是无云或少云导致的大气逆辐射弱,春雾是因为暖湿水汽足,极易形成锋面雨.
12、“蜀军火烧葫芦峡,大雨救了司马懿”-----诸葛亮把司马懿围困在峡谷低地,然后用火攻,人为地制造了一个气旋(热低压),中心气流上升遇冷降水.
1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李商隐)《夜雨寄内》-----四川盆地夜晚降温慢,山谷风热力环流中吹山风,夜雨多.
1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庐山垂直气候差异,体现了节律美之垂直地带性.
15、“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横断山脉垂直气候差异
有关气候的诗句: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反映了冷风过境时先刮风后降水(雪)的天气变化特征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反映了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正是因为气温随地势的上升而降低(地势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这一特点,才造成了山上、山下的桃花花期早迟不一这种地理现象
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睛”
说明在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天气是不相同的。也是对流雨的极好写照,从诗句中我们能体会对流雨的特点是:降水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等。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是说我国春季普遍存在着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的情况。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是说四川巴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7.“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8.“五月天山雪,开花只有寒。”:
一是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的道理,二是说明天山海拔高。9.“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说明我国春季气温多变、不稳定的特点。10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是说玉门关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很难到达这里。“春风”可理解为夏季风,我国西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夏季风的影响小,干旱少雨。
有关天气的诗句:
诗中日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舞《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8.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另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诗中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自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随风潜入夜,滑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描写气候的诗句如: 1、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中后两句从字面意义上讲就是:玉门关外的杨柳不青的原因是由于春风不度造成的,这里的春风当指夏季风。
季风是由于海陆的热力差异导致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者接近相反的方向变换而形成季风。夏季北太平洋高压势力大大增强,亚洲大陆上形成印度低压,太平洋暧湿气流便沿着北太平洋西部边缘,以东南风吹到亚洲东南岸,形成东南季风,即夏季风。
在我国把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划分为季风区,夏季风影响不到的地区为非季风区。季风区与非季风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这条线以东以南为季风区,以西以北为非季风区。
因为玉门关正好位于这条界线以西,关外自然就得不到夏季风的滋润了。2、描写平原与山地气候差异的诗句如: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全诗短短四句,写出了平原与山地气候的差异。人间四月正是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而在高山古寺之中,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主要是山地海拔高导致气候的垂直变化造成的。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地面,因此离地面愈高的大气受热愈少,气温愈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度,由于平原和山地的相对高度较大,所以山顶的气温是山脚气温减去相对温差,故山顶气温要远低于山脚的气温。
描写气候的诗句包括:
1、唐代王维《渭城曲》
原文: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
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
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2、唐代王维《山居秋瞑》
原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
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尽管那春天的芬芳早已逝去,我陶醉在这美妙的秋色中,依然向往长留。
3、五代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原文:
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背重王孙。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译文:
湘江上阴云笼罩,使人心情郁闷。深夜里徘徊江岸,想起刘琨的远大抱负。秋风吹动,万里芙蓉花摇曳生姿。暮雨洗尘,千村的薜荔枝苍翠可爱。
乡思难耐,看见橘柚更令人悲叹。羁旅他乡,如被弃的山野之人无人看重。就是打鱼人和我相见,也不与我说一句话。自管吹着长笛回岛去了。
4、唐代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原文: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
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乐然垂钓,用不着回家。
5、南宋陈与义《春寒》
原文: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译文:
二月的巴陵,几乎天天刮风,料峭春寒还未结束,让人害怕。
娇嫩的海棠,毫不吝惜鲜红的花朵,挺身独立在寒风冷雨之中。
6、南宋赵师秀《有约》
原文: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译文:
梅子黄时,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远远近近那长满青草的池塘里,传出蛙声阵阵。
已约请好的客人说来却还没有来,时间一晃就过了午夜。我手拿棋子轻轻地敲击着桌面,等着客人,只看到灯花隔一会儿就落下一朵。
有关气候的诗句: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反映了冷风过境时先刮风后降水(雪)的天气变化特征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反映了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正是因为气温随地势的上升而降低(地势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这一特点,才造成了山上、山下的桃花花期早迟不一这种地理现象
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睛”
说明在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天气是不相同的。也是对流雨的极好写照,从诗句中我们能体会对流雨的特点是:降水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等。
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是说我国春季普遍存在着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的情况。
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是说四川巴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
7.“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8.“五月天山雪,开花只有寒。”:
一是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的道理,二是说明天山海拔高。
9.“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说明我国春季气温多变、不稳定的特点。
10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是说玉门关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很难到达这里。“春风”可理解为夏季风,我国西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夏季风的影响小,干旱少雨。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希望你能好评或者采纳!谢谢{右上角采纳或者正下方好评} 如果有其他问题请不要追问。另外提问,图片多了占屏幕空间。不好答题。谢谢】
有约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北风行
李白
燕山雪花大如席 ,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 留马行处。
与气候、天气有关的诗句
有关气候的诗句: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反映了冷风过境时先刮风后降水(雪)的天气变化特征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反映了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正是因为气温随地势的上升而降低(地势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这一特点,才造成了山上、山下的桃花花期早迟不一这种地理现象
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睛”
说明在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天气是不相同的。也是对流雨的极好写照,从诗句中我们能体会对流雨的特点是:降水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等。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是说我国春季普遍存在着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的情况。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是说四川巴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7.“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描写气候的古诗
1、“好雨知时节ئ当春乃发生.” ————诗句是说我国春季普遍存在着气温回升快ئ蒸发旺盛ئ降水少的情况.
2、“人间四月芳菲尽ئ山寺桃花始盛开.” ————反映了山区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
3、“二月江南花满枝ئ他乡寒食远堪悲.” ————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
4、“乍暖还轻冷ئ风雨晚来方定.” ————说明我国春季气温多变、不稳定的特点.
5、“忽如一夜春风来ئ千树万树梨花开.” ————反映了冷锋过境时先刮风后降雪的天气变化特征.
6、“三月东风吹雪消ئ湖南山色翠如浇.” ————反映了我国南方气候因受来自太平洋暖湿气流影响春暖雪融ئ山色翠绿如洗的美景.
7、“枯藤老树昏鸦ئ小桥流水人家ئ古道西风瘦马.” ————枯藤老树和小桥流水分别是对西部干燥景观和江南湿润景观的对比写照.
8、“东边日出西边雨ئ道是无晴却有晴.” ————诗句说明同一时刻ئ不同地方的天气差别很大.
9、“羌笛何须怨杨柳ئ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句描绘了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不同的气候特征.
10、“早穿皮袄午穿纱ئ围着火炉吃西瓜.” ————诗句是我国新疆一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早晚温差大的真实写照.
11、“君问归期未有期ئ巴山夜雨涨秋池.” ————是描述四川巴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ئ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
12、“黄梅时节家家雨ئ青草池塘处处蛙.” ————描写了我国江淮地区的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13、“惟恐琼楼玉宇ئ高处不胜寒.” ————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清·洪升: 斑竹一枝千点泪,湘江烟雨不知春。
暴雨洗山山更秀,乌云压城城不摧。
唐·白居易: 残暑蝉催尽,新秋雨雁来。
唐·岑参: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清·黄景仁: 地无一片登临处,天送满城风雨来。
天变雨要到,水变地要闹。
东边日出西边雨
冬冷夏热,冬雨夏干;四季如春;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天无三日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怀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七八颗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沙暖睡鸳鸯,泥融飞燕子。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付计东西?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渭城朝雨邑清晨,客舍轻轻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红杏枝头春意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搂;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闪山。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