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师旷撞晋平公》比较阅读答案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3————16题(16分)【甲】晏子使楚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选自《晏子春秋》)【乙】师旷①撞晋平公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②琴撞之。
公被衽③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
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④!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左右请除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注释:①师旷:字子野,是春秋后期晋国宫廷中的盲人乐师。②援:执持,拿。
③衽(rěn):衣襟。④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
⑤除:清除,去掉。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齐之习辞者也 _______(2)王曰,何坐 _______(3)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____ (4)是非君人者之言也____14、选出下列划线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 ( )A.晏子将使楚/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B.吾欲辱之/送杜少府之任蜀川C.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师旷侍坐于前 D.故撞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齐人固善盗乎?(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太师谁撞?(2分)_________________16、【甲】【乙】两文中,晏子和师旷都长于辞令,你更欣赏哪一个的说话艺术?请说说你的理由。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3、习:熟练 坐:犯罪 酣:酒喝得很高兴 是: 这14、C15、(1)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2)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 (3)太师撞谁?16、示例一:我欣赏晏子的说话艺术,他在无法澄清“齐人坐盗”这一事实的情况下。
巧用类比进行反驳,片言只语间化被动为主动,既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又不失礼节。示例二:我欣赏师旷的说话艺术,他先直话曲说,巧妙地将将晋平公说成是“小人”,引起晋平公的重视,再因势利导,让晋平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达到了劝谏的目的。
1-5BCDDB 6-10BCCCD 11-15CBCBD 16-20DDCDB21-25ACADB 【自己做的】
26(1)从事商业活动的人不能够参加科举考试。(2分)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2分)
(2)做生意(卖药);卖字(或给人代笔写字);做医生(或给人看病);从事农业生产。(每条2分,答出4条即可得8分)
(3)商人社会地位低下,政府采取重农抑商政策,规定商人不能参与科举考试;实际上有些读书人一边经商一边考科举;读书人谋生的方式多种多样,商品经济发展,商业并没有完全禁止;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仍是人们生活生产的主要方式。(每点2分,答到2点以上即得4分,言之有理可给分。)
27.(17分)(1)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或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均可给分。)(2分)
(2)A.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为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B.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每点2分,共6分。)
(3)特点:背景不同,主动开放,平等互利,促进了经济发展等(5分,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给4分,答对3点以上给5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认识:两次开放有本质的区别;开放要建立在国家独立的基础上;需要和平的国际、国内环境;平等的开放与交流才能促进经济发展等。(每点2分,答对2点以上即给4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8.(17分)(1)蒸汽机、汽车、电、通讯等(每点2分,共4分,答对蒸汽和电即可得满分,未答到这两点的扣1分);蒸汽时代和电力时代(每点2分,共4分)。
(2)美国深陷经济危机之中,要求缓解当时的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复苏。(3分)
(3)展示中国的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加强国际间的交流;有利于经济和环境和谐发展;促进人类环保意识的提高;有利于现代科技的推广。(每点2分,答出3点以上给6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
这是部十分感人的电影,讲的是:在一个很贫穷的村子里,有一位叫魏敏芝的代课老师,她答应原来的老师,学生一个都不能少。结果,先后少了两个学生。在自己带的28名学生的帮助下,魏老师经过长途跋涉,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那两名学生的故事。
这个代课教师自己只有十三岁,比我们大不了多少,还只能算是个大孩子而已,但她倔强甚至固执地遵守着“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农村的孩子也许不如城市的同龄人见多识广,因而常被一些人认为:“不懂事儿”。但是,作为一个普通人,她对这份责任执著的追求,这是一种让人敬佩的精神和信念!这种精神和信念在现在的很多城市孩子和成人身上,是找不到的。
我为电影里所展示的农村孩子上学的问题感到难过。魏敏芝老师是片中的主角,但我觉得还有另一个不是主角的“主角”——高老师。尽管影片里高老师只在开始时,出现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然而:办公桌上精心用牛皮纸包好的教科书、临时搭起的床铺、学习委员张明仙的日记、魏敏芝因日记所受到的启发、孩子们不离嘴边的“高老师说的”。他的精神仿佛贯穿了整部电影。
魏老师的坚定,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同时,这部电影也让我感受到了贫穷家庭的艰难和城市里好心人的爱。我们能够坐在整洁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已经算是十分幸运的了,所以,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好好学习,遵守纪律。
所有的孩子应该都跟我们一样,有在课堂里接受教育的机会!——一个都不能少!这,也许是影片真正要告诉我们的,也是我们所有人需要付出努力和爱心去做的事。
他们是几个地区用一样的试卷
以下为新课标二卷(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辽宁、广西)高考作文题目:三个人谁最有风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小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为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时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位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这三个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