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学习方法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

发布时间: 2024-06-30 23:35:05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的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

材料二: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评价八股取士时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1)科举制度诞生于何时?废除于何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科举制度在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中顾炎武的观点与材料一中费正清的观点是否矛盾?请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隋朝;清朝(,回答1905 年也可)。

(2)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官吏的来源,打破了特权垄断,具有一定的公平公正性;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3)不矛盾。费正清肯定了科举制度曾经起到的积极作用,但到了明清时候,科举制度在内容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消极作用越来越大,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

答案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国家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它是从隋朝以后的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为止。明经、进士:科举考试在贞观时,分为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后来主要考察诗赋),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考生的治理政事的能力。

温馨提示:
本文【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由作者教育情报员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