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
意思是说,温庭筠的词语言华丽秀美;而韦庄的词虽然语言不华丽,但是内在的神韵很秀美。
2、拓展: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
1、简述:
意思是说,温庭筠的词语言华丽秀美;而韦庄的词虽然语言不华丽,但是内在的神韵很秀美。
2、拓展:
温庭筠(约812—866)唐2113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5261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4102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1653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内
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容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
诗歌题为“早发”,请简要分析全诗是怎样扣住“早”字来写的。
首联用“早露”直接点题,第二联用“鸡未唱,马频嘶”强调客人起得早,第三联“树色遥,泉声暗”用雾浓突出早,尾联写诗人行“三十里”后月亮依然高挂,可见诗人出发之早。
尾联,与前面三联一样,运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作者旅途奔波劳碌的艰辛。如果注重局部,单看“如珪”二字,是比喻的修辞方法。
早起赶路,走了三十里地,月色还很明亮。这里也可以说运用衬托的手法,月光越皎洁,周围的一切就越是朦胧,就越突出“发”之“早”
韦庄在唐末诗坛上有重要地位。清代翁方纲称他“胜于咸通十哲(指方干、罗隐、杜荀鹤等人)多矣”(《石洲诗话》),郑方坤把他与韩偓、罗隐并称为“华岳三峰”(《五代诗话·例言》)。
他前逢黄巢农民大起义,后遇藩镇割据大混战,自称“平生志业匡尧舜”(《关河道中》),因而忠于唐王朝是他思想的核心,忧时伤乱为他诗歌的重要题材,从而较为广阔地反映了唐末动荡的社会面貌。
译文:
早晨有雾浓度在下雨,田深黍稻低。出门鸡不唱,过客马频嘶。树色逼收藏店,泉水黑暗沿着畦。独吟三十里,在月亮还如盖。
原文:
《早发》
唐.韦庄
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
树色遥藏店,泉声暗傍畦。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
扩展资料:
韦庄的诗词特点:
诗人客居他乡,孤独寂寞应该是经常有的感受,也许起床“早发”之前就承受了这种折磨。但是,在这首《早发》一诗里,字里行间并没有孤独和寂寞,有的是战胜“早发”种种困难的悠闲自得,和这悠闲自得背后的坚强与豁达。
韦庄与温庭筠又是花间派中成就较高的词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温、韦词在内容上并无多大差别,不外是男欢女爱、离愁别恨、流连光景。
但温词主要是供歌伎演唱的歌词,创作个性不鲜明;而韦词却注重于作者情感的抒发,如《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5首,学习白居易、刘禹锡《忆江南》的写法,追忆往昔在江南、洛阳的游历,把平生漂泊之感、饱经离乱之痛和思乡怀旧之情融注在一起,情蕴深至。
风格上,韦词不象温词那样浓艳华美,而善于用清新流畅的白描笔调,表达比较真挚、深沉的感情,如〔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女冠子〕“四月十七”、“昨夜夜半”等。
他有些词还接受了民间词的影响,用直截决绝之语,或写一往情深,或写一腔愁绪。如〔思帝乡〕“春日游”的“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于率直中见郁结;
〔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乐”的“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以终老异乡之“誓”,更深一层地抒发思乡之苦。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韦端己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最为词中胜境”,许昂霄《词综偶评》评韦词“语淡而悲,不堪多读”,都指明这一特点。
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韦词高于温词,指出“端己词情深语秀”,“要在飞卿之上”;“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也是从这点着眼的。但韦词间有艳亵语,为其不足处。
本集和研究资料 《蜀梼杌》著录韦庄《浣花集》20卷。《补五代史·艺文志》著录《韦庄笺表》1卷、《谏草》2卷、《蜀程记》1卷、《峡程记》1卷、《韦庄集》20卷、《浣花集》5卷、《又玄集》5卷。今仅存《浣花集》及所选诗《又玄集》,余皆佚。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