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初中学习 > 初中化学题库

图是电解水的装置.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气体放出.若用燃着的木条检验,发现试管A中的气体能燃烧,试管B中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根据电解水的实验,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发布时间: 2024-07-21 06:01:41

题文

图是电解水的装置.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气体放出.若用燃着的木条检验,发现试管A中的气体能燃烧,试管B中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根据电解水的实验,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水由氢、氧元素组成B.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C.水电解时正极得氢气,负极得氧气D.水分子中H、O原子个数比为2:1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水是由氢氧两元素组成,正确;
B、水电解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说法正确;
C、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故C说法错误;
D、水分子的符号H2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故水分子中H、O原子个数比为2:1,说法正确.
故选C.

点击查看电解水实验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

据学分高考专家说,试题“图是电解水的装置.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气体.....”主要考查你对 [电解水实验 ]考点的理解。

电解水实验

电解原理
       电解就是将两根金属或碳棒(即电极)放在要分解的物质(电解质)中,然后接上电源,使电流通过液体。化合物的阳离子移到带负电的电极(阴极),阴离子移到带正电的电极(阳极),化合物分为二极。
电解过程
       用电使化合物分解的过程就叫电解过程。
       水(H2O)被电解生成电解水。电流通过水(H2O)时,氢气在阴极形成,氧气则在阳极形成。带正电荷的离子向阴极移动,溶于水中的矿物质钙、镁、钾、钠……带正电荷的离子,便在阴极形成,就是我们所喝的碱性水;而带负电的离子,在阴极生成。

电解水实验:
1.实验装置图:

2.表达式:

氢气+氧气
2H2O
2H2↑+O2
3.实验现象:
(1)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
(2)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一端产生的气体比连接负极一端产生的气体少,
接负极一端玻璃管中气体的体积是接正极一端玻璃管内气体体积的2倍。
4.产物检验
(1)正极一端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气体是氧气。
(2)负极一端的气体能燃烧,并看到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或听到爆鸣声),
证明气体是氢气。
5.实验结论:
(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3)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6.注意事项:
(1)实验前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或者稀硫酸,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加快反应速率。
(2)实验开始时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会小于1:2,是因为氢气难溶于水,
氧气不易溶于水,开始产生的氧气有一部分溶于水,实验时间越长,
其比值越接近1:2。

电解水记忆口诀:
水中通入直流电,正氧负氢会出现;氢二氧一体积比,任何时候都不变。

温馨提示:
本文【图是电解水的装置.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气体放出.若用燃着的木条检验,发现试管A中的气体能燃烧,试管B中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根据电解水的实验,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由作者教育大世界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