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初中学习 > 初中历史题库

北宋、辽、夏、金四个政权从建立的时间排列顺序是( )A.北宋、辽、夏、金B.辽、金、北宋、夏 C.北宋、辽、金、夏D.辽、北宋、夏、金

发布时间: 2024-07-08 23:39:56

题文

北宋、辽、夏、金四个政权从建立的时间排列顺序是(   )A.北宋、辽、夏、金B.辽、金、北宋、夏 C.北宋、辽、金、夏D.辽、北宋、夏、金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D

解析


辽(907-1125) 建国于907年,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37年(一说947年)改国号为辽,983夏称契丹,1066年仍称辽;北宋,它于公元960年由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到公元1127年政权南迁的这段时间,被称为北宋;。西夏是指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于公元1038年至1227年间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封建政权。金朝(1115年-1234年)1115年1月28日,女真领袖完颜阿骨打称帝建国,国号大金。故选D项。
点评: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流是封建国家从分裂割据到若干民族政 权并立再到元朝实现对全国的统一; 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实现了封建化.。

考点

据学分高考专家说,试题“北宋、辽、夏、金四个政权从建立的时间排列.....”主要考查你对 [辽、宋、夏的和战,澶渊之盟 ]考点的理解。

辽、宋、夏的和战,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
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宋辽形势图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想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劝阻,才勉强至澶州督战。宋军士气大振,大挫辽军锐气。于是,双方议和。最终议定: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双方维持旧疆,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各守边界;宋方每年向辽提供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称为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澶渊之盟是宋朝“守内虚外”政策的必然产物,宋朝的妥协使辽国得到很多好处。但是,“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出现了平稳的局面。

宋与辽的和战:
宋太宗统一中原和南方后,为了夺取幽云十六州,亲自率兵向辽进攻。宋军包围了幽州城,并在高粱河向辽的援军展开激战,宋军大败。宋太宗负伤中箭仓惶逃走。
雍熙三年(986年),宋军趁着辽朝内部矛盾重重,宋太宗再度分兵三路进行北伐,东路军以曹彬为统帅,中路军以田重进为统帅;西路军以潘美为统帅,。结果,出了中路军全身而退外,其余均被歼灭。从此宋朝放弃了收复幽云十六州的计划,开始采取消极防御的措施。
1004年,契丹军队大举南下,双方在澶州议和,双方维持旧疆,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各守边界;宋方每年向辽提供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称为岁币。
澶渊之盟后,宋辽的对峙局面形成。在一个世纪中,双方基本维持了和平的局面。宋辽边疆的安定,双方贸易兴旺,使者往来不断,加强了汉族和契丹族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宋与西夏的和战:
元昊称帝都,与宋朝不断交兵,双方损失都很严重,于是元昊请和。1044年,双方订立和议:元昊取消帝号,北宋封元昊为夏国主,夏对宋称臣;送每年给西夏岁币;重开边境贸易。
从此以后,宋夏之间基本上维持了和平的局面,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檀渊之盟:


 

温馨提示:
本文【北宋、辽、夏、金四个政权从建立的时间排列顺序是( )A.北宋、辽、夏、金B.辽、金、北宋、夏 C.北宋、辽、金、夏D.辽、北宋、夏、金】由作者问答小能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