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初中学习 > 初一语文

最新的初一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25课知识点:河中石兽

发布时间: 2024-07-07 09:54:19

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由精品学习网为您提供的最新的初一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25课知识点:河中石兽,希望给您带来启发!

一、 文学常识

1.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阅微草堂笔记》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

2. 作者纪昀,字晓岚,直隶献县人,清代文学家。

二、 文言词语

(一) 常规词语

【临】靠近。 【干】水边。 【圮(pǐ)】倒塌。 【求】寻找。 【竟】终于。 【设帐】讲学,教书。 【尔辈】你们。 【究】推究。 【杮(fèi)】削下的木片。 【岂】怎么。 【暴】突然;急,大。 【携】带。 【性】性质。 【湮(yān)】埋没。 【沿】顺着。 【服】信服。 【确论】确切的言论。 【凡】凡是,大凡。 【盖】因为,由于。 【倒掷】倾倒。 【啮(niè)】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 【坎穴】坑洞。 【遂】于是,就。 【溯(sù)流】逆流。溯,逆流而上。 【如】依照。 【果】果然。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臆断】主观地判断。

(二) 一词多义

【以为】①可以凭借……做(例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②认为(例句:以为顺流下矣)

【为】(1)wéi:①做(例句:可以为师矣) ②认为(例句:众服为确论)③成为(例句: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④被(例句: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wèi:替(例句:为人谋而不忠乎)

【反】①反省(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②反而(例句:遂反溯流逆上矣)

(三) 古今异义

【并】古义:一起 。今义:并列。

【阅】古义:经历。今义:阅读。

【岁】古义:年。今义:年龄。

【物理】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指物理学,一门学科。

【是】古义:代词,“这”。今义:一般为判断动词。

【是非】古义:这不是。(是:这;非:不是。)今义:对错。

【耳】古义:罢了。今义:耳朵。

【闻】古义:听。今义:用鼻子嗅。

【已】古义:停止。今义:已经。

【固】古义:本来。今义:坚固。

【下流】古义:河的下游。今义:卑鄙,龌龊。

【但】古义:只。今义:但是。

(四) 词类活用

【棹(zhào)】本义“船桨”;这里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划船”。

【暴涨】本义“急涨”。这里为动词活用为名词,“洪水”。

(五) 通假字

【颠】通“癫”,疯狂。

以上就是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整理的最新的初一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25课知识点:河中石兽,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链接:

初一上册语文第五章必备知识点之《蜀鄙二僧》

七年级语文册第五单元知识点讲解:《世说新语》三则  

温馨提示:
本文【最新的初一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25课知识点:河中石兽】由作者教育大世界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