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代际养育,和谐为先
受访专家:李欣颖,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精神卫生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本报记者张剑
现代家庭在教育上分为两派:一派以爷爷奶奶为首,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希望给孩子各方面的指导,比如传授育儿经验,帮忙照顾孙子孙女等;另一个群体是年轻父母,他们以新的育儿观念为主,认为传统的育儿观念已经落伍。在这种背景下,当孩子的爷爷奶奶和父母对如何抚养孩子有不同的想法时,就会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
八种冲突是最常见的。
近日,美国密歇根大学莫特儿童医院进行的一项全国儿童健康调查发现,在接受调查的2000多名父母(18岁以下儿童)中,近45%的父母在育儿观念上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存在矛盾,其中6%的父母存在显著差异。最常见的差异或冲突与儿童教养的八个方面有关:纪律处分(57%)、饮食(44%)、电视/屏幕时间(36%)、行为(27%)、健康和安全(25%)、对个别孙辈的区别对待(22%)、就寝时间(21%)和社交媒体。
“这是一个普遍现象,说明父母和祖父母之间有很多不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精神卫生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李欣颖告诉《生命时报》,中国家庭的情况也类似。爷爷奶奶和父母成长的年代不同,生活的环境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经历,导致两代人在生活习惯、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代际差异,容易产生矛盾。如果不能很好的沟通,矛盾往往会升级为冲突。调查数据显示,40%的家长认为差异是因为爷爷奶奶的溺爱,14%的家长认为爷爷奶奶太苛刻。意见不合后,43%的父母要求祖父母改变行为,以保持孩子教育的一致性。而很多爷爷奶奶(36%)只是相互认同,实际情况并没有改变。有的爷爷奶奶(17%)甚至拒绝了父母的要求。
冲突有不同的原因。
这些冲突从何而来?李欣颖说,就中国家庭而言,这大多与观念冲突有关:祖父母坚持认为“过去的经验”是正确的,而年轻父母认为育儿应该与时俱进。具体来说,冲突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总怕孩子受委屈。不要让孩子受委屈。中国有句古话叫“隔代”。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往往不愿意惩罚孩子,而父母往往用惩罚来教育孩子。其中,学习问题是最不一致的情况。父母为了培养孩子的特长或品质,可能会强迫孩子上课外班,但爷爷奶奶往往觉得没必要让孩子不开心。
2.我总是害怕我的孩子吃不饱。很多家庭里都会发生的一幕——孩子没吃几口饭,老人总觉得孩子饿了,端着饭碗追;年轻的父母担心他们的孩子肥胖。
3.控制不了孩子看电视玩手机。长时间看屏幕对眼睛不好,但爷爷奶奶往往无能为力:一是老人平时惯着孩子,说话没有权威;第二,老人不知道怎么和孩子玩比较好。
4.不要在意孩子的行为。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要求很高,但爷爷奶奶往往认为“孩子还小无所谓”。比如一两岁的孩子表现出打人的动作,家长会及时制止,但老人认为这是孩子生命力旺盛的表现,无所谓。
5.不用担心孩子冒险。在健康和安全方面,爷爷奶奶比较保守,经常阻止孩子尝试攀爬、踩水坑等有风险的探险行为;在家长看来,这些行为是培养孩子勇气、毅力和好奇心的方法。
6.对某个孩子有特别的偏爱。如果有的爷爷奶奶偏爱一个孙子,可能会对其他孩子造成心理伤害。
7.我希望孩子们早睡早起。爷爷奶奶因为年龄大,往往早睡早起。“早睡早起有利于身体健康”的传统观念深入人心,但很多年轻父母还处于晚睡晚起的年龄,这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间接影响到孩子。
8.没有隐私保护意识。祖父母往往没有隐私意识,一些老人可能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子女的照片或信息。
家庭和睦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李欣颖说,祖父母和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对多方都有好处。充满爱的家庭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社交、认知和自尊。事实上,隔代赡养有很多好处。对于父母来说,爷爷奶奶可以帮助他们检查差距,改变对孩子过于严格的态度,爷爷奶奶的帮助和照顾也可以缓解很多年轻父母的生活压力。对于爷爷奶奶来说,孩子是老年幸福的源泉,可以让自己更年轻,更有活力。但是,如果爷爷奶奶和年轻的父母不能和谐相处,不仅会伤害孩子,还会造成家庭矛盾。很多调查发现,无论是什么样的家庭,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不一致的养育规则都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不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建立。经常争吵和吵架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多种负面影响,也会使孩子缺乏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以及勇敢善良等人格特质。
因此,在处理关于儿童教养的分歧时,有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和谐最重要。对于孩子来说,家庭和睦是第一位的。在处理家庭问题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是不是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按你说的做真的有那么糟糕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没有必要为了坚持原则而引起冲突,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第二,明确责任。父母是孩子养育的第一责任人,爷爷奶奶是来帮忙照顾的助手。发生矛盾时,父母不要推卸责任,尤其是说“管好吧,我不管!”在大的决策方向上,听年轻父母的;细节方面,爷爷奶奶可以帮忙补。
第三,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当出现分歧和冲突时,不要用吵架、冷暴力等恶劣方式解决,要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理性沟通。交流的目的是形成相同的标准。如果父母和爷爷奶奶的标准不一致,家规在孩子眼里就可以随意更改,就变得没用了。标准商定后,全家人都要遵守,引导孩子遵守规则。
如果分歧不能解决,让孩子把爷爷奶奶和父母分开可能是更好的办法。▲回搜狐看更多。
负责编辑: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