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留学 留学资讯

宁波大学国际班招生条件

发布时间: 2023-01-26 15:23:48

宁波大学国际班招生条件

条件如下。
.报名材料
身份证、毕业证书和语言成绩单(如有)复印件各一份、一寸免冠照1张(白底)。
B.入学测试
本项目实行自主招生,由宁波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负责入学测试。学院将根据学生的综合测试结果,择优录取。
C.培训费用
德语班20000元/期(1学期),韩语班、英语班40000元/期(2学期),不含住宿、书籍资料等其他费用。
D.联系方式
地址:宁波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宁波大学包玉书科学楼10号楼306室)。
宁波大学(NingboUniversity),简称“宁大”,坐落于浙江省宁波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国家海洋局、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自主创业教导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浙江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为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宁波市国家大学科技园牵头单位。[1]
宁波大学创办于1986年,由包玉刚捐资创立,邓小平题写校名。建校之初,由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原杭州大学五校对口援建。1996年,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和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宁波大学。[2]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主校区位于高教园区北区,另有梅山、植物园等5个校区,占地3037亩(不含独立学院),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拥有纸质图书289.96万册、电子图书243.4万册;设有研究生院和25个学院,60个本科招生专业;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5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有教职工2987名,全职院士8名;本科生16856名,各类研究生近9000人,国际学生2007名(其中学历生1739名),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生10540名

我想问一下、宁波大学国际交流学院的中加班如何?它在完成2+1的课程后可以选择哪些国家大学读本科??

中加班提供的教学和生活资源都是和宁大本科一样的。如果本身孩子就只能走项目和中介出国留学的话,那么相对很多中介的项目,宁大中加班的师资和办学资历应该说是相当靠谱的。项目对接的大学有9所,美国两所,加拿大7所,您上项目或宁大官网都能更详细的查询到。

浙江有那些大学有2+2留学?

浙江有2+2留学的大学有入宁波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重点院校。

1、大学有入宁波大学

学校创办于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捐资创立,邓小平题写校名。建校之初,由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原杭州大学五校对口援建,高起点开始了办学之路。1996年,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和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宁波大学。

2、浙江工业大学

学校始建于1953年,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10年创立的浙江中等工业学堂,1993年12月由浙江工学院更名为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6月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签订共建协议,浙江工业大学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

2013年5月,学校牵头的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全国首批14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之一。

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校始创于1956年,初名杭州航空工业财经学校,而后历经杭州航空工业学校、浙江电机专科学校、浙江机械工业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管理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学校等时期,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建为杭州电子工业学院。

是中国较早成立的一所以信息科技(IT)学科为主导的高等院校,先后隶属于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和信息产业部等中央部委,2003年原杭州出版学校整体并入,2004年更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4、浙江工商大学

该校前身是创建于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业学堂——浙江省新式商业教育之先驱,近代中国最早培养商业专门人才的摇篮。

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杭州商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浙江工商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原国家商业部和国内贸易部等中央部委,1998年从商业部直属改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

5、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897年杭州知府林启为实现其实业救国、教育救国而创办的浙江蚕学馆,是中国最早创办的新学教育机构之一。195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64年由国务院定名为浙江丝绸工学院,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浙江工程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浙江理工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宁波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浙江工业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浙江工商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浙江理工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浙江省2+2考试

2022年哪所学校更适合留学预科出国留学呢?如何选择合适的大学?

留学预科是教育部承认的中外合资出国留学方法,主要是针对高中毕业生。学生在国内大学开展学习,作为一个缓冲期,爸爸妈妈不用担心学生的孩子太小,会不适合出国留学。现阶段,中国有许多高校设立了留学预科新项目。那样,2022年哪所学校更合适留学预科国外留学呢?怎样选择适合的高校?

2022年留学预科什么学校比较合适?

114留学网老师介绍到,中国好一点的留学预科院校有:中央财大、中国石油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外交学院、北京理工、西北大学、电子科技大、济南大学、山东大学、宁波大学、华南师大、广东财经大学这些。

怎样选择适合的留学预科学校

1、依据海外合作院校挑选

留学预科的外国连接高校关键来自美国、美国、新西兰和澳洲,由于英国和澳洲的硕士课程为一年,合乎留学预科的修业年限,美国和加拿大也有一些高校。孩子可以先了解自身想去的国家及学校,再查看哪所国内大学与意愿院校有出国留学中外合资关联。

2、依据意愿选专业

国外留学是选专业的重中之重,这取决于学生毕业后的职业生涯发展。留学预科致力于不同类型的职业方向,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计划选择适合的高校。

3、依据学习培训花费挑选

中国留学预科环节学费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一年学费在6万至10万左右,这类分段培养方法可以为出国留学家中节约几十万元的出国留学费用,减少家中经济压力。因而,2022年留学预科哪所学校更强是莫衷一是,没有最好,仅有最好。

关于宁波大学MBA

《宁波大学》百度网盘免费资源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mcLgD4LoCjukBaBwRzSzaQ

提取码: xt2b

国际交流学院位于宁波大学本部校园,毗邻甬江,风景秀丽,教学设施先进,国际氛围浓厚,是宁波大学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孵化基地,也是国际学生的培养基地。学院始终弘扬“厚德博学,汇中通外”的院训,奉行与国际接轨的办学理念,坚持走精品办学之路,已形成层次齐全、管理规范、品牌特色鲜明的国际化办学格局。

  

找宁波大学学哥学姐

学校名称:宁波大学
中文简称:宁大
英文名:Ningbo University 英文缩写NBU
成立时间:1986年
学校网址:http://www.nbu.edu.cn/
概述
宁波大学是一所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由浙江省和宁波市共建共管。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立,邓小平同志亲自题写校名。建校之初由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原杭州大学五校对口援建,高起点地开始办学历程。1996年,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和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宁波大学。2000年后,又有宁波海洋学校、宁波林业学校、宁波师范学校等陆续并入。学校于1992年被列为全国高校招生第一批录取院校,1995年首批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0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省重点建设大学,2003年接受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等级,2005年硕士点突破50个,科研经费突破1亿元,2006年度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国家精品课程2门,2007年被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工程力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和水产养殖等3个学科专业被列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宁波大学位于宁波高教园区北区,占地27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近72万平方米。学校各类设施齐备,办学条件优良,建有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图书馆为浙江省高校高等教育数字资源中心宁波分中心,现有藏书265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42万册,电子图书123万册。学校地势开阔,甬江蜿蜒,树木葱茏,楼宇隽永,是求学治学的极佳场所。
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包玉刚、邵逸夫、包玉书、曹光彪、李达三、赵安中、汤于翰、顾国华、包陪庆、朱英龙等海内外“宁波帮”人士和王宽诚教育基金会等给予了大量捐助和广泛支持。二十年来,60多位宁波帮人士捐资近4亿元人民币,帮助学校建设了一批教学和科研大楼、造就了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学校高起点办学、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和支持。如今,“宁波帮”人士对学校的关心和帮助已从一个家族到一个群体,从第一代到第二代、第三代,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已成为他们表达和弘扬爱国爱乡、造福桑梓伟大激情的一个重要载体。众多“宁波帮”的捐资助学也已成为学校的一大办学优势,同时,他们重教兴学、造福桑梓的精神极大地丰富了学校校园文化的独特内涵。1993年,宁波大学还首开海峡两岸学生组团交流的先河,大学生互访至今已达12次。
学校积极倡导浙东学派“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全面实施了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之一。学校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和英语、体育等专业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抽检多次名列浙江省高校前茅。学校成立了学生帮困助学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学习指导中心、创业指导中心、学生事务申诉中心等6个中心,制订并实施了学生非学业因素评价办法,创立了“做人、做事、做学问”名家系列讲座、“讲述宁大人自己的故事”、“经济社会发展论坛”等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品牌,学生的服务与指导工作在创新中不断加强,校园文明和校园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并逐渐形成学校特色。
作为一所由城市名称直接命名的大学,学校牢固确立了为地方服务的理念,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重点,以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途径,大力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以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为指导,积极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以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着力开辟产学研工作新渠道;以政策措施为保障,以与各县市区的科技合作项目为载体,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服务地方,增强学校服务地方的总体实力,于地方求发展,从综合找优势,以特色创一流。
学校自建校以来一直倡导开放式的办学理念,重视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至今已与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美国、瑞典、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的40多所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拥有国家教育部指定的中国政府奖学金公派来华留学生的招生资格;每年向国外知名高校派遣优秀留学生,攻读硕士学位,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开设了中加合作商务管理、中澳MBA、来华留学等多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得了良好的国际影响。同时,学校与港澳台地区的联络与沟通非常频繁,目前已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7所院校签订了学术交流合作协议。
“十一五”期间,学校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全局,积极构建和谐校园,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坚持以内涵建设为主,努力提高知识创新能力。秉承“兼容并包、自强不息、务实创新、与时偕行”的宁大精神,加快发展,锐意创新,提高质量,培育特色,融入地方,争创一流,力争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历史
1984年底——包玉刚先生决定出资兴建宁波大学。
1985年9月25日——邓小平为宁波大学题写校名。
1985年10月29日——宁波大学奠基。
1986年——建校并招收首批本科生
1990年——开始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
1992年——被列入全国第一批招生院校
1995年——首批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
1996年——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宁波大学
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0年——被省政府列为省重点建设大学
2003年——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
2005年——硕士点突破50个,科研经费突破亿元
2006年——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另有一项科研成果获教育部自然科学成果一等奖
2007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和三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校训
“实事求是,经世致用”。
校歌
宁波大学校歌
词: 倪瑞林
曲: 朴永豪
东海之滨,红霞万里,春潮滚滚,
巍巍学府,宏伟壮丽,屹立甬城。
为中华腾飞,家园昌盛,家园昌盛。
青年学子高举理想火炬,攀登攀登。
四明星火迸放光芒,创新开拓凯歌嘹亮。
迎着时代的召唤,加强知识的武装,
我们要在风雨中雕琢成玉,要在烈火中百炼成钢。
组织结构
一、历任校长
1、朱兆祥 1985年9月---1988年9月
2、朱自强 1988年9月---1992年12月
3、吴心平 1992年12月---1997年1月
4、张钧澄 1997年1月---1999年10月
5、严陆光 1999年10月---2004年5月
6、聂秋华 2004年5月---
二、院系设置
【商学院 】
◇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 金融学系 ◇ 会计系 ◇ 工商管理系 ◇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法学院 】
◇ 法学系 ◇ 公共管理系 ◇ 政治学系 ◇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教师教育学院】
◇ 教育技术学系 ◇ 教育学系 ◇ 心理学系 ◇ 小学教育系 ◇ 学前教育系 ◇ 公共理论部
【体育学院 】
◇ 体育学系 ◇ 运动系 ◇ 公共体育部、竞赛训练部
【文学院 】
◇ 中文系 ◇ 历史系 ◇ 旅游系
【外语学院 】
◇ 英语系 ◇ 日语系 ◇ 大学英语教学部
【艺术与传媒学院】
◇ 艺术设计系 ◇ 美育教学部 ◇ 传播系
【理学院 】
◇ 数学系 ◇ 高等数学教学部 ◇ 物理系 ◇ 大学物理教学部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教学由学院管理,只设研究所,不设系(部)
【工学院 】
◇ 机械工程系 ◇ 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 工业工程系和工业设计系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 电子与电气工程系
【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 】
◇ 土木工程系 ◇ 建筑学系 ◇ 城市科学系 ◇ 环境工程系
【海运学院 】
◇ 航海系 ◇ 轮机系 ◇ 物流系
【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 水产养殖系 ◇ 资源与环境系 ◇ 生物工程系 ◇ 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 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医学院】 【 附属医院 】
◇ 教学由学院管理,只设研究所,不设系(部)
【成人教育学院】 【女子学院】 【自考学院】
【科学技术学院 】
◇ 人文学院
◇ 法商学院
◇ 理工学院
◇ 生命医学学院
【国际交流学院 】
【阳明学院 】
三、师资
学校现有教职工2400多名,其中专任教师1350余名,含共享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4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55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人,国家和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3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4人,浙江省教学名师2人,浙江省“151”人才31人,正高职称人员201名,副高职称人员614名,博士生导师30名。
四、学科建设
学校设有19个学院,3个博士点,56个硕士点,5个专业硕士点,68个本科专业。现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5000余名,研究生1074名,外国留学生170余名。占地近3000亩,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各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高新技术开发中心5个,国家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6门,省重中之重学科2个,省重点学科10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市重点学科10个,省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新技术开发中心2个,市重点实验室10个,市工程技术中心3个,科研机构83个。已基本建成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建设体系和具有优势特色的学科群。
校区
东校区(又称本部)
西校区(原宁波师范学院现为宁波大学科技学院校区)
北校区(原基础教育学院现基础教育学院、宁波大学科技学院共用)
图书馆
宁波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86年,是一座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多功能、现代化大学图书馆。它由包玉刚楼、邵逸夫楼和2003年9月新落成的包玉书科学楼三部分组成,馆舍总建筑面积达30000余平方米。
宁波大学图书馆坐落在美丽的甬江之畔,是一所综合性图书馆,为全校文献信息中心。 全馆藏书100余万册,年订购中外文现刊2千余种,主要收藏有中、英、日等文种的专业文献,尤其以文学、经济、政治、法律、英语和计算机等方面的文献收藏最为丰富,已经逐渐形成了覆盖全校各类学科专业、具有较完整的中外文文献资源的馆藏特色。图书馆还先后接受了海内外高等学校、市政府和各界人士的捐赠图书数万册。馆内还收藏有各种电子出版物,包括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DIALOG国际联机检索、Elsevier Science Direct、UMI博硕士论文等各类中外文数据库,自建"宁波帮"等特色数据库,形成了有多种媒体组成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馆内设有各种不同功能的阅览室13个,阅览座位3000余个,室内还设有若干学术研究室,以满足读者个性化的需求。
图书馆建立了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设有600余台终端与校园网、Internet网联接,读者可在校园内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进行信息查询。其中包玉书科学楼设有两个大型公用机房,配备近400台电脑,可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网络查询、检索和浏览等服务,每层大厅均设有供读者查询的公共检索机,并有多台数字化文献镜像站,以支持网络环境下的文献检索服务。图书馆同时根据读者的不同需要开展读者教育工作,其中包括利用图书馆教育和文献信息检索教育。
网络中心
宁波大学校园网作为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工具和基础设施,在校网络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面向全校提供WWW、FTP、EMAIL、域名解析、虚拟主机、主机托管、远程登录等网络服务,以其标准化网络平台和安全高效的网络互联对校内行政办公系统、教学管理系统以及数字图书馆、视频会议和多媒体远程教育等多项网络应用进行有力的支撑,为全校师生创造了现代化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环境。
网络中心是学校校园网的日常管理机构,也是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宁大节点及宁波市教育城域网宁大节点的管理部门。中心集校园网络规划建设、管理、服务、技术开发和教学培训于一体,向校内外用户提供信息网络服务。中心所属的思科实验室是网络新技术实验中心,也是培养高级网络技术人才的基地。近年来,在计算机网络规划和建设、计算机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应用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中心机房为校园网核心,采用先进的CISCO交换路由设备,同时连接中国教科网、宁波市教育城域网、中国电信和宁波网通,提供3.5G的骨干带宽和千兆级的网络互联,全校入网计算机约10,000台;大功率的备用柴油发电机和智能UPS、专业电信级空调机房、24小时实时摄像安保监控及消防系统、以及7Χ24小时专业网络系统工程师技术支持,保证了整个校园网及出口通信的安全通畅,各项网络服务全天候的不间断运行。
该校在《2007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八十九,2007中国大学理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八十五。
如果你想工作,是的,宁大很好,宁波很好,如果你想学术道路,那中西部的学校可能好点,沿海的经商 氛围更浓,看你喜欢了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为实现宁波大学师范类专业办学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和师范生培养质量,提升学校教师教育的实力,强化教师教育特色、打造教师教育品牌,是由原宁波大学基础教育学院与教育学院合并成立新的学院。作为学科教育与师范生培养并重的学科型学院,具有优良的教育传统和五十多年师范教育的历史沉淀,艺术特色明显,在育人、创新、弘毅上发挥着独特的教育功能。学院现有教职工 145人,专任教师 120人,其中正教授 14人,副教授 5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 15人,硕士学位教师 50人,具有博、硕学位教师达到学院专任教师的 70%左右。院下设心理学系、教育技术学系、教育学系、小学教育系、学前教育系,设有应用心理学研究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所、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所、教育信息化研究所、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所等若干教育、科研机构。学院在应用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和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等五个学科(专业)方面具有较强研究实力,教育学为市重点学科,心理学为校级重点学科。近 3年来,学院承担和参与了国家级科研课题 10项,省部级课题 53项,获省社会科学一等奖一项,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两项,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1项。学院建有心理测量、眼动仪、广播电视演播室、动画设计与制作、非线性编辑、计算机网络技术、微格教学等实验室和多媒体网络机房,为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已成为宁波市重要的教育科研和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具有良好的进一步深造条件,现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应用心理学、教育硕士等 6个硕士点。
学院现有在校本、专科生 1800余人,研究生近 250人(包括教育硕士)。为了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复合型和专长型人才的需求,学院十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院加强学风建设,鼓励学生报考研究生和进行专业研究,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应用心理学专业连续两年考研录取率超过 30%,已连续三年在二年级学生中选派 2至 3名学生作为交换生前往美国学习一年,占同级学生的 10%以上;教育技术学专业突出学科竞赛和学生动手能力,近三年有 35项学生科研在省多媒体竞赛和“挑战杯”中分获一、二、三等奖,3项学生作品在国家级竞赛中获奖,学院还建立了多媒体作品创作基地、网络电视台、思源影视制作中心等学生实践实习基地。小学教育、英语教育、学前教育三个专业突出师范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师范技能训练,重视对学生文艺特长的培育培养,并结合师范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学生在省市级音乐、美术、演讲等大赛中屡获大奖,毕业生多年来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肯定与欢迎。

谁能说说宁波大学汉伯学院的具体情况

宁波大学国际交流学院位于宁波大学本部校园,毗邻甬江,风景秀丽,教学设施先进,国际氛围浓厚,是宁波大学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孵化基地,也是国际学生的培养基地。学院始终弘扬"厚德博学,汇中通外"的院训,奉行与国际接轨的办学理念,坚持走精品办学之路,已形成层次齐全、管理规范、品牌特色鲜明的国际化办学格局。
1996年,宁波大学和加拿大汉伯高等教育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汉伯学院)合办中加合作国际商务管理(非学历)项目,是浙江省高校中起步最早、办学最规范、规模最大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之一。办学十年来,学院坚持"爱心育人,过程控制,学生成才,社会满意"的办学原则,为社会输送了千余名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管理人才,被奉为国内同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成功典范。1999年底,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为更加规范实施中外合作办学和来华留学生项目的教学与管理,学校再次作出调整,在原教育国际交流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国际交流学院,给予政策扶持,确保学院充分发挥促进宁大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和向国外输入高等教育的基地功能和成为学习国外先进教学经验并引进国外先进优质资源的窗口作用。
宁波大学国际交流学院现有工商管理专业(中加学分互认)、中加国际商务管理项目(国内非学历)、中澳MBA项目(国内非学历)及来华留学生项目,拥有一支以中青年为主的商务管理教学、英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的专职师资队伍,所有教师均具有研究生学历或国外留学背景;同时,还常年聘请5至10名外籍教师。学院现有国内学生600余名,来华留学生200余名。
办学十余年来,学院共培养和输送了高级职业经理人200余名,国际商务管理应用型专门人才1000余名,培养了来自全球五大洲近40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1000余名。凭借丰富的办学经验和鲜明的管理特色,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众多赞誉,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中华文化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

宁波大学简单介绍

对于想要报考宁波大学的学子来说,提前了解一下该校是很有必要的。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宁波大学简单介绍,希望对大家有用。
宁波大学简介
宁波大学是一所在改革开放中创立并崛起的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属于教育部浙江省共建重点大学,当前已进入全国高校百强行列。1985年10月29日,占地1283亩的宁波大学奠基典礼隆重举行。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立,邓小平同志亲自题写校名。建校之初由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等对口援建,高起点地开始办学历程。[1]1996年,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和浙江水产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宁波大学。2000年后,宁波海洋学校、宁波林业学校、宁波师范学校等陆续并入。学校于1992年被列为全国高校招生第一批录取院校,1995年首批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0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省重点建设大学(其中另外2所为浙江师范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10月8日被确定为浙江省、教育部和宁波市共建院校,实现了学校发展历史的重大跨越和转折,具有里程碑意义。
2003年接受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等级,2005年硕士点突破50个,科研经费突破1亿元,2006年度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国家精品课程2门,2007年被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工程力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和水产养殖等3个学科专业被列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十一五”期间学校获得了2项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2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和浙江省哲社优秀成果一等奖。
宁波大学创始人包玉刚先生雕像
学校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5960名,各类研究生4452名,外国留学生1029名。设有19个学院,拥有12个博士点,近150二级学科硕士点(硕士点数量在省内高校中仅少于浙江大学),75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个、国家精品课程5门、国家特色专业6个、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9个,市级重点(建设)专业19个,省级精品课程39门;建有各级重点学科57个,其中省级重点学科20个(其中重中之重4个),市重点学科17个;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国家体育总局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一批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
学校现有教职工2300多名,其中专任教师1460多名,其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共享院士5名,国家__2人,国家“千百万人才工程”4名,国家、省突出贡献专家3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15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1名,入选省“15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49名,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和“111”引智计划试点项目。
学校拥有国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验区、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部省市各级各类重点学科58个,国家省市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17个,部省市各级各类人文社科基地5个,学校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等科技大奖。武书连的2011年各大学获奖排名,奖项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奖,学校排名第88位。在武书连的2012年中国大学总排名中,学校总体排名第94位,已经连续2年进入全国高校百强行列。
宁波大学学校排名
该校在由武书连主持的《2011中国大学评价》中,2011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奖排名88名(345.78分),2011中国大学教育学排名26名,2011中国大学科技奖排名96名,2011中国大学工学排名87名,2011中国大学理学排名91名,2011中国大学经济学排名59名,2011中国大学法学排名55名,2011中国大学文学排名46名,2011华东地区大学师生科研效率70强27名,2011中国华东地区大学科研70强35名。
2016年06月14日,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6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公布最新2016中国大学最佳专业排行榜,宁波大学排名第130位。
2016年6月21日,武书连2016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宁波大学排名第90名。
2016年06月21日,武书连2016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宁波大学排名第72。
2016年6月21日,武书连2016中国大学工学100强排名公布,宁波大学排名第69。
宁波大学师资力量
2013年5月,学校现有教职工2426名,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441名,有正高职称人员284名,副高职称人员721名,有博士学位人员584名。现有中科院共享院士5名,国家“__”4名,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者4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者11名,国家、省突出贡献专家5名,省特级专家1名,“钱江学者”1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入选省“151人才工程”者59名。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和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4个;拥有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继续教育示范基地等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是首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
宁波大学学科建设
宁波大学共有各级重点学科57个,其中浙江省重点学科18个(省重中之重学科4个,省属高校人文社学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重点学科A类6个,省重点学科B类6个),宁波市重点学科16个(市重点学科A类12个,市重点学科B类4个),省医学重点扶植学科1个,校优势特色学科12个,校重点学科10个。
重点实验室
宁波大学共有各级重点实验室16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宁波市新型功能材料及其制备科学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应用海洋生物技术,冲击与安全工程;省、市重点实验室13个:冲击与安全工程、海洋生物工程、嵌入式系统、分离膜材料及应用技术研究、新型数字电路与系统、光电子功能材料、数字化制造技术、健康食品与海洋药物、固体材料化学、纳米材料、结构工程、压电器件技术、无线通信及数字音视频技术,其中省级3个。
人文社科基地
宁波大学共有2个省部级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其中包括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海洋文化与经济浙江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工程技术中心
宁波大学有全国科技兴海技术转移宁波中心;多媒体通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省移动通信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省医用光电仪器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科技部新型通信与信息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新型通信技术与系统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浙江省海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宁波市实验动物公共服务平台、宁波市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库、宁波市医学分子诊断研究中心等10个科技创新平台。
看过“宁波大学简单介绍”的人还看:
1. 宁波大学生创业例子
2. 2017宁波大学各省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3. 2017华东地区大学综合实力排名
4. 2017浙江本科大学排名
5. 2016年浙江二本大学排名

2+2=?浙江省有哪些2+2大学?

国内的留学预科,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语言培训的课程。更多选择预科的学生是因为高考后没有时间准备语言,选择国内的预科课程 1+3留学项目,2+2留学,3+1留学项目是很多学生的选择,他们最大的区别就是你在国内时间越长,出国去到好学校,国外的名校的机会越小,同时这些项目本身的区别也很大,有的是教育部注册的,有的是打着学校的名声开办的,有的是统招的,有的是学校自主招生的。所以我们选择项目的时候,一定不能盲目选择,做好对比和调研是非常必要的。现在网上很乱,很多机构自己用大学校名建立网站,误导学生留下信息,然后一个劲的电话追踪。所以大家在选择项目时候,尽可能在正规渠道留信息,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骚扰。

学分高考,为大家筛选了一些预科项目,大家可以先了解一下。所有项目都是教育部注册的正规项目,大家可以通过教育部认证的出国留学预科项目查询系统了解各个大学的2+2/1+3/3+1等出国留学预科项目,选择预科主要的一定要找通过认证的正规项目,不然后期回国做学历认证可能会碰到问题。国内留学预科项目现在市场上很多很多,而且都打着各大学的旗号,所以大家在选择中一定要做好甄别工作,因为国内大学都有继续教育学院,这个是可以独立和社会资源合作的。开设一些培训型的课程,同时很多预科项目基本都是培训型的课程,所以在咨询的时候一定要了解一下课程内容和设置。

宁波大学怎么样?什么专业比较好?

宁波大学是一所很好的一本高等教育院校,机械、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比较好,是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联合培养的。学校师资力量强大,学习氛围浓厚,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点了解该学校:

1、学院设置。宁波大学是一所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其学科涵盖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十一大门类,设有25个学院,2家直属附属医院。

2、基础建设。宁波大学的主校区位于宁波高教园区北区,另有梅山校区、植物园校区等多个校区,占地3037亩,建筑面积123.57万平方米。图书馆面积5.1万平方米,拥有纸质图书270万册、电子图书230万册。

3、学科建设。学校拥有国家特色专业6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项目3个,国家卓越人才培养计划2项,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1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

扩展资料:

宁波大学师资力量很强,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其中1名为外籍院士),加拿大两院院士1名,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名,欧亚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级特优人才23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8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13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入选者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2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3名,省特级专家2名,国家、省突出贡献专家13名,省级特优人才23名。

参考资料来源:宁波大学——宁大简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宁波大学

温馨提示:
本文【宁波大学国际班招生条件】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