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初中专生的中考成绩比比重点高中的学生还优异。90年代末分配制度取消,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许多大中专院校升格为大学,中专逐渐沦为中职。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普通中专录取率不足10%,中专生毕业后有“铁饭碗”和干部身份,所以选拔严格,通过者大多学业优异,中专生当时受尽了周围同学和家长的羡慕的群体。
扩展资料
中专是“中等专业”学校的简称,进行中等专业教育,是我国专业教育的一部分,中国实施专业教育的机构为高等学校,含高等专科学校(此处不含高职)和大学本科、中等专业学校等。中专也是高级中等教育或者中等教育高级阶段的一部分,每年为社会提供大量中等专门人才和中级管理人才。
在中等专业学校或一些高等学校里设置的中专部就读至毕业的学生,称中专生,属于中专学历。
中专生招生列入国家统招计划,毕业发放省教育厅验印的普通中专毕业证,发放国家行业主管部门或省级人事厅签发的就业报到证(以前称派遣证),有整套人事干部档案手续。
中专生毕业后一般都已经掌握了相应的专业中等专业知识,可以胜任专业工作,也可参加单招考试,进入高等学校进行学习。中专生既不同于、也不包含职业高中生、职业中学生和技工学校的技校生等。
相当于普通高中的数学水平。中专的数学跟普通高中的数学内容大致上差不多,但是相对普高来说,难度降低了很多。中专指的是中等专业学校,包括公办和民办的普通中专、成人中专、高等院校附属的中专部等,根据教育部网站显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有3398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有1243所。
绝对的现在一本的水准。
记得当年初中的时候考中专,清一色的班级前十都上中专了,因为家庭条件问题,基本不能或不愿维持继续上学的要求,需要尽快挣工资,所以好多好学生都上中专了,如果条件允许他们上高中考大学,至少百分之九十能上一本的。
在90年代的中专,相当于现在的大专水平,因为在那个年代的学历都要比现在的学历含金量高,因为那时候国家的教育还没有像现在的教育怎么放得开,那时候考大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要求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当优秀,那时候的师资力量也没有,现在的师资力量好,所以学生刻苦能够考上中专是很不容易的。
以上就是关于九十年代初 中专生是和什么水平全部的内容,包括:九十年代初 中专生是和什么水平、中专数学相当于什么水平、91年的中专生是什么水平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