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甘肃理科464分可以上什么样的大学,需要根据学生的所在省份,文理科,成绩,首选地域,学校类别,学校层次,专业,专业层次等多个维度来给学生出志愿方案。详情请点击查看 "甘肃高考志愿填报" ,下面是甘肃理科464分的招生院校的大学名单,供学生和家长报考参考。
5年甘肃理科464分招生情况
2025年甘肃理科464分的推荐招生院校一共25所 ,所涉及到的批次线有本二批,本一批 。其中 464-461分的学校有25所。
(注意:由于甘肃历年考试难度不一,分数可能有大的浮动,请将2025年甘肃理科464分换算为2024年对应的分数,然后比对下方学校列表)
2025甘肃理科464分招生院校(参考2024年)
学校名称 | 批次线 | 录取最低分 | 备注 |
中原工学院 | 本二批 | 464 | -- |
西藏大学 | 本二批 | 464 | -- |
太原师范学院 | 本二批 | 464 | -- |
山东管理学院 | 本二批 | 464 | -- |
聊城大学 | 本二批 | 464 | -- |
福建理工大学 | 本二批 | 464 | -- |
武汉商学院 | 本二批 | 463 | -- |
闽江学院 | 本二批 | 463 | -- |
绵阳师范学院 | 本二批 | 463 | -- |
九江学院 | 本二批 | 463 | --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本二批 | 463 | -- |
湖南科技学院 | 本二批 | 463 | -- |
甘肃农业大学 | 本一批 | 463 | -- |
遵义医科大学 | 本二批 | 462 | -- |
沈阳师范大学 | 本二批 | 462 | -- |
山西师范大学 | 本二批 | 462 | -- |
吉林农业大学 | 本二批 | 462 | -- |
河南工程学院 | 本二批 | 462 | -- |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 本二批 | 462 | -- |
甘肃政法大学 | 本二批 | 462 | -- |
天津农学院 | 本二批 | 461 | -- |
绍兴文理学院 | 本二批 | 461 | -- |
山西农业大学 | 本二批 | 461 | -- |
山西大同大学 | 本二批 | 461 | -- |
南阳理工学院 | 本二批 | 461 | -- |
2025甘肃理科464分学校介绍
中原工学院:
中原工学院始建于1955年,地处河南省会郑州,原隶属于纺织工业部,1998年划转河南省管理。是面向全国招生,以工为主,以纺织、服装为特色,工、管、文、理、经、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现有20个教学部门,开设55个本科专业,有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工程硕士和工商管理硕士两个类别的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具有4个授权领域;具有全国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资格。2010年被河南省学位委员会批准开展双学士学位教育试点工作。学校现有河南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8个、二级学科2个。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1个河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河南省发改委工程实验室和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西藏大学:
西藏大学是西藏自治区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由原西藏大学和原西藏农牧学院于2001年合并组建而成。合并前的两所学校都有着光荣的历史和传统。 原西藏大学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1年,西藏刚刚和平解放,进藏人民解放军在现西藏大学校本部办起了藏文干部训练班,后历经西藏军区干部学校、西藏地方干部学校、西藏行政干部学校三个阶段。随着西藏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解决小学、中学师资紧缺的问题,1965年,在西藏行政干部学校的基础上,建立了西藏自治区第一所师范学校。1975年,在西藏师范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西藏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师范学院——西藏师范学院。1985年7月,在西藏师范学院的基础上成立西藏大学。1999年,自治区艺术中专学校并入西藏大学。2001年,西藏医学专科学校与西藏民族学院医疗系并入西藏大学。
太原师范学院:
太原师范学院系国家教育部于1999年3月正式批准,由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山西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以本科师范教育为主的全日制高等师范学院。学院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分为北、中、南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54778平方米,建筑面积365483平方米。现有本、专科在校学生10595人,全日制成人脱产学生1442人,高师函授学生7050人,成人夜大442。新建的太原师范学院教育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办学实力明显增强。图书馆藏书97.7万册,其中电子图书11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额4836万元,计算机总台数1612台,语音实验室座位数729个,多媒体实验室座位数4029个;师资力量明显增强,现有专职教师703人,其中教授60人、副教授235人 、讲师263人、博士52人、硕士162人 、在读博士及博士后28人;专业门类更加齐全,本科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思想政治教育、体育教育、美术学、历史学、物理学、生物科学、化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地理信息系统、汉语言文学、英语、经济学、教育学、学前教育、音乐学、舞蹈编导、应用心理学、法学等30个师范和非师范本科专业,专科有英语(非师范)英语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前教育舞蹈教育、旅游管理等6个专业;涵盖了高中的所有课程,专学科优势更加突出,教育科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人文地理研究、自然地理研究、政治理论研究、艺术科学研究、数学研究、音乐学、经济学、等学科专业,师资力量较强,已具备申报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的基本条件。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