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涵”不是词组,是作为人名使用的。
一、《诗经》简介:《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二、筱涵:【xiǎo hán】不是词组,是作为人名使用的;人名解释,多是从单个字出发理解;筱:字表示小、箭竹、小竹。涵:字表示滋润、包含、包容。筱涵字形:筱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13画;涵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12画。筱涵意蕴:该名字可以趣解为:“细竹 • 包容”。
筱
汉语拼音:xiao 汉字笔划:13
偏旁部首:竹 书写笔顺:撇横捺撇横捺撇竖竖撇横撇捺
部首笔划:6 五笔输入:twh(86版) twh(98版)
汉字解释:
筱 xiǎo 〈名〉 (1) 小竹,细竹 [thin bamboo] 筱,箭属,小竹也。――《说文》绿筱媚青涟。――谢灵运《过始宁墅》 (2) 小 [small]。用于人名中筱 xiǎo ㄒㄧㄠˇ (1) 细竹子。亦称“箭竹”。(2) 同“小”,多用于人名。郑码:MNIM,U:7B71,GBK:F3E3 笔画数:13,部首:竹,笔顺编号:3143143223134
“1,包含,包容。如:涵蓄,海涵。李白《咏山樽》诗:‘外与金罍并,中涵玉醴虚。’
2,沉浸。左思《吴都赋》:‘涵泳乎其中。
貌似两个没什么关系!
这应该是个人名字!
“瑾萱”出自《诗经》的“瑾璟玲珑瑛瑶琼,萱草茵茵芮葱茏”。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玉器发出的声音清脆纯净,香草生长郁郁葱葱。比喻美好纯洁的人。
藏头诗:瑾萱,这首诗是用同一个偏旁去写的。
诗中的“瑾”,读作jǐn,形声,从玉,堇(qín)声,表示美玉,如瑾瑕(瑾,美玉;瑕,有疵的玉。比喻美丑,优劣),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
玲珑的意思:1、玉声。2、(器物)精巧细致。3、(人)灵活敏捷。
萱是一种香草,用来比喻纯净高洁的心灵。
扩展资料:
“瑾”字解释:
瑾 jǐn【名词】
1、形声。从玉、堇( qín)声。本义:美玉
2、同本义
3、又如;瑾瑜(瑾瑶。二美玉名。泛指美玉);瑾瑕(瑾,美玉;瑕,有疵的玉。比喻美丑,优劣)
4、比喻美德。如;瑾瑜(比喻美德贤才)
“萱”字解释:
1、形声。从艹,宣声。本义:萱草。一种草本植物,传说可以使人忘忧。
2、同本义如:萱苏(忘忧草);萱草忘忧(传说食萱草能令人忘忧)。
3、古称母亲居室为萱堂,后因以萱为母亲或母亲居处的代称。
4、引申为忘记。谖本又作萱。
《诗经》里“宜室宜家”出自《国风·周南·桃夭》里的“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意思是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宜的意思是和顺、亲善。室家:家庭,此指夫家,下文的“家室”“家人”均指夫家。
此句出自先秦佚名《国风·周南·桃夭》,是《诗经》中的一首诗,全诗原文如下: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白话文释义: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协手家和睦。
扩展资料
这是一首祝贺年青姑娘出嫁的诗,从桃花到桃实,再到桃叶,三次变换比兴,勾勒出男婚女嫁一派兴旺的景象。古人通过桃花似的外“美”,巧妙地和“宜”的内“善”结合起来,表达着人们对家庭和睦安居乐业生活的美好向往。
全诗分为三章。第一章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青娇媚。“桃之夭夭”,以丰富缤纷的象征意蕴开篇,扑面而来的娇艳桃花,使诗歌产生一种强烈的色彩感。“灼灼其华”,简直可以说桃花已经明艳到了极致,靓到能刺目的程度了。
从比喻本体和喻体的关系上看,这里所写的是鲜嫩的桃花,纷纷绽蕊,而经过打扮的新嫁娘此刻既兴奋又羞涩,两颊飞红,真有人面桃花,两相辉映的韵味。诗中既写景又写人,情景交融,烘托了一股欢乐热烈的气氛。这种场面,即使在今天还能在农村的婚礼上看到。
第二章则是表示对婚后的祝愿。桃花开后,自然结果。诗人说桃树果实累累,桃子结得又肥又大,此乃象征着新娘早生贵子,儿孙满堂。第三章以桃叶的茂盛祝愿新娘家庭的兴旺发达。以桃树枝头的累累硕果和桃树枝叶的茂密成荫,来象征新嫁娘婚后生活的美满幸福。
此篇语言优美,又极为精炼。不仅巧妙地将“室家”变化为各种倒文和同义词,而且反覆用一“宜”字。一个“宜”字揭示了新嫁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也写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气氛。
山中别庞十 王昌龄 幽娟松筱径,月出寒蝉鸣。
散发卧其下,谁知孤隐情。吟时白云合,钓处玄潭清。
琼树方杳霭,凤兮保其贞。何九于客舍集 王昌龄 客有住桂阳,亦如巢林鸟。
罍觞且终宴,功业会未了。山月空霁时,江明高楼晓。
门前泊舟楫,行次入松筱。此意投赠君,沧波风袅袅。
题段氏中台 赵嘏 看山台下水无尘,碧筱前头曲水春。独对一尊风雨夜,不知家有早朝人。
狂夫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晨出郡舍林下 张九龄 晨兴步北林,萧散一开襟。复见林上月,娟娟犹未沉。
片云自孤远,丛筱亦清深。无事由来贵,方知物外心。
心若芷萱”意思是像芷草萱草一样美好,长成一株忘忧、快乐的小香草,自由自在,生命力旺盛,活泼可爱。
芷本义:香味令人止步的草。特指:白芷,香草名,也叫“辟芷”。
《唐韵》《韵会》《正韵》诸市切,音止。白芷,药名。《本草》一名芳香,一名泽芬,生河东川谷中,主长肌肤,润泽颜色,可作面脂。《荀子·劝学篇》兰槐之根是为芷。《屈原·离骚》扈江蓠与辟芷兮。又地名。《前汉·夏侯婴传》战于蓝田芷阳。《注》芷阳,后为霸陵县。◎按芷阳《史记》作茝阳,音义同。
《靠近一片莜麦》 文/王占斌 近些,再近些,如果没有风 莜麦是不会开口的,在晋北的沟坡上 这些从小就沉默的孩子 依偎在一起,忍耐着高原的干旱和苦寒 给一点风,莜麦就摇响了齐腰的铃 提溜提溜地努力摇曳,莜麦在高处孤独守望 从不在意这声响能够传出多远 只是细碎的、整齐的,向同一个方向蔓延 靠近莜麦,靠近庞大而杂乱的田野 我才清晰地辨出,自己是一株 常年依附城市的大麦,与莜麦本是一个种族 却始终保持着难以丈量的距离 赠曾筱石 四章 作者: 秋瑾 文章来源: 秋瑾诗词注释 更新时间: 2008-07-24 10:52:00 【收藏该文章】 一 一代雕虫出谢家(1),天教宋玉住章华(2)。
秋风卷尽湖云满(3),桂籁留馨开细花(4)。二 曲屏徙倚见珠衣(1),离合神光花际飞(2)。
石竹碍帘苔印涩(3),赤箫携手并斜晖(4)。三 挂席南来楚水清(1),遥闻奇论称簪缨(2)。
莲裳何幸逢文苑(3),广乐流声下凤城(4)。四 海气苍茫刁斗多(1),微闻绣幕动吴歌(2)。
绿蛾蹙损因家国(3),系表名流竟若何(4)?。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