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龙津剑窟古南州,阁势横空占上游。——胡器之《镡溪阁 》
3、今朝杨子津,忽见五溪人。——朱放 《杨子津送人》
4、延平津路水溶溶,峭壁巍岑一万重。——胡曾 《咏史诗·延平津》
5、津亭一望乡,淮海晚茫茫。——耿湋 《津亭有怀》
6、岐路三秋别,江津万里长。——杨炯《送临津房少府》
7、濑声喧极浦,沿涉向南津。——裴迪《辋川集二十首·栾家濑》
8、西施昔日浣纱津,石上青苔思杀人。——楼颖 《西施石》
9、津吏难绳束,滩船易覆翻。——刘克庄《送勋侄之官嵢峡五言五首 其一》
10、津液如泉涌,虚无本不同。——赵炅《缘识 其一十八》
风烟望五津。
——唐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两岸桃花夹古津。——唐 王维 《桃源行》方惊共折津头柳。
——宋 辛弃疾 《鹧鸪天·指点斋尊特地开》因何风絮落溪津。——宋 姜夔 《鹧鸪天·京洛风流绝代人》津口停舟渡不得。
——唐 李颀 《送陈章甫》金陵津渡小山楼。——唐 张祜 《题金陵渡》陂湖秋水浩无津。
——宋 陆游 《野兴》黑云横绝天汉津。——宋 陆游 《喜雨》半渡上辽津。
——唐 李白 《豫章行》迷情淡荡不知津。——宋 黄庭坚 《杂诗》南渡洛阳津。
——唐 王昌龄 《放歌行》三更津吏报潮鸡。——唐 李德裕 《谪岭南道中作》南浦别离津。
——唐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江云暗北津。——唐 柳宗元 《梅雨》月落闻津鼓。
——宋 王安石 《金山寺》。
1、《天津桥望春》
唐代:雍陶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译文:天津桥畔红霞、烟柳的浓艳春色来映衬上阳宫里的寂寞、冷落,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难以诉说的深沉感慨。诗的前两句紧扣诗题中的“望”字,写天津桥一带的美丽风光。后两句转写上阳宫前的寂寥景况,蕴涵着沉重的今昔之感。全诗语言自然,感情深沉含蓄,富有韵味。
2、《舟泊天津》
唐代:孔尚任
津门极望气蒙蒙,泛地浮天海势东。
翻译:津门极望气蒙蒙,泛地浮在天空海势东。
3、《天津陌》
唐代:李白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天津人。
译文:天津城东桃李花美,熙熙壤壤人来人往,观赏人数众多。虽然诗中没有具体的描绘“白玉郎”的美貌,而是写白玉郎在东陌看花时惊动了洛阳人,以此赞美天津的春景和游人的热闹景象令人流连忘返,。
4、《水龙吟》
唐代:刘克庄
天津桥上,月明横笛。
翻译:天津桥上,在明亮的月色下吹起了笛声。
5、《洛桥晚望》
唐代: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 洛阳陌上人行绝。
翻译:天津桥下的冰刚结不久,洛阳的大道上便几乎没了行人。
6、《首尾吟》
唐代:邵雍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天津秋尽时。
翻译:邵雍是爱吟诗,诗是天津秋季耗尽时。
共583条记录,分39页,每页15条 [1][2][3][4][5][6][7][8][9] >>当前第1页 标题: 《杨子津送人》 作者: 朱放 内容: 今朝杨子津,忽见五溪人。
老病无馀事,丹砂乞五斤。卷: 卷315 路径: 全唐诗 标题: 《咏史诗·延平津》 作者: 胡曾 内容: 延平津路水溶溶,峭壁巍岑一万重。
昨夜七星潭底见,分明神剑化为龙。卷: 卷647 路径: 全唐诗 标题: 《京口津亭送张崔二侍御(一作津亭送张崔侍御府散北归)》 作者: 许浑 内容: 爱树满西津,津亭堕泪频。
素车应度洛,珠履更归秦。水接三湘暮,山通五岭春。
伤离与怀旧,明日白头人。卷: 卷529 路径: 全唐诗 标题: 《咏史诗·孟津》 作者: 胡曾 内容: 秋风飒飒孟津头,立马沙边看水流。
见说武王东渡日,戎衣曾此叱阳侯。卷: 卷647 路径: 全唐诗 标题: 《津亭有怀》 作者: 耿湋 内容: 津亭一望乡,淮海晚茫茫。
草没栖洲鹭,天连映浦樯。往来通楚越,旦暮易渔商。
惆怅缄书毕,何人向洛阳。卷: 卷268 路径: 全唐诗 标题: 《送临津房少府》 作者: 杨炯 内容: 岐路三秋别,江津万里长。
烟霞驻征盖,弦奏促飞觞。阶树含斜日,池风泛早凉。
赠言未终竟,流涕忽沾裳。卷: 卷50 路径: 全唐诗 标题: 《津亭》 作者: 胡宿 内容: 津亭欲阕戒棠舟,五两风来不暂留。
西北浮云连魏阙,东南初日满秦楼。层城渺渺人伤别,芳草萋萋客倦游。
平乐旧欢收不得,更凭飞梦到瀛洲。卷: 卷731 路径: 全唐诗 标题: 《赠妻诗》 作者: 唐晅 内容: 峄阳桐半死,延津剑一沈。
如何宿昔内,空负百年心。卷: 卷866 路径: 全唐诗 标题: 《九陇津集》 作者: 卢照邻 内容: 落落树阴紫,澄澄水华碧。
复有翻飞禽,裴回疑曳舄。卷: 卷42 路径: 全唐诗 标题: 《辋川集二十首·栾家濑》 作者: 裴迪 内容: 濑声喧极浦,沿涉向南津。
泛泛鸥凫渡,时时欲近人。卷: 卷129 路径: 全唐诗 标题: 《扬子津望京口》 作者: 孟浩然 内容: 北固临京口,夷山近海滨。
江风白浪起,愁杀渡头人。卷: 卷160 路径: 全唐诗 标题: 《西施石》 作者: 楼颖 内容: 西施昔日浣纱津,石上青苔思杀人。
一去姑苏不复返,岸旁桃李为谁春。卷: 卷203 路径: 全唐诗 标题: 《延平津》 作者: 汪遵 内容: 三尺晶荧射斗牛,岂随凡手报冤雠。
延平一旦为龙处,看取风云布九州。卷: 卷602 路径: 全唐诗 标题: 《榜下》 作者: 司空图 内容: 三十功名志未伸,初将文字竞通津。
春风漫折一枝桂,烟阁英雄笑杀人。卷: 卷633 路径: 全唐诗 标题: 《赠亡妻张氏》 作者: 唐暄 内容: 峄阳桐半死,延津剑一沈。
如何宿昔内,空负百年心。卷: 卷770 路径: 全唐诗。
你还是在课本上找吧,我们找的未必是你学过的,对吧。
属 1.继续;连接(侧重于互相衔接) 亡国破家相随属。——《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冠盖相属。
——《史记·魏公子列传》 2/缀辑;撰写 屈平属草稿未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衡少善属文。
——《后汉书·张衡传》 3/使聚集在一起;集合 [gather] 齐师将兴,陈成子属孤子,三日朝。——《左传》 4/通“嘱”。
托付;委托 [entrust] 属孟尝君。——《战国策·齐策四》 属予作文以记之。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属巡盐御史。——《明史》 5/叮嘱;告诫。
后作“嘱” 属儿善藏之,勿遣俗子见。——陆游《北窗试笔》 津 1津,水渡也。
——《说文》 2又东至于孟津。——《书·禹贡》 3自黄河泛舟而渡者,皆为津也。
——《水津注·河水》注 4风烟望五津。——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5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论语·微子》。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时节,也是十分需要雨水滋润的时节。
但春雨贵如油,春天下雨,岂不是“好雨”?!一个“好”字,把作者的见春飘然而下的喜悦心情表现得颇为充分。三、四句言春雨伴随着微风夜来,悄无声息地滋润万物,写春雨的作用,笔墨细腻。
末两句写清晨看锦城成都的花在春雨的滋润下,红润一片,花因饱含雨水而重、而浓,写的情深意切。全诗通篇无一“喜”字,但喜悦之情却溢于言表。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