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2.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3.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新竹》
4.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5.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6.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7. 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刘基《题太公钓渭图》
8.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韩愈《听颖师弹琴》
9. 全部老师女子父亲母亲儿童
10.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 / 迎母漂上作》
11.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王建《短歌行》
12.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佚名《蓼莪》
13.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蒋士铨《岁暮到家》
14.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黄景仁《别老母》
15.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 迎母漂上作》
16.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蒋士铨《岁暮到家》
17.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王冕《墨萱图·其一》
【五日观妓】唐.万楚
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
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新歌一曲令人艳,醉舞双眸敛鬓斜。
谁道五丝能续命,却令今日死君家。
【春闺思】唐.王涯
雪尽萱抽叶,风轻水变苔。
玉关音信断,又见发庭梅。
【游子】唐.孟郊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庭前】唐.陆龟蒙
合欢能解恚,萱草信忘忧。
尽向庭前种,萋萋特地愁。
【萱草】宋.苏轼
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
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
其他赞美萱草的诗句:1,纵有一庭萱草,何曾与我忘忧。——唐.李中 【所思】
2,草芽犹未出,挑得小萱丛。——唐.元稹 【生春二十首(丁酉岁。凡二十章)】
3,微凉生乱筱,轻馥起孤萱。——唐.刘言史 【林中独醒】
4,未抽萱草叶,才发款冬花。——唐.李德裕 【忆平泉杂咏·忆药栏】
5,萱草含丹粉,荷花抱绿房。——唐.李商隐 【韩翃舍人即事】
我红扣子的朋友也很喜欢萱草,下面的诗句是从他那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264656136里要过来的
萱草的诗词
萱 草 明 高启
幽花独殿众芳红,临砌亭亭发几丛。
乱叶离披经宿雨,纤茎窈窕擢薰风。
佳人作佩频朝采,倦蝶寻香几处通。
最爱看来忧尽解,不须更酿酒多功。
萱 草 唐 李咸用
芳草比君子,诗人情有由。
只应怜雅态,未必解忘忧。
积雪莎庭小,微风藓砌幽。
莫言开太晚,犹胜菊花秋。
萱 草 宋 苏东坡
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
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
萱 草 唐 李峤
徒步寻芳草,忘忧自结丛。
黄英开养性,绿叶正依笼。
色湛仙人露,香传少女风。
还依北堂下,曹植动文雄。
萱 草 宋 苏辙
萱草朝始开,呀然黄鹄嘴。
仰吸日出光,口中烂如绮。
纤纤吐须鬣,内冉随风哆。
朝阳未上轩,粲粲幽闲女。
美女生山谷,不解歌与舞。
君看野草花,可以解忧悴。
萱 草 宋 朱熹
春条拥深翠,夏花明夕阴。
北堂罕悴物,独尔淡冲襟。
对萱草 唐 韦应物
何人树萱草,对此郡斋幽。
本是忘忧物,今夕重生忧。
丛疏露始滴,芳余蝶尚留。
还思杜陵圃,离披风雨秋。
咏常季庭前萱草
清 姚永概
阶前忘忧草,乃作贵金花。
六出向我笑,须端缀粟芽。
君持杯谓我,所忧胡琐琐。
酌酒对此花,自计未为左。
我思植瑶草,灌以醴泉流。
枝叶日茂美,佩之百疾瘳。
世间闲草木,那得解余愁。
斯言傥不遂,愿逐庐遨游。
游子诗 唐 孟郊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酬梦得比萱草见赠 唐 白居易 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借问萱逢杜,何如白见刘。老衰胜少夭,闲乐笑忙愁。试问同年内,何人得白头。魏氏园林人赋一物得秋亭萱草(陈子昂) 昔时幽径里。荣耀杂春丛。今来玉墀上。销歇畏秋风。细叶犹含绿。鲜花未吐红。忘忧谁见赏。空此北堂中。惜馀春慢/选冠子(陈德武) 阑葺疏芦,帘编小苇,好个清幽公馆。栽槐夹道,种菊盈轩,景物便堪咏玩。门外一番雨馀,嫩绿缘枝,浅清清眼。悄无人,一枕新凉睡觉,燕泥香暖。蓦地里、对景伤怀,思量无限。回首故园春远。松期竹待,壑诮林嘲,苦被浮名牵绊。一种思情最长,万叠江山,怎生遮断。向北堂见了,忘忧萱草,此心方满。满庭芳(黄庭坚) 明眼空青,忘忧萱草,翠玉闲淡疏妆。小来歌舞,长是倚风光。我已逍遥物外,人冤道、别有思量。难忘处,良辰美景,襟袖有馀香。鸳鸯。头白早,多情易感,红蓼池塘。又须得,尊前席上成双。些子风流罪过,都说与、明月空床。难拘管,朝云暮雨,分付楚襄王。赠李彦深(黄庭坚) 琼枝虽疗渴,萱草忘人忧。李君气萧萧,翠竹摇清秋。步竹来过门,日色在帘钩。开云睹白雉,临水对虚舟。言少常造极,色夷似无求。醉尉厅索寞,寒泉沃茶瓯。四坐愁水厄,并缾犹屡投。斮锡碎玉札,闲荐当众羞。微物不足贵,且延君少留。行役阻相见,心如旆悠悠。春鱼出清涔,社酒欲胜篘。时来得晤语,呼客尽更筹。牡丹(李商隐) 压径复缘沟,当窗又映楼。终销一国破,不啻万金求。鸾凤戏三岛,神仙居十洲。应怜萱草淡,却得号忘忧。庭前(陆龟蒙) 合欢能解恚,萱草信忘忧。尽向庭前种,萋萋特地愁。萱草(李咸用) 芳草比君子,诗人情有由。只应怜雅态,未必解忘忧。积雨莎庭小,微风藓砌幽。莫言开太晚,犹胜菊花秋。所思(李中) 门掩残花寂寂,帘垂斜月悠悠。纵有一庭萱草,何曾与我忘忧。
《游子诗》
孟郊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
《偶书》
王冕
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
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
孟郊简介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父庭玢,任昆山县尉时生郊。孟郊早年生活贫困,曾周游湖北、湖南、广西等地,无所遇合,屡试不第。贞元中张建封镇徐州时,郊曾往谒。46岁(一说45岁),始登进士第。然后东归,旅游汴州(今河南开封)、越州(今浙江绍兴)。贞元十七年(801),任为溧阳尉。在任不事曹务,常以作诗为乐,被罚半俸。元和初,河南尹郑余庆奏为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60岁时,因母死去官。郑余庆镇兴元,又奏为参谋、试大理评事。郊应邀前往,到阌乡(今河南灵宝),暴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唐人认为孟诗是“元和体”的一种,“元和已后”,“学矫激于孟郊”(李肇《唐国史补》)。唐末张为作《诗人主客图》,以他为“清奇僻苦主”。宋诗人梅尧臣、谢翱,清诗人胡天游、江□、许承尧,写作上都受到他的影响
王冕简介
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放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九里先生、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阴野人、浮萍轩子、竹冠草人、梅叟、煮石道者、闲散大夫、老龙、老村、梅翁等。浙江诸暨人。出身农家。幼年丧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
萱草作者:李咸用芳草比君子,诗人情有由。
只应怜雅态,未必解忘忧。积雨莎庭小,微风藓砌幽。
莫言开太晚,犹胜菊花秋。对萱草作者:韦应物何人树萱草,对此郡斋幽。
本是忘忧物,今夕重生忧。丛疏露始滴,芳馀蝶尚留。
还思杜陵圃,离披风雨秋。墨萱图·其一作者:王冕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萱草》年代: 宋 作者: 晁说之山中萱草三赤长,山中高人万事忘。
欲借忘忧汝辈力,世间儿女徒颠狂。汝亦忘忧非世忧,临风恐汝亦分将。
愿尔忘忧忘终始,莫教老大空悲凉。《萱草》年代: 宋 作者: 陈师道唤作忘忧草,相看万事休。
若教花有语,郤解使人愁。《萱草》年代: 宋 作者: 林景熙近种鹿葱碧,初抽鹄觜黄。
千年入风雅,一草寄纲常。澹日空阶影,余春宫佩香。
此时忧正切,对尔可能忘。《萱草花》年代: 宋 作者: 徐似道莫讶萱枝小,能施宫样妆。
只缘沾染足,绝似杜兰香。
1、桃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夭夭:茂盛的样子。
灼灼:鲜明的样子。诗经·周南·桃夭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华鲜美,落英缤纷 芳华鲜美:一作芳草鲜美。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唐·宋之问《有所思》:“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幽闺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容:打扮。唐·贺知章《望人家桃李花》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然:燃。
唐·王维《辋川别业》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唐·王维《田园乐》:“桃花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唐·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唐·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桃蹊李径年虽故,栀子红椒艳复殊栀子:栀实,可作黄色染料。唐·杜甫《寒雨朝行视园树》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唐·贾至《春思二首》 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玲珑唐·韩愈《题百叶桃花》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唐·李贺《将进酒》:“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城边流水桃花过,帘外春风杜若香杜若:香草名。唐·刘禹锡《寄朗州温右史曹长》 蕙兰有恨枝犹绿,桃李无言花自红宋·欧阳修《舞春风》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鸭头:形容春江江水如鸭头的浓绿色。
宋·苏轼《送别诗》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宋·苏轼《新城道中》 桃花香,李花香。浅白深红,一一斗新妆。
斗:比赛。宋·秦观《江城子》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桃蹊:桃树下的小路。
《史记·李将军列传》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句意谓:桃柳成荫的小路,似乎把春天的美景分送到家家户户。
宋·秦观《望海潮》 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宋·曾巩《城南》 梅花落尽桃花小,春事余多少。宋·叶梦得《虞美人》 小桃初破两三花,深浅散馀霞。
余霞:晚霞。宋·李弥逊《诉衷情》 东风着意,先上小桃枝宋·韩元吉《六州歌头·桃花》 夹岸桃花蘸水开蘸水开:桃花拂着水面带水开放。
宋·徐俯《春游湖》 桃花初也笑春风,及到离披将谢日,颜色逾红离披:花将谢的样子。元·姚燧《浪淘沙》 柳叶乱飘千尺雨,桃花斜带一路烟千尺雨;连天的细雨。
一路烟:水上弥漫着云烟。清·吴伟业《鸳湖曲》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碧桃:桃的变种,花重瓣。
和:伴随。唐·高蟾《上高侍郎》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碧桃:仙桃。
栽和露: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239303266伴着玉露栽种。数:辈。
宋·秦观《虞美人》 2、梅花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晋·陶渊明《蜡月》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迥临:远离。唐·张谓《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著:开。
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不禁:经受不住。唐·杜牧《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唐·李商隐《忆梅》 寒柳翠添微雨重,腊梅香绽细枝多唐·薛逢《奉和仆射相公送东川李支使归使府夏侯相公》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两句写早梅开放。
传说诗中“一枝”原作“数枝”,郑谷为改,齐己因称郑谷为“一字师”。唐·齐己《早梅》 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腊后:进入腊月之后。
腊月是阴历的十二月。东风:春风,这里指春天。
信:信使。宋·晏殊《蝶恋花》 小梅枝上东君信,雪后花期近信:消息,征兆。
东君:司春之神.借指春天。宋·晏几道《虞美人》 折得疏梅香满袖,暗喜春红依旧宋·晏几道《清平乐》 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宋·晏几道《临江仙》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暗香:清幽的香气,此指梅花的清香。
宋·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孤瘦:指梅枝干枯,梅花稀疏。雪霜姿:指梅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姿态。
意谓迟开的梅花虽故作桃杏之色,却仍保持着孤高清瘦,傲霜斗雪的姿态。宋·苏轼《红梅》 溪源新腊后,见数朵江梅,剪裁初就宋·周邦彦《玉烛新》 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浪发:滥开,开得太烂漫。
宋·周邦彦《菩萨蛮·梅雪》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江南信:春天到来的消息。梅破:梅花开放。
宋·黄庭坚《虞美人》 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诗境:富有诗意的地方。
物华:美丽的景物。应酬:指眼睛看不过来。
宋·张道洽《岭梅》 小春何处有梅花,想见水边篱落,数枝斜宋·吴则礼《虞美人》 不与群芳争绝艳,化工自许寒梅化工:天工,指大自然的创造或生长万物的功能力量。宋·叶梦得《临江仙》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宋·吕本中《踏莎行》 东风已有过来信,先返梅魂信:消息。
宋·王灼《丑奴儿》 月笼明,窗外梅花瘦影横宋·李重元《忆王孙·冬词》 不知墙外夜来梅,忍寒添得疏花。
1、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代: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橱 通:厨)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唐代: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3、蝶恋花·春景
宋代: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4、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五代: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5、花非花
唐代: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花非花
唐代: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说它是花不是花,说它是雾吗不是雾。
半夜时到来,天明时离去。
来时仿佛短暂而美好的春梦?
离去时又像清晨的云彩无处寻觅。
注释:
(1)花非花:《花非花》之成为词牌始于此诗。前四句都是三言,由七言绝句的前两句折腰而成。后两句仍为七言,有明显痕迹,表明是从七言绝句演变而来,用首句“花非花”为调名。
(2)来如:来时。
(3)几多时:短暂美好的。
(4)去似:去了以后,如早晨飘散的云彩,无处寻觅。
(5)朝(zhāo)云:此借用楚襄王梦巫山神女之典故。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