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学习方法

(15分)如图10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物体P和Q叠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P、Q

发布时间: 2024-07-01 13:19:20

题目内容:

(15分)如图10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物体P和Q叠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P、Q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Q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1>μ2).当它们从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时,两物体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物体P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

最佳答案:

μ2mgcosθ

答案解析:

先取PQ为一整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m)gsinθ-FfQ=(M+m)a

FfQ=μ2FN

FN=(m+M)gcosθ

以上三式联立可得a=gsinθ-μ2gcosθ

再隔离P物体,设P受到的静摩擦力为FfP

方向沿斜面向上,对P再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θ-FfP=ma可得出FfP=μ2mgcosθ.

考点核心:

重力:

1、重力的产生: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受到力叫做重力,地面附近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重力简称物重。重力的单位是N,但是表示符号为G。说明:

(1)是由于地球的引力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引力(2)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3)施力物体是地球2、重力的大小: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为:G=mg。m是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一般取9.8N/kg(9.8m/s2),含义:质量每千克受到重力9.8N。

(1)两极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赤道上万有引力=重力+向心力(2)不考虑地球自转时可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3)一般纬度越高g值越大(4)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3、重力的方向: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不一定是指向地心的(只有在赤道和两极指向地心)。

(1)不一定指向地心,在两极或赤道上才指向地心(2)万有引力方向指向地心4、作用点: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认为各部分受到的作用都集中在重心(1)重力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几何形状有关(2)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中心在其几何中心处(3)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4)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纺织方式、所处位置无关

温馨提示:
本文【(15分)如图10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物体P和Q叠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P、Q】由作者教育大咖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