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是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第三,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
画中有诗 [huà zhōng yǒu shī]
基本释义
指画里富有诗意。
褒义
出 处
宋·苏轼《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关谜语
“ 画中有诗”为谜底的谜语
1.美图与美词共存(打一四字成语)
百科释义
画中有诗指画里富有诗意,出自于宋·苏轼《东坡志林·题王维〈蓝关烟雨图〉》。
我给你找的可都是诗情画意的古诗哦!所以显得有点少,都是亲自查看过的。这是关于春天的一些。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僧智南《绝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关于秋天的: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 李商隐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唐·白居易《司马宅》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菡萏:荷花的别称。
南唐·李璟《浣溪沙》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宋·苏轼《赠刘景文》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 杜牧《山行》(这个本人曾经画过,呵呵)
有关冬天的: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个有点小不好画)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高骈《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雪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似乎可以画雪中的梅花)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有关夏天的:
夏鸟——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唐代诗人高骈《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这个好画啊)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
沈李浮瓜:瓜果浸于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这个很有古风)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田园风格)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该说动物了)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