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诗词学习 > 诗词大全

菊花古诗的图画

发布时间: 2022-08-01 18:30:48

1. 儿童画菊花的诗句

菊韵〕--李师广--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秋声〕--风子--

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

〔菊城吟〕--王如亭--

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2. 写出描写“秋天菊花”的古诗并配画

描写“秋天菊花”的古诗如下:

1. 《饮酒·其四》

魏晋:陶渊明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2. 《赋得秋菊有佳色》

唐代:公乘亿

陶令篱边菊,秋来色转佳。翠攒千片叶,金剪一枝花。

蕊逐蜂须乱,英随蝶翅斜。带香飘绿绮,和酒上乌纱。

散漫摇霜彩,娇妍漏日华。芳菲彭泽见,更称在谁家。

3. 《秋菊》

宋代:李廌

春花富红紫,黄菊与秋宜。

风劲幽香怯,露曦寒艳滋。

孤标虽独步,呈秀此何迟。

欲待群芳歇,专荣占一时。

4.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菊》

唐代:骆宾王

擢秀三秋晚,开芳十步中。分黄俱笑日,含翠共摇风。

碎影涵流动,浮香隔岸通。金翘徒可泛,玉斝竟谁同。

5. 《题秋菊轩》

明代:王绂

九月霜露零,秋气已云肃。

草木尽凋瘁,而有篱下菊。

粲粲如有情,盈盈抱幽独。

我欲餐其英,采之不盈掬。

呼儿具鸡黍,白酒正可漉。

素心二三人,于焉叙心曲。

陶然付一醉,万事亦已足。

咏歌柴桑诗,千载有余馥。

3. 形容菊花的诗句画

形容菊花“品德”的诗句:

1. 寒菊 / 画菊

宋代:郑思肖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2.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宋代: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3. 咏菊

唐代:白居易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4.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代: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5. 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宋代: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

菊花的象征:

菊花比喻品行高洁的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雅纯洁的象征。把菊花人格化,当作安于贫穷、不慕荣华、有骨气的人的象征

4. 古诗朗诵题画菊

寒菊 / 画菊

朝代:宋代

作者:郑思肖

原文: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译文

你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

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注释

1、不并:不合、不靠在一起。并,一起。

2、疏篱:稀疏的篱笆。

3、未穷:未尽,无穷无尽。

4、抱香死:菊花凋谢后不落,仍系枝头而枯萎,所以说抱香死。

5、何曾:哪曾、不曾。

6、北风:寒风,此处语意双关,亦指元朝的残暴势力。

5. 菊花的古诗是菊花的诗就行

问菊 曹雪芹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2 咏菊(一) 已卷西风半吐香,不关冷月不关霜。阑珊梦醒迟迟日,寂寞心仪淡淡妆。

野水篱边秋饮露,宝瓶窗下砚承芳。芙蓉相与盟前誓,肯守寒枝莫自伤。

2 咏菊(二) 偏到西风始放香,为谁憔悴冒风霜。月傅淡彩痕尤瘦,露?徘遄擞按薄? 本以高情难入世,何曾着意为清芳。

不独菡萏参差梦,碧水凉风各自伤。2 南腔北调 寒菊 宋 郑所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2 晚 香 轩 明 高 启 不畏风霜向晚欺,独开众卉已凋时。地荒老辅苔三径,节过重阳雨一篱。

秋色苍茫人醉少,寒香落寞蝶先知。山翁独念同衰晚,坐对幽轩每赋诗。

2 题 菊 花 唐 黄 ?z 飒讽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2 卖 花 声 清 龚自珍 近世菊花粉红骇绿,无有东篱古意,偶客秣陵, 得墨菊二本,甚娟妙,小词赏之。我住秣陵西,西鸟秋啼。

也无墨客对挥犀。何处寻秋何处醉,小妹青溪。

寒菜两三畦,花不成蹊。折归灯下拌凄迷。

忽忆青门人缟袂,淡墨曾题。2 菊 秋 瑾 铁骨霜姿有傲衷,不逢彭泽志徒雄。

夭桃枉自多含妒,争奈黄花耐晚风。

6. 关于菊花的古诗大全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陶渊明《饮酒·其五》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 皎然《寻陆鸿渐不遇》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黄巢《题菊花》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陶渊明《饮酒·其四》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 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黄菊枝头生晓寒。—— 黄庭坚《鹧鸪天·坐中有眉山隐客史》。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陶渊明《和郭主簿·其二》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 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李白《九日龙山饮》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 刘彻《秋风辞》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 白居易《咏菊》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欧阳修《秋怀》芙蓉金菊斗馨香。

—— 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 苏轼《赵昌寒菊》。

7. 花中四君子的图片及古诗

梅 1.《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2.《梅花》宋.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兰------------ 1.《兰溪》唐.杜牧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2.《秋怀》元.王冕 野蔓网丛棘,下有幽兰花。

缄春敛华滋,古意良独多。霜寒九十月,萧飒如枯莎。

但使本根在,菅茅将奈何? ------------竹------------ 1.《竹枝》唐.白居易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南病使君。

2.《题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菊------------ 1.《菊花》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2.《晚菊》唐.韩愈 少年饮酒时,踊跃见菊花。

今来不复饮,每见恒咨嗟。伫立摘满手,行行把归家。

此时无与语,弃置奈悲何。-----------四首诗----------- 分别是: 梦得因桃数左迁,长源为柳忏当权。

幸然不识桃并柳,却被梅花累十年。幽从不盈尺,空谷为谁芳。

一径寒云色,满林秋露香。山月皎如画,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前人独宿。故园三径吐幽从,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8. 古诗赏析《画菊》

秋风瑟瑟,落木萧萧,黄叶翻飞,洁白胜雪的梨花、粉红可爱的桃花、倾国倾城的牡丹早已凋谢了,稀疏的篱笆边上,唯有一簇簇菊花,自由自在的开放着,任是凛冽的寒风无情地击打它那弱小的身躯,它也傲然挺立,宁可枯死枝头,也不随风飘落。

郑思肖是一位爱国诗人,南宋灭亡后,郑思肖学习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精神,不臣服蒙元的统治,自称“孤臣”。因肖是赵(赵是宋的国姓)的构成部分,所以改名思肖,字号忆翁和所南也都包含有怀念赵宋的意思。郑思肖把居室题额为“本穴世家”,如将“本”下的“十”字移入“穴”字中间,便成“大宋世家”,以示对宋的忠诚。

这首诗赞叹了菊花不随俗不媚时、傲骨凌霜的品质,结合诗人的性格,可以看出作者是托物言志,借菊花表达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

/view/118564.htm

温馨提示:
本文【菊花古诗的图画】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