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诗词学习 > 诗词大全

诗经豳风狼跋

发布时间: 2022-08-01 18:19:02

1. 狼跋其胡,载惠其尾是什么意思

老狼前行踩下巴,后退又踩长尾巴。

出自周代的《诗经》中的《国风·豳风·狼跋》,作者不详。

原文如下:

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公孙硕肤,赤舄几几。

狼疐其尾,载跋其胡。公孙硕肤,德音不瑕?

翻译如下:

老狼前行踩下巴,后退又踩长尾巴。公孙挺着大肚囊,脚穿红鞋稳步踏。

老狼后退踩尾巴,前行又踩肥下巴。公孙挺着大肚囊,品德声望美无瑕。

扩展资料:

赏析

从《毛诗序》到清代学者,大多认定这首诗所说的“公孙”即“周公”。诗以“狼”之“进退有难”,喻周公摄政“虽遭毁谤,然所以处之不失其常”。朱熹《诗集传》认为此诗赞美周公摄政,虽遭四方流言、幼主致疑,却处变不惊,王业终成,而又功成还政,圣德无瑕。

闻一多还依据“德音”在《诗经》中的运用,多见于“表明男女关系”,而推测这是一位妻子,对体胖而性情“和易”“滑稽”的贵族丈夫开玩笑的诗。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国风·豳风·狼跋

2. 狼拔其胡,载踬其尾的意思

狼拔其胡,载踬其尾:老狼后退绊尾跌,前行又将颈肉踩。

《狼跋》是《诗经·豳风》篇名。为先秦时代豳地汉族民歌。全诗二章,每章四句。认为此诗赞美周公摄政,虽遭四方流言、幼主致疑,却处变不惊,王业终成,而又功成还政,圣德无瑕。

《诗经·豳风·狼跋》

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公孙硕肤,赤舄几几。

狼疐其尾,载跋其胡。公孙硕肤,德音不瑕?

【译文】

老狼前行踩颈肉,后退绊尾又跌倒。贵族公孙腹便便,脚蹬朱鞋光彩耀。

老狼后退绊尾跌,前行又将颈肉踩。贵族公孙腹便便,德行倒也真不坏。

3. 成语跋前后是形容什么动物

跋前后是形容的是狼。

解释:跋:踩;踬:被绊倒。本指狼向前进就踩住了自己的颈肉,向后退又会被自己的尾巴绊倒。比喻进退两难。

读音:bá qián zhì hòu

出处:《诗经·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

白话释义:老狼前行踩颈肉,后退绊尾又跌倒。

示例:无事之时,望影藏匿,~,日不聊生。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

扩展资料

近义词:动辄得咎、跋胡疐尾

1、动辄得咎

读音:dòng zhé dé jiù

解释:辄:即;咎:过失,罪责。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白话释义:进退两难,动不动就得咎。

2、跋胡疐尾

读音:bá hú zhì wěi

解释:比喻进退两难。

出处:诗·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

白话释义:老狼前行踩颈肉,后退绊尾又跌倒。

4. 趑前踬后乱步骤

“趑前踬后乱步骤”这句话的意思是:往前又往后进退两难之间打乱了自己的步骤。

1. 【解释】跋:踩;踬:被绊倒.本指狼向前进就踩住了自己的颈肉,向后退又会被自己的尾巴绊倒.比喻进退两难,

2. 【出处】:《诗经·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唐·韩愈《昌黎集·卷十二·近学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3. 【示例】:无事之时,望影藏匿,,日不聊生.◎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

4. 【近义词】:进退维谷、进退两难、左右为难,

5.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比喻进退两难。

5. 跋前扈后

词 目 跋胡疐尾 发 音 bá hú zhì wěi 释 义 比喻进退两难。

出 处 《诗·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 示 例 惟信古太过,而欲为曲突徙薪之谋,故与物多违而每致~之患。

★宋·李纲《谢复观e69da5e887aa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231396432文殿大学士表》 词 目 跋前踕后 发 音 bá qián jié hòu 释 义 同“跋胡疐尾”。比喻进退两难。

出 处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罗邺》:“而跋前踕后,绝域无聊,独奈其命薄何?”一本作“跋前疐后”。词 目 跋前踬后 发 音 bá qián zhì hòu 释 义 跋:踩;踬:被绊倒。

本指狼向前进就踩住了自己的颈肉,向后退又会被自己的尾巴绊倒。比喻进退两难。

出 处 《诗经·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唐·韩愈《昌黎集·卷十二·近学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

跋前踬后,动辄得咎”。示 例 无事之时,望影藏匿,~,日不聊生。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 词 目 跋前疐后 发 音 bá qián zhì hòu 释 义 同“跋胡疐尾”。比喻进退两难。

出 处 宋·陈亮《谢罗尚书启》:“直情径行,视毁誉如风而不恤;跋前疐后,方进退惟谷以堪惊。” 示 例 其稍畏名义者,则包羞闵默而有~之忧。

《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嘉熙元年》 【疐后跋前】 喻进退两难。语出《诗·豳风·狼跋》:“狼疐其尾,载跋其胡。”

孔颖达疏:“狼进前则躐其胡,却退则跲其尾,是进退有难。”。

6. 豳几㟻㡓什么意思

你说的不太清楚,只能猜猜了。

第一个字读bin(一声),跟“宾”一个音,《诗经》里面有《豳风》,是十五国风之一,含诗歌七篇。豳是个地名,在现在的陕西彬县。

《诗经》里面的豳风七篇,篇名是:《七月》,《鸱枭》,《东山》,《破斧》,《伐柯》,《九罭》,《狼跋》。诗歌具体内容,你可以在网上去搜,很容易找到。

现在来看你的问题。

你的问题有四个字,我认为只有其中第一个字(豳)是正确的。第二个字“几”应该是“风”之误。第三、四两字是因原字不可识读而用来代替用的方框,可以读成“某某”。你要知道它具体代的是什么字,要根据上下文。我认为它可能是《诗经 豳风》七篇当中的任意一篇,你可以查找到这七篇的具体内容,再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到底是哪一篇。

总结一下,你问的“豳几㟻㡓”,它可能是以下七种答案当中的某一个:

豳风 七月

豳风 鸱枭

豳风 东山

豳风 破斧

豳风 伐柯

豳风 九罭

豳风 狼跋

7. 踬踬颠颠是个成语吗

“踬踬颠颠”不是成语,含“踬”的成语只有1个:

跋前踬后

bá qián zhì hòu

【解释】跋:踩;踬:被绊倒。本指狼向前进就踩住了自己的颈肉,向后退又会被自己的尾巴绊倒。比喻进退两难。

【出处】《诗经·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唐·韩愈《昌黎集·卷十二·近学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结构】联合式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比喻进退两难

【近义词】进退维谷、进退两难、左右为难

【例句】无事之时,望影藏匿,~,日不聊生。(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

【英译】nonplus

温馨提示:
本文【诗经豳风狼跋】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