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
作者:牛殳【唐朝】
何人劚得一片木,三尺春冰五音足。一弹决破真珠囊,
迸落金盘声断续。飘飘飖飖寒丁丁,虫豸出蛰神鬼惊。
秋鸿叫侣代云黑,猩猩夜啼蛮月明。潏潏汩汩声不定,
胡雏学汉语未正。若似长安月蚀时,满城敲鼓声噒噒.
青山飞起不压物,野水流来欲湿人。伤心忆得陈后主,
春殿半酣细腰舞。黄莺百舌正相呼,玉树后庭花带雨。
二妃哭处山重重,二妃没后云溶溶。夜深霜露锁空庙,
零落一丛斑竹风。金谷园中草初绿,石崇一弄思归曲。
当时二十四友人,手把金杯听不足。又似贾客蜀道间,
千铎万磬鸣空山。未若此调呦呦兮啁啁,嘈嘈兮啾啾。
引之于山,兽不能走。吹之于水,鱼不能游。
方知此艺不可有,人间万事凭双手。若何为我再三弹,
送却花前一尊酒。
1、欲饮琵琶马上催--唐 王翰 《凉州词》
2、琵琶声停欲语迟--唐 白居易 《琵琶行》
3、犹抱琵琶半遮面--唐 白居易 《琵琶行》
4、十三学得琵琶成--唐 白居易 《琵琶行》
5、我闻琵琶已叹息--唐 白居易 《琵琶行》
6、今夜闻君琵琶语--唐 白居易 《琵琶行》
7、为君翻作琵琶行--唐 白居易 《琵琶行》
8、胡琴琵琶与羌笛--唐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琵琶金翠羽--唐 韦庄 《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10、停杯且听琵琶语--宋 苏轼 《采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
11、传与琵琶心自知--宋 王安石 《明妃曲》
12、小怜初上琵琶--宋 王安石 《清平乐·留春不住》
13、琵琶弦上说相思--宋 晏几道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14、小琼闲抱琵琶--宋 晏几道 《清平乐·千花百草》
15、琵琶弦上语无凭--宋 晏几道 《玉楼春》
16、琵琶傍畔且寻思--宋 欧阳修 《玉楼春》
17、小怜初上琵琶--宋 王安石 《清平乐·留春不住》
18、琵琶弦上说相思--宋 晏几道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19、小琼闲抱琵琶--宋 晏几道 《清平乐·千花百草》
20、琵琶弦上语无凭--宋 晏几道 《玉楼春》
暂列这些,随后再补充更多:
有关杜鹃诗句
名句:
宋陈允平《望江南》:“鹦鹉州边鹦鹉恨,【杜鹃】枝上杜鹃啼.
1、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2、唐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3、唐李白《蜀道难》: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4、唐白居易《琵琶行》: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 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5、唐李贺《老夫采玉歌》: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6、唐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7、唐沈佺期《夜宿七盘岭》: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8、唐温庭筠《碧磵驿晓思》:
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
9、唐崔涂《春夕》: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10、唐柳中庸《听筝》: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1、唐李群玉《黄陵庙》:
小姑洲北浦云边,二女啼妆自俨然.野庙向江春寂寂,古碑无字草芊芊.
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鹃】.犹似含颦望巡狩,九疑如黛隔湘川.
12、唐无名氏《杂诗》: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13、宋文天祥《酹江月》: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虫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14、宋文天祥《金陵驿》: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西京客舍赠玉儿
玉儿春病胭脂淡,瘦损东风一夜花。
钟定月沉人不语,两行清泪落琵琶。
无边愁绪系苍天,琵琶声残歌亦残
琵琶行〉全文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平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抺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妬。武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求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红妆泪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喞喞。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城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这些本来积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倾于诗中。
它在艺术上的成功还在于运用了优美鲜明的、有音乐感的语言,用视觉的形象来表现听觉所得来的感受;萧瑟秋风的自然景色和离情别绪,使作品更加感人。诗人在这首诗中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通过它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艺人的悲惨命运,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情。
诗的开头写“秋夜送客”,“忽闻”“琵琶声”,于是“寻声”“暗问”,“移船”“邀相见”,经过“千呼万唤”,然后歌女才“半遮面”地出来了。这种回荡曲折的描写,就为“天涯沦落”的主题奠定了基石。
接着以描写琵琶女弹奏乐曲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先是“未成曲调”之“有情”,然后“弦弦”“声声思”,诉尽了“生平不得志”和“心中无限事”,展现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
然后进而写琵琶女自诉身世:当年技艺曾教“善才服”,容貌“妆成每被秋娘妒”,京都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然而,时光流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描写,与上面她的弹水,“暮去朝来颜色故”、最终只好“嫁作商人妇”。
这唱互为补充,完成了琵琶女这一形象的塑造。最后写诗人感情的波涛为琵琶女的命运所激动,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
诗韵明快,步步映衬,处处点缀。既层出不穷,又着落主题。
真如江潮澎湃,波澜起伏,经久不息。反复吟诵,荡人胸怀,情味无限。
语言铿锵,设喻形象。“如急雨”、“如私语”、“水浆迸”、“刀枪鸣”、“珠落玉盘”、“莺语花底”。
这些读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琵琶行》全诗共分四段,从“浔阳江头夜送客”到“犹抱琵琶半遮面”共十四句,为第一段,写琵琶女的出场。
其中的前六句交代了时间,这是一个枫叶红、荻花黄、瑟瑟秋风下的夜晚;交代了地点,是浔阳江头。浔阳也就是今天的九江市;浔阳江头也就是前边序中所说的湓浦口。
交代了背景,是诗人给他的朋友送别。离别本身就叫人不快,酒宴前再没有个歌女侍应,当然就更加显得寂寞难耐了。
这里面“主人下马客在船”一句句法稍怪,其意思实际是主人陪着客人一道骑马来至江边,一同下马来到船上。“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这里的景色和气氛描写都很好,它给人一种空旷、寂寥、怅惘的感觉,和主人与客人的失意、伤别融合一体,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为下文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其中蹬后八句是正面写琵琶女的出场:“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声音从水面上飘过来,是来自船上,这声音一下子就吸引了主人和客人的注意,他们走的不想走、回的不想回了,他们一定要探寻探寻这种美妙声音的究竟。“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这里的描写非常细致。由于这时是夜间,又由于他们听到的只是一种声音,他们不知道这声音究竟来自何处,也不知演奏者究竟是什么人,所以这里的“寻声暗问”四个字传神极了。
接着“琵琶声停”表明演奏者已经听到了来人的呼问;“欲语迟”与后面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相一致,都表明这位演奏者的心灰意懒,和惭愧自己身世的沉沦,她已经不愿意再抛头露面了。这段琵琶女出场过程的描写历历动人,她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未闻其语先已微露其内心之隐痛,为后面的故事发展造成许多悬念。
从“转轴拨弦三两声”到“唯见江心秋月白”共二十二句为第二段,写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其中“转轴拨弦三两声”,是写正式演奏前的调弦试音;而后“弦弦掩抑”,写到曲调的悲伧;“低眉信手续续弹”,写到舒缓的行板。
拢、捻、抹、挑,都是弹奏琵琶的手法。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朝宫廷中制作的一个舞曲名。
六幺:当时流行的一个舞曲名。从“大弦嘈嘈如急雨”到“四弦一声如裂帛”共十四句,描写琵琶乐曲的音乐形象,写它由快速到缓慢、到细弱、到无声,到突然而起的疾风暴雨,再到最后一划,戛然而止,诗人在这里用了一系列的生动比喻,使比较抽象的音乐形象一下子变成了视觉形象。
这里有落玉盘的大珠小珠,有流啭花间的间关莺语,有水流冰下的丝丝细细,有细到没有了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有突然而起的银瓶乍裂、铁骑金戈,它使听者时而悲凄、时而舒缓、时而心旷神怡、时而又惊魂动魄。“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这两句是写琵琶女的演奏效果。大家都听得入迷了,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周围鸦雀无声,只有水中倒映着一轮明月。
从“沉吟放拨插弦中”到“梦啼妆泪红阑干”共二十四句为第三段,写琵琶女自述的身世,自述早年曾走红运,盛极一时,到后来年长色衰,飘零沦落。沉吟:踌躇,欲言又止的样子。
敛容:指收起演奏时的情感,重新与人郑重见礼。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