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本名《诗》,又名《诗三百》, 汉代儒家列为经典之一。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约编成于春秋中叶,产生于今陕、晋、豫、鲁、鄂等地'反映500年间社会现实。
共三百零五 篇,分“风” “雅” “颂”三类。《风》有十五国风,《雅》有《大雅》《小 雅》,《颂》有《周颂》《鲁颂》《商颂》。
《国 风》部分,学者一般认为是民间诗歌,多揭 露阶级压迫和剥削,反映人民的劳动和爱情, 最有价值。《雅》《颂》部分,或宴会乐歌,或祀 神祭祖,虽也有些暴露时政之作,但以歌功 颂德、宣扬天命为多。
形式以四言为主,杂 以三五六言,也有七八言等。普遍运用赋、比、兴手法,其优秀篇章,语言丰富多彩、朴素优美、音节和谐,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辑注较备。《毛诗》 为古文诗学,魏晋以后通行,有汉代郑玄的《毛 诗笺》、唐代孔颖达的《毛诗正义》、清代 陈奂的《诗毛氏传疏》。
宋代朱熹的《诗集传》则杂采《毛诗》《郑笔》,间有三家诗义。《诗 经》对中国2000多年来的文学发展有深广的 影响。
《诗经》总共311篇,不过其中的《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有目无辞(只有篇名而无诗文内容),所以通常的说法是305篇。
至于分类,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15《国风》):《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
《雅》:《大雅》(31篇),《小雅》(74篇)
《颂》:《周颂》(31篇),《商颂》(5篇),《鲁颂》(4篇)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