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没有律诗。
艺术上不蹈袭陈言,或擅长用白描手法,不用典故词藻,语言明白淡素,而又力避平庸浅易;或“钩章棘句,掐擢胃肾”(《墓志》),精思苦炼,雕刻其险;如韩愈所说“规模背时利,文字觑天巧”(《答孟郊》),一扫大历以来的靡弱诗风。其中有的诗篇反映时代现实、揭露藩镇罪恶,如《征妇怨》、《感怀》、《杀气不在边》、《伤春》等;有的关心人民生活、愤慨贫富不平,如《织妇辞》、《寒地百姓吟》等;有的表现骨肉深情,如《游子吟》、《结爱》、《杏殇》等;有的刻画山水风景,如《汝州南潭陪陆中丞公宴》、《与王二十一员外涯游枋口柳溪》、《石淙》、《寒溪》、《送超上人归天台》、《峡哀》、《游终南山》等;虽然社会生活内容不同,都思深意远,造语新奇,体现了孟诗的特色。
有些作品如《秋怀》等,则情调不免低沉;“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赠崔纯亮》)一类诗句,虽反映了世途艰险,但也表现了狭窄的心情。
孟郊和贾岛是唐时的两位著名诗人,二人以苦吟著称,因其平生遭际大体相当,诗风相似,被后世并称为“郊寒岛瘦”。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孟郊前期由隐而仕,诗皆言志,有为而作;后期仕途坎坷,诗转向抒情,形成险怪诗风。
“寒”既指诗内容之嗟悲叹苦,亦谓其诗有清冷之意境美,力避平庸浅率,追求生新瘦硬。其《游子吟》为唐诗中之极品。
贾岛(779—843),字浪仙,自称碣石山人,范阳(今北京附近)人。贾岛的诗风清奇僻苦,峭直深刻,以寄情偏僻,铸字炼句取胜。
“推敲”便是其留下的千古佳话。
语言清淡朴素,以铸字炼句取胜,刻意求工。题材窄狭,缺少社会内容,多为写景、送别、怀旧之作,情调偏于荒凉凄苦。
贾岛早年家境贫寒,曾居房山石峪口石村,遗有贾岛庵。19岁云游,识孟郊等,因和推敲韩愈。还俗后屡举进士不第。唐文宗时任长江县(今四川蓬溪县)主簿,故被称为“贾长江”。
其诗精于雕琢,喜写荒凉、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自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但后又普州司仓参军,卒于任所。有《长江集》10卷,录诗390余首。另有小集3卷、《诗格》1卷传世。
他的诗喜欢描写荒凉枯寂之境,颇多寒苦之辞。以五言律诗见长。注重词句锤炼,刻意求工。“推敲”的典故,就是由于他的诗句“僧敲(推)月下门”而来的。著有《长江集》。
扩展资料:
贾岛的苦吟,实际上是在炼意、炼句、炼字等方面都用了一番苦工夫。而这些又都是与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时代性分不开的。首先我们看到贾岛非常用力于炼意,因而他的作品具有引人入胜的意境。
如果写一首诗而意境不佳,味同嚼蜡,叫人读了兴趣索然,那就不如无诗。有了好的意境,然后还必须保证这种意境能够在字句上充分表达出来。
贾岛的每句诗和每个字都经过反复的锤炼,用心推敲修改。但是到了他写成之后,却又使读者一点也看不出修改的痕迹,就好像完全出于自然,一气呵成的样子。由此可见,所谓苦吟只能是从作者用功的方面说的,至于从读者欣赏的方面说,却不应该看出作者的苦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贾岛
语言清淡朴素,以铸字炼句取胜,刻意求工。
题材窄狭,缺少社会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431356633内容,多为写景、送别、怀旧之作,情调偏于荒凉凄苦。贾岛早年家境贫寒,曾居房山石峪口石村,遗有贾岛庵。
19岁云游,识孟郊等,因和推敲韩愈。还俗后屡举进士不第。
唐文宗时任长江县(今四川蓬溪县)主簿,故被称为“贾长江”。其诗精于雕琢,喜写荒凉、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自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但后又普州司仓参军,卒于任所。有《长江集》10卷,录诗390余首。
另有小集3卷、《诗格》1卷传世。他的诗喜欢描写荒凉枯寂之境,颇多寒苦之辞。
以五言律诗见长。注重词句锤炼,刻意求工。
“推敲”的典故,就是由于他的诗句“僧敲(推)月下门”而来的。著有《长江集》。
扩展资料: 贾岛的苦吟,实际上是在炼意、炼句、炼字等方面都用了一番苦工夫。而这些又都是与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时代性分不开的。
首先我们看到贾岛非常用力于炼意,因而他的作品具有引人入胜的意境。如果写一首诗而意境不佳,味同嚼蜡,叫人读了兴趣索然,那就不如无诗。
有了好的意境,然后还必须保证这种意境能够在字句上充分表达出来。贾岛的每句诗和每个字都经过反复的锤炼,用心推敲修改。
但是到了他写成之后,却又使读者一点也看不出修改的痕迹,就好像完全出于自然,一气呵成的样子。由此可见,所谓苦吟只能是从作者用功的方面说的,至于从读者欣赏的方面说,却不应该看出作者的苦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贾岛。
诗运落魄的苦吟者——贾岛诗歌风格贾岛是韩孟诗派的一员干将 ,向以推敲苦吟著称 ,与孟郊并称“郊岛”.贾岛生前已颇负诗名 ,后世规摹贾岛者代有其人.但因大文豪苏轼“郊寒岛瘦”与司空图“寒涩”的评语 ,加之后人对此评语的片面理解 ,贾岛作为诗人的价值定位逐渐失去全面与公正.苏轼在《祭柳子玉文》中评价孟郊、贾岛作品创作的总体特点为“郊寒岛瘦”,即“寒”、“瘦”没有本质区别,既指孟郊、也指贾岛,二人则都曾说及自己作品有“苦吟”风格,所以自含义而言,“苦吟”和“寒瘦”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二人都为中唐“苦吟”诗人的代表,都以主观色彩强烈的抒情方式强化诗歌自我表现倾向,以个性化艺术表现方式激发“元和”诗坛求奇尚异的风格追求同时,二人于作品体现的生活与处世态度及诗体选择和主要表现手法方面存在不同,原因主要在于孟郊“苦吟”并非为艺术而艺术,而是以诗的形式反映自身穷困生活和不平遭遇而贾岛则多刻意回避现实,以冷眼旁观态度对待社会,从而形成清奇僻苦风格同时,二位诗人所代表的“苦吟”风格始终以独特的艺术追求性屹立于中唐诗坛,并对后人诗歌创作的复古风气、儒道济世风气产生深远影响.。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