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沙百战穿金甲(唐·王昌龄·《从军行》)
2、白草黄沙野色分(元·王冕·《即事 其二》)
3、渺渺黄沙天万里(元·王冕·《漫兴 其三》)
4、碧水黄沙(宋·李祁·《点绛唇》)
5、望望尽黄沙(元·王冕·《漫兴 其四》)
6、惟见黄沙白云起(唐·刘商·《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
7、恶风卷地吹黄沙(宋·陆游·《塞上曲》)
8、黄沙北战穿金甲(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9、问黄沙飞镞(宋·张榘·《水龙吟》)
10、朝见马岭黄沙合(隋·卢思道·《从军行》)
11、数里黄沙行客路(唐·周朴·《春日秦国怀古》)
12、黄沙白雾昼常昏(宋·陆游·《闵雨》)
13、路傍死卧黄沙人(唐·李昂·《从军行》)
14、黄沙吹酒旗(宋·王安石·《送裴如晦即席分题三首》)
15、白草黄沙(宋·蒋兴祖女·《减字木兰花 题雄州驿》)
16、直为黄沙暗如漆(唐·骆宾王·《畴昔篇》)
17、烟里黄沙遮不住(清·周济·《蝶恋花》)
18、黄沙万里白草枯(唐·岑参·《玉门关盖将军歌》)
19、今旦卧死黄沙中(南北朝·吴均·《行路难》)
20、黄沙扬暮霭(宋·文天祥·《杜架阁》)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浮士德1999
描写雪的诗句1、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____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迈陂塘》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____卢梅坡《雪梅·其一》3、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____范云《别诗》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____崔涂《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除夜有怀》6、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____柳宗元《江雪》7、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____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8、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____卢梅坡《雪梅·其二》9、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____舒亶《虞美人·寄公度》10、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11、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____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1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13、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e68a84e799bee5baa631333433623737侄孙湘》14、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____关汉卿《大德歌·冬》15、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____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16、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____杜甫《绝句》17、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____高适《别董大二首》18、今我来思,雨雪霏霏。____佚名《采薇》19、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____黄景仁《别老母》20、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____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21、大雪压青
1、《长相思令·烟霏霏》
宋代吴淑姬
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
醉眼开,睡眼开,疏影横斜安在哉?从教塞管催。
译文:云雾迷蒙,小雪飘飘。梅花枝上堆满雪,春天从哪里来?朦朦胧胧翻开悟,那时的梅景还存在吗?一树梅花,任凭羌笛声把它“催”落了。
2、《山中雪后》
清代郑燮的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译文:清晨起来刚一开门,看到山头已被一场大雪覆盖。此时,天 空已放晴,初升太阳的光芒,透过淡淡的白云,也变得寒冷了。房檐的积雪尚未开始融化,院落的梅花枝条仍被冰雪凝冻。这样一种清冷、孤寂的气氛,是多么不寻常啊!
3、《早梅》
唐代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译文:万木禁受不住严寒快要摧折,梅树汲取地下暖气生机独回。皑皑的白雪笼罩着山村乡野,昨夜一枝梅花欺雪傲霜绽开。微风吹拂梅香四溢别有情味,素雅芳洁的姿态令禽鸟惊窥。明年如果梅花还能按时绽放,希望它开在众人爱赏的春台。
4、《梅花》
唐代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译文:梅梅花初放,花萼中还含着白雪;梅花美丽孤傲,即使要入画,都会担心难画的传神。花香中别有韵致,清雅的都不知道冬的寒冷。
梅花的枝干横斜错落,似愁似病,北风如果能够理解梅花的心意,就请不要再摧残她了。在孤寒中的梅花,坚韧顽强,傲然独立,潇洒的北风啊,请你放慢脚步,精心的呵护她吧!你忍心在如此严寒之中再摧残她吗?
5、《春日秦国怀古》
唐代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译文:春日里遥望荒郊,看着泾水曲折地流去,环绕着远处的村落,无限愁绪从胸中升起。众多的牛马放牧,导致原上春草殆尽。耕破了田地,发现了古碑,证实了这里就是秦国故地。
积雪茫茫的山峦,在黄昏中变得更加苍茫;夕阳伴着云烟,让树林变得更加昏暗。行走好几里路,还都是茫茫黄沙。太荒凉了,想想这秦地当年的繁盛,的确让人不堪回首。
1.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____卢梅坡《雪梅·其一》
2.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____杨基《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3.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____郑燮《山中雪后》
4.江涵雁影梅花瘦,四无尘、雪飞云起,夜窗如昼。____卢祖皋《贺新郎·挽住风前柳》
5.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____洪升《雪望》
6.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____白居易《夜雪》
7.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____李白《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8.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____柳中庸《征人怨 / 征怨》
9.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____齐己《早梅》
10.相宜,梅雪都清绝。____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11.更明,月照一天雪。____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12.春归,飞雪迎春到。____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13.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____杜甫《阁夜》
14.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____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句子.
青玉案·元夕
作者:复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制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译文:
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百走过,度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赏析:
从词调来讲,《青玉案》十分别致,它原是双调,上下阕相同,只上阕第二句变成三字一断的叠句,跌宕生姿。下阕则无此断叠,一连三个七字排句,可排比,可变幻,总随词人之意,知但排句之势是一气呵成的,单单等到排比完了,才逼出煞拍的警策句。北宋另有贺铸一首(《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此义道正可参看。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卢纶《送李端》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白居易《长恨歌》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唐·杜甫:《小至》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唐·孟郊《苦寒吟》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唐·白居易《夜雪》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乱山残雪衣,孤独异乡人——唐•崔涂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清·洪升《雪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壮阔雪原,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清·洪升《雪望》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玉:喻白雪。
元·黄庚《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玉龙:形容飞雪。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吟:歌吟。
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回风:回旋的风。
唐·杜甫《对雪》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骈《对雪》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无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风声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
《诗经·小雅·角弓》
一、回答:
1、春花: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2、夏月: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3、秋实:过故人庄
作者: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冬雪:江雪
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扩展知识:诗词简介
1、《惠崇春江晚景》(又叫《惠崇春江晓景》),元丰八年(1085)苏轼在逗留江阴期间,为惠崇所绘的鸭戏图而作的题画诗。原诗共两首。惠崇是宋朝著名的画家、僧人,即欧阳修所谓“九僧”之一。他能诗善画,特别是画鹅、雁、鹭鸶、小景尤为拿手。《春江晚景》是他的名作。苏轼根据画意,妙笔生花,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二月景象
2、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西贬官闲居江时的作品。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描写,写出夏夜的山村的魅力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3、《过故人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律,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主客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这首诗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细细品味就像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4、《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山水诗,描述了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
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