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绝句》 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3、当时心事偷相许,宴罢兰堂肠断处。挑银灯,扃珠户,绣被微寒值秋雨。
枕前各泪语,惊觉玉笼鹦鹉。一夜万般情绪,朦胧天欲曙。
——冯延巳《应天长》 4、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纳兰性德《减字木兰花》 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6、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7、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中秋月》 8、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9、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10、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11、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1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13、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1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15、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
白居易<中秋月>16、宴罢兰堂肠断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17、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1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19、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20、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叫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李贺<李凭箜篌引>21、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22、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白居易<长恨歌>23、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王维<秋夜曲>24、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2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李白<子夜秋歌>2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27、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
跳波自相渐,白鹭惊复下。王维<栾家濑>28、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29、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0、夜来秋雨后,秋气飒然新。
团扇先辞手,生衣不着身。更添砧引思,难与簟相亲。
此境谁偏觉,贫闲老瘦人。——白居易《雨后秋凉》 31、夜来秋雨后,秋气飒然新。
——白居易《雨后秋凉》 32、尘起一月忧无禾,瓦鸣三日忧雨多。——陈与义《秋雨》 33、湿屈青条折,寒飘黄叶多。
不知秋雨意,更遣欲如何?——白居易《雨中题衰柳》 34、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杜甫《秋雨叹》其一 35、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36、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陶澹人《秋暮遣怀》 37、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西照深秋雨。
——纳兰性德《蝶恋花》 38、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39、永夜不可度,蛩吟秋雨滴。
寂寞想章台,始叹云泥隔。雷声匪君车,犹时过我庐。
电影非君烛,犹能明我目。如何琼树枝,梦里看不足。
望望佳期阻,愁生寒草绿。——钱起《离居夜雨,奉寄李京兆》 40、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夜雨寄北,比较有名。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煎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
我用唐诗索引给你查了几个不是特有名的: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音毕)荔村——秋宿湘江遇雨(谭用之)
秋雨梧桐叶落时——长恨歌(白居易)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寄全椒山中道士(韦应物)
山中一夜雨,树杪(音秒)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王维)
以上几个均为节选,不知附不符合你的要求
午夜
午夜
渣土车的后背猛烈撞击着车心
一如夜空的喷嚏
把我从睡梦中惊醒
公寓的墙上
两扇窗户
像月亮的两只眼睛
把小屋映的透亮
亲吻着两个熟睡的男人
我还没有睡醒
试图努力闭上自己的眼睛
复制醇美的梦
但心如明镜
抗拒着睡意的来临
夜已深
心已明
翻来覆去
一个人听着夜的声音
想着一些事
忆着一些人
窗外的世界
静谧中却蕴含着响动
一个个微小的生命
神圣的生活在每一个角落
触碰着我激荡的神经
黑夜是白昼的恋人
白昼一直都没有消褪
那是幽深中与夜的约会
缠绵了午夜的温柔
陪着我
屹立在东方的群山之颠
1.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陆游
2.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3.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4.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杜牧
5.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张志和
1. 释义:
2. 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3.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4. 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
5. 帘幕外千家承受连绵秋丙,日落西山传来悠扬的笛声
6. 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春景迷住了,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2.鉴赏:
7. “夜阑卧听风吹雨”紧承上两句。因“思”而夜阑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这样听着、想着,辗转反侧,幻化出特殊的梦境——“铁马冰河”,而且“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夜所思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这也是一代志士仁人的心声,是南宋时代的民族正气。
8. 第一句写初春的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十分准确地写出了它的特点,遣词用句十分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青 ,近看却无 ,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可与王维的"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相媲美。
9. “小楼一夜听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在读这一句诗时,对“一夜”两字不可轻轻放过,它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是以枯荷听雨暗寓怀友之相思。陆游这里写得更为含蓄深蕴,他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10. 一是深秋时节的密雨,像给上千户人家挂上了层层的雨帘;一是落日时分,夕阳掩映着的楼台,在晚风中送出悠扬的笛声。两种景象:一阴一晴;一朦胧,一明丽。在现实中是难以同时出现的。但当诗人面对着开元寺水阁下这片天地时,这种虽非同时,然而却是属于同一地方获得的印象,汇集复合起来了,从而融合成一个对宣城、对宛溪的综合而长久性的印象。这片天地,在时间的长河里,就是长期保持着这副面貌吧。这样,与“六朝文物草连空”相映照,那种文物不见、风景依旧的感慨,自然就愈来愈强烈了。客观世界是持久的,歌哭相迭的一代代人生却是有限的。这使诗人沉吟和低回不已,于是,诗人的心头浮动着对范蠡的怀念,无由相会,只见五湖方向,一片参差烟树而已。
11.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都是他们。“箬笠”就是用竹丝和青色箬竹叶编成的斗笠。“蓑衣”是用植物的茎叶或皮制成的雨衣。如果以龙须草(蓑草)为原料,它就是绿色的。“归”,回家。“不须归”,是说也不须回家了。作者在词里虽然只是概括地叙述了渔夫捕鱼的生活,但是,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完全可以体会到词的言外之意。从渔翁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里欣赏春天水面的景物,读者便可以体会到渔夫在捕鱼时的愉快心情。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