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诗词学习 > 诗词大全

写出和雪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8-01 17:55:00

1. 有哪些写雪的诗句,写出诗句、作者、题目(6句)

“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愈《春雪》 ;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宋·吕本中《踏莎行》 .“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唐·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 “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宋·杨万里《观雪》 ; “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宋·辛弃疾《和廓之雪》 .玉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 “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宋·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 ; “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唐·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元·华幼武《春雪》 ; “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宋·苏轼《和田国博喜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 “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宋·楼钥《谢林景思和韵》 ; “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元·白朴《天净沙·冬》 .手、掌、席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 “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清·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盐、尘、柳絮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唐·元稹《南秦雪》 .雨、酥、叶、藻 “彤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唐·李咸用《大雪歌》 ; “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明·徐渭《梨花》 ; “瑞叶飞来麦已青,更烦膏雨发欣荣.”宋·范成大《雪后雨作》。

2. 关于雪的诗句有哪些并赏析

夜雪

唐代: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释文:

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赏析:

在大自然众多的景物中,雪可谓得天独厚。她以冰清玉洁的天赋丽质,装点关山的神奇本领,赢得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赞美。在卷帙浩繁的咏雪篇章中,白居易这首《夜雪》,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

“已讶衾枕冷”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雪的存在,而且暗示雪大,因为初落雪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骤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空气中的严寒。这里已感衾冷,足见落雪已多时。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见出雪的又一特点。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转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减。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竹声”于“ 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表明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传达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由于诗人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首《夜雪》独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

3. 写出五句描写雪的诗句

一、写出五句描写雪的诗句: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毛泽东(近代)

2、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近时主将戮,中夜商於战。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白马》杜甫

3、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4、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李白《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5、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纳兰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6、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4. 请写出两句跟雪有关的诗句

*诗中雪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1.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14.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15.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 请写出两句跟雪有关的诗句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14.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祖咏《终南望余雪》)

15.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 描写雪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雪的诗句有: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毛泽东(近代)

译文: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柳宗元(唐)

译文: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3、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雪梅·其一》卢梅坡(宋)

译文: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梅·其一》卢梅坡(宋)

译文: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5、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除夜雪》陆游(宋)

译文: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

6、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雪》罗隐(唐)

译文:都说瑞雪兆丰年,丰年情况将如何?

7、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清平乐·年年雪里》李清照(宋)

译文:小时候每年下雪,我常常会沉醉在插梅花的兴致中。

8、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夜雪》白居易(唐)

译文: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9、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雪梅·其二》卢梅坡(宋)

译文:只有梅花没有雪花的话,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气质。如果下雪了却没有诗文相合,也会非常的俗气。

10、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雪梅·其二》卢梅坡(宋)

译文:当在冬天傍晚夕阳西下写好了诗,刚好天空又下起了雪。再看梅花雪花争相绽放,像春天一样艳丽多姿,生气蓬勃。

7. 写含雪或与雪有关的诗句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

3.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雪,

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5.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8. 跟雪有关的诗句

1.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简要赏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嫌”、“穿”把春雪比作人,使雪花仿佛有了人的美好愿望与灵性,同时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似乎也给人春的气息,为诗歌增添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渲染了热闹的喜悦气氛,这就是运用拟人手法的妙处。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赏析:充满他们心头的,只有为友人归家的喜悦之情。因此,那挂在枝头的积雪,在诗人的眼中变成一夜盛开的梨花,就象美丽的春天突然到来。“即”、“忽如”等词形象、准确地表现了早晨起来突然看到雪景时的惊异神情。经过一夜,大地银装素裹,焕然一新,此时的雪景分外迷人。

3.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

赏析:“似”与“不似”写梅与雪交相辉映的奇绝之景。梅花与飞雪同时的情景之下,写梅往往说到雪,以雪作背景。正因为梅与雪同时,加之梅花与雪花有相似之处,诗人便常常将它们联系起来。梅花和雪花形相似、色相近,而质相异,神相别,因而本词中词人写了“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之后,即拔起一笔:“似和不似都奇绝”。“似”是言色,“不似”则言香。朦胧月色之中,雪白梅洁,暗香浮动,这确实是种奇妙的境界。

4.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赏析:我想起旧事仍然感到有点惆怅,你初出远门一定非常辛苦。

5.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赏析:人坐在窗前,欣赏着雪花飘入庭户,雪花把窗外的竿竿青竹变成了洁白的琼枝,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了。于是诗人想到此时如果登上高楼观赏野景,那野外一切崎岖(qíqū)难走的道路都将被大雪覆盖,展现在眼前的将是坦荡无边的洁白世界。

6.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赏析:柳絮,作为春时景物,有似花非花,因风而起,飘忽无根,满天飞舞的特征。晋伍辑之《柳花赋》曾形容:“扬零花而雪飞,或风回而游薄,或雾乱而飙零,野净秽而同降,物均色而齐明。”谢道韫将此来比拟北风吹起漫天飞雪,堪称契合无间。取柳絮可比其形言其大,点明当时的“雪骤”之景,而“因风起”更指出它随风飘舞,漫无边际的自然特点。(宋代的贺铸《青玉案》词有“满城风絮”句。)由此较之,雪花柳絮,可谓是异迹而同趣了。如此再看“撒盐空中”的比方,则未免有局促见肘之诮了。

7.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8.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赏析:《苑中遇雪应制》诗中说:“不知庭霰(xiàn)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他说他不知道庭院里今朝落下了雪花(庭霰:指落在庭院里的雪花),还以为昨夜庭院枝上开了花,比喻生动、贴切。

《小雪日戏题绝句》

唐·张登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和萧郎中小雪日作》

唐·徐铉

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

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

《小雪》

唐·李咸用

散漫阴风里,天涯不可收。压松犹未得,扑石暂能留。

阁静萦吟思,途长拂旅愁。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

《小雪》

唐·无可

片片互玲珑,飞扬玉漏终。乍微全满地,渐密更无风。

集物圆方别,连云远近同。作膏凝瘠土,呈瑞下深宫。

气射重衣透,花窥小隙通。飘秦增旧岭,发汉揽长空。

迥冒巢松鹤,孤鸣穴岛虫。过三知腊尽,盈尺贺年丰。

委积休闻竹,稀疏渐见鸿。盖沙资澶漫,洒海助冲融。

草木潜加润,山河更益雄。因知天地力,覆育有全功。

9. 关于描写雪的诗词有哪些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雨雪:下雪。雨:下,落。雱:大雪纷飞的样子。

《诗经·邶风·北风》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

喈:风疾的样子。霏:霏霏,纷飞的样子。

《诗经·邶风·北风》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

《诗经·小雅·角弓》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孟冬:冬季的第一个月。惨栗:非常寒冷。

汉·《古诗孟冬寒气至》

寒风吹我骨,严霜切我肌。

汉·《古诗童童孤生柳》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

温馨提示:
本文【写出和雪有关的诗句有哪些】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