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解
1、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
2、共翦西窗烛:翦同剪;在西窗下共剪烛蕊。
3、却话:重头谈起。
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
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有人考证,以为此诗是作者于大中五年(851)七月至九月间入东川节度使柳中郢梓州幕府时作。其时义山妻王氏已殁(王氏殁于大中五年夏秋间)。为此,以为此诗是寄给长安友人。但义山入梓幕,与其妻仙逝,均在大中五年夏秋之际,即使王氏仙逝居先,义山诗作在后,在当时交通阻塞和信息不灵的时代,也是完全可能的。就诗的内容看,按“寄内”解,便情思委曲,悱恻缠绵;作“寄北”看,便嫌细腻恬淡,未免纤弱。
形容诗歌的句子
诗如跳动的音符婉转
诗如小溪的流水潺潺
诗如初升的太阳洒下光辉
诗如皎洁的月亮弯弯
步入诗的海洋
你会忘情于她的波澜壮阔
感应她内心的召唤
诗有神奇的力量
把过去未来相连
用她简练的文字描绘不朽的画卷
诗是感情的升华
用她浓缩的语言阐释朦胧心中期盼
来吧朋友 我们共同努力
心灵碰撞产生的火花无比璀璨
《咏竹》
年代: 宋 作者: 仲并
自结高人伴,雅无俗士缘。
驱之傍城市,劲节非所便。
示论傲霜雪,试欲藏风烟。
愿留旧青眼,岁晚相周旋。
《咏竹·风》
年代: 宋 作者: 张玉娘
满庭修竹动秋风,掠地无痕一径通。
景弄绿窗金琐碎,声归定瑟玉玲珑。
流云不碍湘妃佩,隔水还疑蔡女桐。
曲轻岂知变鹤在,翠霞飞去玉台空。
《东斋杂咏{竹}》
年代: 宋 作者: 张耒
袅袅墙阴竹数竿,秋风尽日舞青鸾。
平生爱尔缘潇洒,莫作封君渭上看。
两首冬天的竹子
《南池杂咏五首·寒竹》
年代: 唐 作者: 皎然
袅袅孤生竹,独立山中雪。
苍翠摇动风,婵娟带寒月。
狂花不相似,还共凌冬发。
《卜算子 修竹翠罗寒》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修竹翠罗寒,迟日江山暮。
幽迳无人独自芳,此恨知无数。
只共梅花语。懒逐游丝去。
著意寻春不肯香,香在无寻处。
《一字至十字成章二首·咏竹》
年代: 宋 作者: 文同
竹,竹。
森寒,洁绿。
湘江滨,渭水曲。
帷幔翠锦,戈矛苍玉。
心虚异众草,节劲逾凡木。
化龙杖入仙陂,呼凤律鸣神谷。
月娥巾帔静苒苒,风神笙竽清蔌蔌。
林间饮酒碎影摇樽,石上围棋轻阴覆局。
屈大夫逐去徒悦椒兰,陶先生归来但寻松菊。
若论檀栾之操无敌于君,欲图潇洒之姿莫贤于仆。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