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诗词学习 > 诗词大全

诗经里的节气

发布时间: 2022-08-01 17:51:07

1. 求论文《中国二十四节气的辨析——以《诗经》为例》

请采纳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特有的节气制度,它以约15天为一个节气。

在二十四节气开创之前,我们国土上有齐国的三十节气的制定方法。它以12天为一个节气段,文本可追溯到《管子幼官》。

但是这种气候基本适用于山东半岛三面环海的地理条件,而且有一定的缺点,并不适用于普遍的劳动生产中。二十四节气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并且是最具有科学性的。

按照现代地理学理论 ,这种制定是根据太阳在黄经上从春分开始,每次移动15度,便算是度过了一个节气。《尚书尧典》中已经提及测定“日中 、日永 、宵中 、日短 ”(即现在 的两分两至)的办法,《左传》写一场事件曾曰:“春王正月辛亥 朔,日南至。”

事件发生在鲁僖公五年,他曾经在日南至(冬至 日)之时登台观云。文中提及的“分 、至 、启 、闭”实际指代“两分两至四立 ”这八个节气。

《管子轻重》中也基本指出已经存在“八节 ”,只是未明确命名。从 《吕氏春秋》开始,节气的制定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其中《仲春纪》《季春纪》 等篇章 ,共十二篇 ,完整描述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如《仲春纪》中所言:“雷乃发声,始电。

蛰虫 咸动 ,开户始出”就是现在“惊蛰”的 前身 ;《仲冬记》 中“冰方盛 , 水泽腹 ”, 即水泽之处冰已经冻到水底了,后来便演变为 “大寒”。今日之节气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发展 , 真正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是在《淮南子天文训》中齐全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其间囊括了广阔的社会风貌 ,尤以反映民间生活的十五国风成就颇高。由于其广泛的容纳性,男女情爱 、时令农忙 、离愁别绪在《诗经》中都有涉及。

关于节气的诗歌 ,更成为后人研究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的最生动的案例。《秦风蒹葭》中记载了“白露”: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 ,在水之淡。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 , 宛在水中沚。重章叠句 ,首句起兴 ,以 “白露为霜”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对“白露 ”的诠释 为“水土湿气凝而为露 ,秋属金 ,金色白 ,白者露之色 ,而气始寒也”。而 《孝纬经》中这样说道 :“处暑后十五日为白露。”

气温渐低 ,露凝成白色。这是关于节气较早的记载 ,在这一诗中,“白露”间接地成了追寻美好伊人的美丽背景 ,伊人又点缀了深秋里如霜的白露,二者 交相呼应。

《豳风七月》按时记事 , 按照季节 的先后 , 描写原始先民的劳动和生活 :“七月流火 ,九月授 衣……五月斯螽动股 ,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 ,八月在宇 ,九月在户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九月筑场圃 , 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人执宫功。

昼尔于茅 ,宵尔索绚 ,亟其乘屋 , 其始播百谷。”《七月》这首诗表明 ,在《诗经》所产生的时代里 ,人们对于时令节气已经有了自觉意识 ,这是在漫长时间中积累和摸索出的一套经验 ,在诗中留下了一幅真实的劳动场景的画卷。

《诗经》中关于节气的记载还有许多 ,以这两首最具典型性。从《诗经》里的诗歌可以看出 ,尽管还未形成完备的二十四节气的体系 ,但先民们已经有了时令节气的自觉 ,根据季节气候的不同来调整农业的行动,甚至将自己的心意情感与季节相关联。

这显示了在春秋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中 ,人们对于季节的关注。这种初步的关注最终引向二十四节气体系的完备。

综上所述,中华传统的节气文化深深影响了诸如《 诗经》这样优秀的文学作品 ,凝聚着先民智慧的结晶 ;同时 ,这些作品的诞生也更有利于研究节气的诸多问题 ,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发现了更多的文化遗产。因此 ,研究二十四节气与文学作品的内在关联便具有了极为重大的意义。

2. 节气的诗词

关于24节气的古诗有很多,现每个节气选录一首诗,如下:

1、立春

唐 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2、雨水

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惊蛰

唐 韦应物《观田家》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4、春分

南唐,北宋 徐铉《春分日》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5、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6、谷雨

元 王恽《木兰花慢》

问东城春色,正谷雨,牡丹期。

想前日芳苞,近来绛艳,红烂灯枝。

刘郎为花情重,约柳边、娃馆醉吴姬。

罗袜凌波微步,玉盘承露低垂。

春风百匝绣罗围。看到彩云飞。

甚着意追欢,留连光景,回首差池。

半春短长亭畔,漫一杯、藉草对斜晖。

归纵酴醿雪在,不堪姚魏离枝。

7、立夏

南宋 陆游《幽居初夏》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8、小满

北宋 欧阳修《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二)》

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

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

9、芒种

南宋 陆游《时雨》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10、夏至

唐 刘禹锡《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准,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11、小暑

唐 韩翃《幸有心期当小暑》

朝辞芳草万岁街,暮宿春山一泉坞。

青青树色傍行衣,乳燕流莺相间飞。

12、大暑

唐 白居易《消暑》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有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3. 有关节气的诗词

一、立春立春诗(宋)朱淑贞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

生菜乍挑宜卷饼,罗幡旋剪称联钗。休论残腊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谐。

从此对花并对景,尽拘风月入诗怀。二、雨水《七绝·雨水时节》郊岭风追残雪去,坳溪水送破冰来。

顽童指问云中雁,这里山花那日开?三、惊蛰观田家唐 韦应物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四、春分偷声木兰花.春分遇雨徐铉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

纵目天涯,浅黛春山处处纱。焦人不过轻寒恼,问卜怕听情未了。

许是今生,误把前生草踏青。五、清明寒食上冢宋 杨万里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六、谷雨《七言诗》清 郑板桥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七、立夏寓言二首贾至春草纷碧色,佳人旷无期。悠哉千里心,欲采商山芝。

叹息良会晚,如何桃李时。怀君晴川上,伫立夏云滋。

凛凛秋闺夕,绮罗早知寒。玉砧调鸣杵,始捣机中纨。

忆昨别离日,桐花覆井栏。今来思君时,白露盈阶漙。

闻有关河信,欲寄双玉盘。玉以委贞心,盘以荐嘉餐。

嗟君在万里,使妾衣带宽。八、小满吴藕汀诗小满诗画/吴藕汀白桐落尽破檐牙,或恐年年梓树花。

小满田塍寻草药,农闲莫问动三车。九、芒种五律 芒种节芒种忙忙割,农家乐启镰。

西风烘穗海,机械刈禾田。税赋千年免,粮仓万户填。

麦收秧稻插,秋囤再攀巅。十、夏至夏至避暑北池(唐)韦应物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十一、小暑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唐 独孤及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十二、大暑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杜甫.唐大暑运金气,荆扬不知秋。

林下有塌翼,水中无行舟。千室但扫地,闭关人事休。

老夫转不乐,旅次兼百忧。蝮蛇暮偃蹇,空床难暗投。

炎宵恶明烛,况乃怀旧丘。开襟仰内弟,执热露白头。

束带负芒刺,接居成阻修。何当清霜飞,会子临江楼。

载闻大易义,讽兴诗家流。蕴藉异时辈,检身非苟求。

皇皇使臣体,信是德业优。楚材择杞梓,汉苑归骅骝。

短章达我心,理为识者筹。十三、立秋立秋唐 刘翰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十四、处暑《长江二首》年代:宋 作者: 苏泂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十五、白露《玉阶怨》【唐】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十六、秋分《中秋对月》(唐)李频秋分一夜停,阴魄最晶荧。

好是生沧海,徐看历杳冥。层空疑洗色,万怪想潜形。

他夕无相类,晨鸡不可听。十七、寒露《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戴察唐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十八、霜降【相和歌辞·从军行三首】李约看图闲教阵,画地静论边。

乌垒天西戍,鹰姿塞上川。路长须算日,书远每题年。

无复生还望,翻思未别前。栅高三面斗,箭尽举烽频。

营柳和烟暮,关榆带雪春。边城多老将,碛路少归人。

点尽三河卒,年年添塞尘。候火起雕城,尘砂拥战声。

游军藏汉帜,降骑说蕃情。霜降滮池浅,秋深太白明。

嫖姚方虎视,不觉请添兵。十九、立冬邯郸冬至夜思家唐 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二十、小雪小雪唐 无可片片互玲珑,飞扬玉漏终。

乍微全满地,渐密更无风。集物圆方别,连云远近同。

作膏凝瘠土,呈瑞下深宫。气射重衣透,花窥小隙通。

飘秦增旧岭,发汉揽长空。迥冒巢松鹤,孤鸣穴岛虫。

过三知腊尽,盈尺贺年丰。委积休闻竹,稀疏渐见鸿。

盖沙资澶漫,洒海助冲融。草木潜加润,山河更益雄。

因知天地力,覆育有全功。二十一、大雪《大雪》 陆游大雪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

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毡幄掷卢忘夜睡,金羁立马怯晨兴。

此生自笑功名晚,空想黄河彻底冰。二十二、冬至邯郸冬至夜思家唐 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二十三、小寒小寒食舟中作(杜甫)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二十四、大寒题浮光丘家山寺年代:【宋】作者:王之道古寺钟鸣漏向残,马嘶人起束征鞍。

曈曚半弄阴晴日,栗烈初迎小大寒。溪水断流寒冻合,野田飞烧晓霜乾。

嗟予老踏浮光路,。

4. 有关节气的诗词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暑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

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

最多相差一两天。

5. 有关节气的诗词

一、立春立春诗(宋)朱淑贞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

生菜乍挑宜卷饼,罗幡旋剪称联钗。休论残腊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谐。

从此对花并对景,尽拘风月入诗怀。二、雨水《七绝·雨水时节》郊岭风追残雪去,坳溪水送破冰来。

顽童指问云中雁,这里山花那日开?三、惊蛰观田家唐 韦应物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四、春分偷声木兰花.春分遇雨徐铉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

纵目天涯,浅黛春山处处纱。焦人不过轻寒恼,问卜怕听情未了。

许是今生,误把前生草踏青。五、清明寒食上冢宋 杨万里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六、谷雨《七言诗》清 郑板桥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七、立夏寓言二首贾至春草纷碧色,佳人旷无期。悠哉千里心,欲采商山芝。

叹息良会晚,如何桃李时。怀君晴川上,伫立夏云滋。

凛凛秋闺夕,绮罗早知寒。玉砧调鸣杵,始捣机中纨。

忆昨别离日,桐花覆井栏。今来思君时,白露盈阶漙。

闻有关河信,欲寄双玉盘。玉以委贞心,盘以荐嘉餐。

嗟君在万里,使妾衣带宽。八、小满吴藕汀诗小满诗画/吴藕汀白桐落尽破檐牙,或恐年年梓树花。

小满田塍寻草药,农闲莫问动三车。九、芒种五律 芒种节芒种忙忙割,农家乐启镰。

西风烘穗海,机械刈禾田。税赋千年免,粮仓万户填。

麦收秧稻插,秋囤再攀巅。十、夏至夏至避暑北池(唐)韦应物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十一、小暑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唐 独孤及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十二、大暑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杜甫.唐大暑运金气,荆扬不知秋。

林下有塌翼,水中无行舟。千室但扫地,闭关人事休。

老夫转不乐,旅次兼百忧。蝮蛇暮偃蹇,空床难暗投。

炎宵恶明烛,况乃怀旧丘。开襟仰内弟,执热露白头。

束带负芒刺,接居成阻修。何当清霜飞,会子临江楼。

载闻大易义,讽兴诗家流。蕴藉异时辈,检身非苟求。

皇皇使臣体,信是德业优。楚材择杞梓,汉苑归骅骝。

短章达我心,理为识者筹。十三、立秋立秋唐 刘翰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十四、处暑《长江二首》年代:宋 作者: 苏泂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十五、白露《玉阶怨》【唐】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十六、秋分《中秋对月》(唐)李频秋分一夜停,阴魄最晶荧。

好是生沧海,徐看历杳冥。层空疑洗色,万怪想潜形。

他夕无相类,晨鸡不可听。十七、寒露《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戴察唐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十八、霜降【相和歌辞·从军行三首】李约看图闲教阵,画地静论边。

乌垒天西戍,鹰姿塞上川。路长须算日,书远每题年。

无复生还望,翻思未别前。栅高三面斗,箭尽举烽频。

营柳和烟暮,关榆带雪春。边城多老将,碛路少归人。

点尽三河卒,年年添塞尘。候火起雕城,尘砂拥战声。

游军藏汉帜,降骑说蕃情。霜降滮池浅,秋深太白明。

嫖姚方虎视,不觉请添兵。十九、立冬邯郸冬至夜思家唐 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二十、小雪小雪唐 无可片片互玲珑,飞扬玉漏终。

乍微全满地,渐密更无风。集物圆方别,连云远近同。

作膏凝瘠土,呈瑞下深宫。气射重衣透,花窥小隙通。

飘秦增旧岭,发汉揽长空。迥冒巢松鹤,孤鸣穴岛虫。

过三知腊尽,盈尺贺年丰。委积休闻竹,稀疏渐见鸿。

盖沙资澶漫,洒海助冲融。草木潜加润,山河更益雄。

因知天地力,覆育有全功。二十一、大雪《大雪》 陆游大雪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

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毡幄掷卢忘夜睡,金羁立马怯晨兴。

此生自笑功名晚,空想黄河彻底冰。二十二、冬至邯郸冬至夜思家唐 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二十三、小寒小寒食舟中作(杜甫)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二十四、大寒题浮光丘家山寺年代:【宋】作者:王之道古寺钟鸣漏向残,马嘶人起束征鞍。

曈曚半弄阴晴日,栗烈初迎小大寒。溪水断流寒冻合,野田飞烧晓霜乾。

嗟予老踏浮光路,。

6. 收集24节气的诗词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7. 24节气歌带天字描写春天的节气的古诗

立春;唐 白居易 《六年立春日人日作》 二日立春人七日,盘蔬饼饵逐时新. 年方吉郑犹为少,家比刘韩未是贫. 乡园节岁应堪重,亲故欢游莫厌频. 试作循潮封眼想,何由得见洛阳春?清明:唐 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谷雨:宋 林和靖 《尝茶次寄越僧灵皎》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清 郑板桥《七言诗》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清 乾隆《采茶歌》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缘供览官经理; 今日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云栖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备清跸处,无事回避出采茶,相将男妇实劳劬.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雨前价贵雨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由来贵诚不贵伪,嗟哉老幼赴时意;敝衣粝食曾不敷,龙团凤饼真无味.。

8. 二十四节气的诗词

一、立春 立春诗 (宋)朱淑贞 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

生菜乍挑宜卷饼,罗幡旋剪称联钗。休论残腊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谐。

从此对花并对景,尽拘风月入诗怀。二、雨水 《七绝·雨水时节》 郊岭风追残雪去,坳溪水送破冰来。

顽童指问云中雁,这里山花那日开? 三、惊蛰 观田家 唐 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四、春分 偷声木兰花.春分遇雨 徐铉 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

纵目天涯,浅黛春山处处纱。焦人不过轻寒恼,问卜怕听情未了。

许是今生,误把前生草踏青。五、清明 寒食上冢 宋 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六、谷雨 《七言诗》 清 郑板桥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七、立夏 寓言二首 贾至 春草纷碧色,佳人旷无期。悠哉千里心,欲采商山芝。

叹息良会晚,如何桃李时。怀君晴川上,伫立夏云滋。

凛凛秋闺夕,绮罗早知寒。玉砧调鸣杵,始捣机中纨。

忆昨别离日,桐花覆井栏。今来思君时,白露盈阶漙。

闻有关河信,欲寄双玉盘。玉以委贞心,盘以荐嘉餐。

嗟君在万里,使妾衣带宽。八、小满 吴藕汀诗 小满 诗画/吴藕汀 白桐落尽破檐牙, 或恐年年梓树花。

小满田塍寻草药, 农闲莫问动三车。九、芒种 五律 芒种节 芒种忙忙割,农家乐启镰。

西风烘穗海,机械刈禾田。税赋千年免,粮仓万户填。

麦收秧稻插,秋囤再攀巅。十、夏至 夏至避暑北池 (唐)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十一、小暑 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唐 独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十二、大暑 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 杜甫.唐 大暑运金气,荆扬不知秋。

林下有塌翼,水中无行舟。千室但扫地,闭关人事休。

老夫转不乐,旅次兼百忧。蝮蛇暮偃蹇,空床难暗投。

炎宵恶明烛,况乃怀旧丘。开襟仰内弟,执热露白头。

束带负芒刺,接居成阻修。何当清霜飞,会子临江楼。

载闻大易义,讽兴诗家流。蕴藉异时辈,检身非苟求。

皇皇使臣体,信是德业优。楚材择杞梓,汉苑归骅骝。

短章达我心,理为识者筹。十三、立秋 立秋 唐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十四、处暑 《长江二首》 年代:宋 作者: 苏泂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十五、白露 《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十六、秋分 《中秋对月》 (唐)李频 秋分一夜停,阴魄最晶荧。

好是生沧海,徐看历杳冥。层空疑洗色,万怪想潜形。

他夕无相类,晨鸡不可听。十七、寒露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戴察唐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十八、霜降 【相和歌辞·从军行三首】 李约 看图闲教阵,画地静论边。

乌垒天西戍,鹰姿塞上川。路长须算日,书远每题年。

无复生还望,翻思未别前。栅高三面斗,箭尽举烽频。

营柳和烟暮,关榆带雪春。边城多老将,碛路少归人。

点尽三河卒,年年添塞尘。候火起雕城,尘砂拥战声。

游军藏汉帜,降骑说蕃情。霜降滮池浅,秋深太白明。

嫖姚方虎视,不觉请添兵。十九、立冬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二十、小雪 小雪 唐 无可 片片互玲珑,飞扬玉漏终。

乍微全满地,渐密更无风。集物圆方别,连云远近同。

作膏凝瘠土,呈瑞下深宫。气射重衣透,花窥小隙通。

飘秦增旧岭,发汉揽长空。迥冒巢松鹤,孤鸣穴岛虫。

过三知腊尽,盈尺贺年丰。委积休闻竹,稀疏渐见鸿。

盖沙资澶漫,洒海助冲融。草木潜加润,山河更益雄。

因知天地力,覆育有全功。二十一、大雪 《大雪》 陆游 大雪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

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毡幄掷卢忘夜睡,金羁立马怯晨兴。

此生自笑功名晚,空想黄河彻底冰。二十二、冬至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二十三、小寒 小寒食舟中作(杜甫) 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二十四、大寒 题浮光丘家山寺 年代:【宋】作者:王之道 古寺钟鸣漏向残,马嘶人起。

温馨提示:
本文【诗经里的节气】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