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唐·吕岩抄 《牧童》
2.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唐·李白 《古朗月行袭》
3.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百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 《村居》
4.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度得鱼惊不应人。——唐·胡令能《小儿垂钓》
5.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问。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6.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答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唐·崔道融 《溪居即事》
童年是风,吹来朵朵天云;童年是云,化作新春的雨;童年是雨,滋润初生的花;童年是花,伴我暮看晚霞.童年是梦,梦出外婆的桥;童年是桥,接着未来的路;童年是路,使我们远离童年.有关童年的句子童年是一支笔,描绘出美妙的图画; 童年是一幅画,开满了艳丽的鲜花;童年是一束花,散发着沁人的芳香.童年似一杯浓浓的咖啡,暖到你心窝,童年似一杯淡淡的茶,让你回味;童年似暴风雨的彩虹;五颜六色,炫丽无比;童年又似那晚霞后的余光,那么让人怀念;又似那弯弯的小路,让你成长.风儿不可能将这温馨的回忆给吹掉;雨儿不可能把这一件一件感人的旋律掩没,只有可爱的阳光将它照射,将它保存.童年是一条五彩的河,童年是一道七彩的路,童年是一座善良的桥,童年是一本精彩的书.当回忆童年时,我感到十分快乐,却有带着一点留恋和向往.那时,夏天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小伙伴们成群结队地出去游玩:一会儿到河里去捉虾;一会儿到庙里去看歌戏;一会儿到草丛里去捉蚱蜢……1.童年是风,吹来朵朵天云;童年是云,化作新春的雨;童年是雨,滋润初生的花;童年是花,伴我暮看晚霞.2.童年是梦,梦出外婆的桥;童年是桥,接着未来的路;童年是路,使我们远离童年.3.童年是一支笔,描绘出美妙的图画; 童年是一幅画,开满了艳丽的鲜花;童年是一束花,散发着沁人的芳香.4.童年是纯白的百合,美丽,清秀又不失典雅;童年是一朵朵白云,承载着希望与欢乐;童年是一朵含苞未放的花骨朵,虽然没有绽放但以开始成长;默默的回首童年我笑了.5.童年就像是甜甜的棉花糖,甜丝丝的味道沁人心脾.。
记得当时年纪小 你爱谈天我爱小 有一天并肩坐在桃树下 不知不觉睡着了 梦里花落知多少。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 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 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 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 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 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 凄怆摧心肝。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伦,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田家》【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花影》【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牧童》【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观游鱼》【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观游鱼》【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1、《小儿垂钓》唐代·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古朗月行》唐代·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3、《宿新市徐公店》 宋代·杨万里
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所见》 明代·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5、《村居》清代·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回忆童年
诗句朴实无华,意境逼真动人,字里行间充满了诗情画意。童年的生活,诱人神往。
寂静漫长的静夜
常常怀念那已逝去的童年
八十年代的童年
犹如发生在昨日
一朵朵洁白的云彩
飘浮在蓝蓝的天空上
四季寒暖如常
成群的鸟儿从天空上飞过,在树林中歇息
留下了清脆的鸟鸣声
田野上淡黄色的小菜花
散发着芬芳的清香
引来翩翩起舞的蝴蝶
增添着生命的气息
葱绿的树林,青青的草地
金黄色的稻谷杆上
我们欢悦地躺在上面
抬头望着那一望无际湛蓝的天空
心无忧无虑地随风飘荡在乡村田野的每一个角落
童年的欢声笑语那一缕缕纯真的童真弥漫在空气中
童年的小溪流水潺潺
鱼儿在藻间流连或藏于水草中
光着屁股的我们追逐于溪中
那样有趣,那样清闲,那样无忧
雨后的乡村路上
一群群奔跑的孩子
混身泥巴地嬉戏于路上积水中
喜悦的笑声迎接着明天
童年的黄昏是那样的美
夕阳西下,乡村归于寂静
村中到处升起一阵阵炊烟
如邓丽君那首缠绵凄美的歌曲: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笼罩大地
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那里
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
诗情画意虽然美丽,我心中只有你。.
又如古诗:“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悠远的炊烟,经岁月的沉淀
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牵挂与思念
时光如梭箭流水匆匆
事过如境迁人非物非
如今的田野上不再鸟儿成群
小溪里无鱼儿出现
乡间的小路变成了平坦干净的水泥路
寂静的夜晚不再有那如夜交响曲的虫鸣声
成长改变了一切
那时的嬉戏打闹
那时的乡路追逐
此时形同陌路
此时成为记忆深处的一页
我们遗失了童年
遗失了童年的那份纯真
烦恼掩盖住了那份回忆
时光不在回到过去
记忆只能在脑海中慢慢回旋
骆宾王《鹅》赏析
原文: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赏析:
这首诗采用的也是白描手法,你看:一个七岁的童子,突然发现池塘里有一群鹅,他兴奋地指着水面疾呼:鹅,鹅,鹅,继而感慨地说:它们把脖子摆着优美的曲线(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摆了个S 型pose),在引颈高歌,幽雅的旋律在天空中回荡;瓦蓝碧绿的水面上,一团团白绒绒的羽毛缓缓地划过,留下一串串涟漪,什么动力促使鹅的前进呢?原来是那红红的鹅掌拨动着清澈的水流,让平静的水面浮现出一副生动的画面:“白”色的鹅、“绿”色的水、“红”色的掌,“青”色的波,再加上岸边雀跃的儿童,你可以闭上双眼,在脑海中回味这副图画,这是一副多么祥和悠闲的田园风光啊!当我们沉浸在这优美画卷的时候,你怎么会想到,这竟然是一个七岁孩子写的诗,这个孩子就是后来成为“初唐四杰”的骆宾王。
作者骆宾王,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人。唐代诗人。他七岁时就能写文章,曾作五言诗《帝京篇》,当时被认为是绝唱。其诗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并称为“初唐四杰”, 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武后光宅元年,开国功臣徐茂功之孙徐敬业以“匡复皇唐”为名,自扬州起兵讨伐武则天,骆宾王替徐起草了一篇《讨武曌檄》,其辞锋犀利,极富煽动性。武后开始读到“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之类句子,还窃窃作笑,当她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不禁瞿然一惊,问:“这是谁写的?”左右告诉她是骆宾王,武则天说:“宰相怎么能漏掉这种人才!”情景仿佛当年曹操欣赏陈琳一般。檄文虽壮,无奈徐敬业实力不济,最终兵败。徐、骆两人入僧寺以了却残生。若干年过去了,武则天失势。曾在朝中得宠的诗人宋之问被贬谪,后经过杭州,游灵隐寺。是夜,月色清明,宋之问望着夜色笼罩的西湖和灵隐寺对面的飞来峰,吟出两句诗道:“鹫岭郁岹峣,龙宫锁寂寥。”可是后面的怎么也想不出来,搜肠刮肚,思忖不出佳句。这时有个老和尚微微一笑,立即接口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宋之问听到这样遒丽贴切的佳句,惊愕得说不出话来,可一抬头,老和尚已飘然不见。第二天清晨,宋之问迫不及待想再向老和尚请教,找来找去,整个寺院里却再看不见老和尚的身影。询问其他寺僧,都吱吱唔唔推说不知。他询问良久,才有一个人悄悄对他说:“这位大师傅云游四方,在家时的俗名好像是骆宾王。”一代文豪,遁入佛门,有“鹅”为据,世说传云。
李白的 长干行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鸣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我高中时看到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原来这就是青梅竹马的来源,很有感触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