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海棠花的诗句有:
1. 青娥红脸笑来迎,又向海棠花下饮。《玉楼春》年代: 唐 作者: 韦庄
2. 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少年游·南都石黛扫晴山》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
3. 烂漫海棠花,多谢东君留得。《好事近·烂漫海棠花》年代: 宋 作者: 洪适
4. 良辰,怀旧事,海棠花下,笑摘垂丝。《满庭芳·雨洗花林》年代: 宋 作者: 洪适
5. 海棠花下春风里。曾拼千场醉。如今老去谩情多。《虞美人·海棠花下春风里》年代: 宋 作者: 管鉴
6. 海棠花半落。正蕙圃风生,兰亭香扑。《瑞鹤仙·海棠花半落》年代: 宋 作者: 赵长卿
7. 斑驳云开,濛松雨过,海棠花外寒轻。《夜合花·斑驳云开》年代: 宋 作者: 高观国
8. 杨柳烟浓,海棠花暗,绿涨墙头路。《酹江月/念奴娇》年代: 宋 作者: 黄机
9. 嫩雨如尘,娇云似织,未肯便晴。见海棠花下,飞来双燕,垂杨深处,啼断孤莺。《沁园春·嫩雨如尘》年代: 宋 作者: 葛长庚
10. 一树海棠花,昨夜梦魂飞绕。《如梦令·江上绿杨芳草》年代: 宋 作者: 吴潜
11. 春意薄。江上晚来风恶。帘外海棠花半落。《谒金门·春意薄》年代: 宋 作者: 赵崇嶓
12. 烟雨海棠花,春夜沈沈酌。《卜算子·烟雨海棠花》年代: 宋 作者: 韩淲
应该大多数人都最喜欢这首: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金朝: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海棠花比桃花、李花开得晚,而且花朵儿红白相间,色彩淡雅,深藏在浓密的绿叶之中,并不起眼,不像桃花、李花那样,在春天争相开放,吸引人们的眼球。诗人通过对海棠的描述,赞美海棠洁身自爱,甘于清静的品性。
它的清新,它的传神,它的志趣,无一不感动着我。公历四月上、中旬,正是百花盛开的时候。当然,最早开放的是桃杏了。故有“占断春风是此花”(唐·白敏中)和“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的歌咏。海棠,开放略晚,先叶后花。当那嫩绿的叶片重重叠起的时候,它的花蕾也才刚刚绽裂花萼,露出花瓣的点点鲜红。作者所赋的就是这时的海棠。我特别赞叹作者抓取的时机是那么的准确,观察的是如此细致!然而作者的本意却在后面两句,赞扬海棠的矜持高洁,不趋时,不与群芳争艳。这正是作者自己精神的写照。
作者以一首海棠诗暗示、告诫自己的儿女们要稳重行事,要像海棠一样不轻易显露自己的芳心,保持自己内心的纯洁。
“芳心”是一个双关词语,一层意思是海棠花的花心。另一层是儿女的爱慕之心。
唐人李绅的《海棠诗》中有句云“海边奇树生奇彩,知是仙山取得栽,琼蕊籍中闻阆苑,紫芝图上见蓬莱”, 《春暮游小园》宋代 王淇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宋代 苏轼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海棠》宋代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以下是出自《红楼梦》 探春《咏白海棠》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宝钗《咏白海棠》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宝玉《咏白海棠》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黛玉《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湘云《咏白海棠》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湘云《咏白海棠》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描写海棠花的诗句有: 青娥红脸笑来迎,又向海棠花下饮。
《玉楼春》年代: 唐 作者: 韦庄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少年游·南都石黛扫晴山》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烂漫海棠花,多谢东君留得。
《好事近·烂漫海棠花》年代: 宋 作者: 洪适良辰,怀旧事,海棠花下,笑摘垂丝。《满庭芳·雨洗花林》年代: 宋 作者: 洪适海棠花下春风里。
曾拼千场醉。如今老去谩情多。
《虞美人·海棠花下春风里》年代: 宋 作者: 管鉴海棠花半落。正蕙圃风生,兰亭香扑。
《瑞鹤仙·海棠花半落》年代: 宋 作者: 赵长卿斑驳云开,濛松雨过,海棠花外寒轻。《夜合花·斑驳云开》年代: 宋 作者: 高观国杨柳烟浓,海棠花暗,绿涨墙头路。
《酹江月/念奴娇》年代: 宋 作者: 黄机嫩雨如尘,娇云似织,未肯便晴。见海棠花下,飞来双燕,垂杨深处,啼断孤莺。
《沁园春·嫩雨如尘》年代: 宋 作者: 葛长庚一树海棠花,昨夜梦魂飞绕。《如梦令·江上绿杨芳草》年代: 宋 作者: 吴潜春意薄。
江上晚来风恶。帘外海棠花半落。
《谒金门·春意薄》年代: 宋 作者: 赵崇嶓烟雨海棠花,春夜沈沈酌。《卜算子·烟雨海棠花》年代: 宋 作者: 韩淲。
这首绝句写于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期间。
前两句写环境,后两句写爱花心事。题为“海棠”,而起笔却对海棠不做描绘,这是一处曲笔。
“东风袅袅”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之句。“崇光”是指正在增长的春光,着一“泛”字,活写出春意的暖融,这为海棠的盛开造势。
次句侧写海棠,“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憨氦封教莩寄凤犀脯篓弥漫开来,沁人心脾。“月转廊”,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无寐,当然你也可从中读出一层隐喻:处江湖之僻远,不遇君王恩宠。
“只恐夜深花睡去”,这一句写得痴绝,是全诗的关键句。此句转折一笔,写赏花者的心态。
当月华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时,诗人顿生满心怜意:海棠如此芳华灿烂,怎忍心让她独自栖身于昏昧幽暗之中呢?这蓄积了一季的努力而悄然盛放的花儿,居然无人欣赏,岂不让她太伤心失望了吗?夜阑人静,孤寂满怀的我,自然无法成眠;花儿孤寂、冷清得想睡去,那我如何独自打发这漫漫长夜?不成,能够倾听花开的声音的,只有我;能够陪我永夜心灵散步的,只有这寂寞的海棠!一个“恐”写出了我不堪孤独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担忧、惊怯之情,也暗藏了我欲与花共度良宵的执著。一个“只”字极化了爱花人的痴情,现在他满心里只有这花儿璀璨的笑靥,其余的种种不快都可暂且一笔勾销了:这是一种“忘我”、“无我”的超然境界。
末句更进一层,将爱花的感情提升到一个极点。“故”照应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为的意思,表现了诗人对海棠的情有独钟。
此句运用唐玄宗以杨贵妃醉貌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转而以花喻人,点化入咏,浑然无迹。“烧高烛”遥承上文的“月转廊”,这是一处精彩的对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于这怒放的海棠的明艳了,那般刻薄寡恩,不肯给她一方展现姿色的舞台;那就让我用高烧的红烛,为她驱除这长夜的黑暗吧!此处隐约可见诗人的侠义与厚道。
“照红妆”呼应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极写海棠的娇艳妩媚。“烧”“照”两字表面上都写我对花的喜爱与呵护,其实也不禁流露出些许贬居生活的郁郁寡欢。
他想在“玩物”(赏花)中获得对痛苦的超脱,哪怕这只是片刻的超脱也好。虽然花儿盛开了,就向衰败迈进了一步,尽管高蹈的精神之花毕竟远离了现实的土壤,但他想过这种我行我素、自得其乐的生活的积极心态,又有谁可以阻挠呢? 全诗语言浅近而情意深永。
清代诗人查慎行说:“此诗极为俗口所赏,然非先生老境。”写此诗时,诗人虽已过不惑之年,但此诗却没有给人以颓唐、萎靡之气,从“东风”“崇光”“香雾”“高烛”“红妆”这些明丽的意象中我们分明可以感触到诗人的达观、潇洒的胸襟。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