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诗词学习 > 诗词大全

吻的古诗词

发布时间: 2022-07-31 21:13:45

1. 关于"亲吻"的诗句有哪些

1. 浓朱衍丹唇,黄吻烂漫赤。——左思《娇女诗》

释义:口红染双唇,满嘴淋漓赤。

2. 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杜牧

释义:红唇渐渐柔软,浑身无力,以至于不能站立。

3. 卢姬少小魏王家,绿鬓红唇桃李花。——崔颢

释义:这位女子双鬓散乱如丝,红唇饱满欲滴,与情侣含情脉脉地对望,面若桃李,花枝颤动。

4. 衔杯微动樱桃颗,咳唾轻飘茉莉香。曾见白家樊素口,瓠犀颗颗缀榴芳。——赵鸾鸾《檀口》

释义:美人浅饮清茶,樱桃小口,娇艳欲滴,红沾玉缸,含情微笑,唾液飘香。

5.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卢工《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释义:一碗茶润喉,两碗茶破苦闷。

6. 颇觉少陵诗吻薄,但言朝叩富儿门。——龚自珍《己亥杂诗》

释义:感觉少陵诗情薄,但是自己敲富人家门。

7. 饮剧肠宽,醉深吻燥,更把纶巾漉。——黄机《酹江月/念奴娇》

释义:喝酒喝的很多,喝醉了再亲吻感觉很燥热,需要用毛巾擦一下。

8. 须臾痴蟆精,两吻自决坼。——卢工《月蚀诗》

释义:不一会痴情于蛤蟆精,两吻诀别。

9. 两手莫破拳,一吻莫饮酒。——卢工《寄酒抱拳》

释义:两只手不要抱拳,一个吻不要喝酒。

10. 黄吻少年忘语,庞眉尊者不知。——刘克庄《村居即事六言十首》

释义:一吻后少年忘了说话,一旁的老者装作不一样的样子。

2. 描写思乡怀亲的古诗、词、句我已经知道了《秋思》《长相思》《泊船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赴北庭度陇思家 岑参 西向轮台万里馀,也知乡信日应疏.陇山鹦鹉能言语,为报家人数寄书.泊船瓜州 王安石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鸿雁满回塘. 《渡汉江》 [初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夏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回答者:argent_1987 - 高级魔法师 七级 12-6 18:03 -------------------------------------------------------------------------------- 日暮乡关何处是——古诗中的乡愁 思乡,自古以来一直是诗歌表现的主题之一.尤其是在交通、通讯极不发达的古代,一旦离乡,前路漫漫,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乡书谁人传递?于是,远在他乡异地的诗人,常常不禁悲从中来,美丽而忧伤的诗句便汩汩而出,成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篇. 触景生情.诗人们魂牵梦萦的思乡之情,往往因遇到某种机缘而奔涌而出.逆旅夜雨、明月高悬、夕阳西下、塞外芦笛等等,都会牵动诗人对故土的思念.诗人往往因之而挥洒自己的诗情.被称做中国第一思乡诗的《静夜思》便是如此: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触发诗人思乡之情的便是秋夜的明月.深秋之夜,一轮满月挂在天边,月光透过窗户,照在诗人的床前,那么皎洁,以至诗人疑是“地上霜”.一个“霜”字,不仅写出了月色之白,更给人以清冷孤寂之感.接着诗人不禁一“举”头、一“低”头,由“望”而“思”.细致的动作逼真地写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诗人仰望着玉盘的明洁,月桂的婆娑,思绪联翩:今夜的月儿多圆啊,可人呢?怎能团圆!于是诗人想起了故乡.想起了故乡的什么呢?诗人没有具体讲.还是让我们读者去想象吧. 再来看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首诗中,也写了月色如霜,也渲染了冷清凄凉的氛围.这样的景色加上戍卒将士长年在边关要塞,更觉寂寞.在这样的氛围中,忽然不知从何处传来芦笛声,婉转悲切,如泣如诉.这袅袅之音,深深地触动了将士们的怀乡之情.“一夜”可见思绪持续时间之长;“尽望”点出感染范围之大.同样,李白也写过“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诗句.都以芦笛声为诱因,表现深切的思乡之情.悲凉哀怨,感人至深. 遥思远忆.上一类的古诗往往是诗人因景物而引起思乡之情,而思乡的具体内容,诗人并没说明.还有一类诗则是通过思念故乡的具体情景来表现诗人的乡愁.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佳节,本是家人亲友团聚的日子,但诗人却“独”在“异”乡,因而“倍思亲”.诗人思念什么呢?诗中构想了这样一幅情景:在这重阳佳节,家里的兄弟都登高去了.他们一个个唱着跳着,欢快热闹.可就在他们挨个插遍茱萸的时候,遗憾地发现还少了一个人.兄弟们也许一下子安静下来,手执多出的一棵茱萸念叨着远行的我呢.这里,由“遍插”到“少一人”自然引起了情思.诗人通过想象出来的情景,曲折地表现自己的乡愁,显得婉约动人. 无独有偶,白居易的《邯郸至除夜思家》也是如此: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远在异乡的诗人,在冬至的夜里,形影相吊.此时只有灯影相伴,寒气逼人,所以“抱膝”而坐.孤灯加上冷清,自然会想起家里的温暖,亲情的温馨.但诗人并没有写自己如何想家,而是猜想家人此时也会坐到深夜,同样在想着自己.他们此时大概正在念叨着我在外地的生活怎样吧.其实诗人猜想家人想自己,正曲笔表现出自己对家人的深切思念.质朴而深情. 问讯梅菊.“美不美,家乡水;亲比亲,故乡人.”远在异地,当见到从故乡来的人时,那种激动欣喜之情可想而知了.见面时一下子涌上心头的一定有许多情况要打听:家人是否平安?故乡的父老乡亲生活怎样?等等.但有这样的一位诗人,他并不问这些,而只是问绮窗前的寒梅开了没有: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时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 热爱家乡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表现在热爱家乡的山水、土地、风物、人情,以至一草一木上.你看,诗人问家乡寒梅时是那么仔细——“绮窗前”,那么关切——“著花未?”从中可见诗人对家乡时时怀念的赤子之心.梅花常是高尚圣洁的象征,诗中的寒梅显然是代表故乡的.故乡在诗人心目中是何等的美好啊!诗歌从小处着眼,表面看来,似一杯淡水.其实于平淡处,含有浓郁的诗情,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强烈眷恋. 我常想,王维写这首诗是不是受南朝陈文学家江总的启发呢?《长安九日》: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园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诗中先写自己“心”与“形”的南辕北辙,形象而精练地写出了羁旅远方的心却飞回了故乡.诗人想念故乡,想象着那篱笆边纯洁美丽的菊花,“今日几花开?”是开了一朵、两朵,还是三朵、四朵呢?读着这样的诗句,我们仿佛看到诗人还要一一去点数似的,那急切之状、痴情之态,跃然纸上,真是一。

3. 有关接吻的诗句

接吻是红蔷薇在抖动 花瓣溶化在嘴唇边

为了一次快乐的接吻 不惜跌的粉身碎骨

离别的风景

来自网络

离别的风景 牵惹落叶的心

婆娑的枫叶染红掌心的脉络

怎忍再看你寂寞的背影

不知远行的梦里

还要撩把多少飞花的记忆

你问我蝴蝶是否已经飞越沧海

翎羽的天空令我不能释怀

离别的风景 牵惹弥漫的烟雨

婆娑的长发在风中独舞

怎忍再让泪眼朦胧我的去路

不知远行的梦里

还要回顾几许雪夜的酩酊

你问我蜻蜓点荷我会在哪里停留

爱情的异乡令我彻夜难寐

离别的风景 牵惹天边绚烂的彩虹

婆娑的衣袂孤单地擦拭你的泪眼

怎忍再让飒飒的西风跌宕你的忧伤

不知远行的梦里

还要点燃若干爱情的星辰照耀归路

你问我鸿雁南飞我会不会归来

月亮的心事令我无心可猜

希望你喜欢!!!!

4. 咏吻的诗句 古诗什么是咏吻诗

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古人很喜欢咏物,据统计,仅《全唐诗》已存咏物诗6261首,其中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

【元】王冕《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明】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宋】王安石《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清】郑燮《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唐】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其五

【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温馨提示:
本文【吻的古诗词】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