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①“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②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有兼济天下的胸怀。
③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不断奋进。
④面对“最美妈妈”吴菊萍,我们感受着爱的wēn xīn,不禁黯然失色A;
⑤面对“苏泊尔”等诸多企业的屡屡“超标”,我们体会着中华民族kuí wú背后的软弱与无奈,不由得尴尬不安;B;
⑥面对“美军焚烧古兰经”的沸沸扬扬,我们又品味着“落后就要挨打”的至理,生发出kāng kǎi激昂的强国之志。
小题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小题2:A处成语使用不当,请你改填一个恰当的成语:。(1分)
小题3:请在B处仿写一句话,使之与上下文连贯,构成排比句。(3分)
小题4:这段文字中有一句与全文中心不符,通读上下文,你认为应删去第句。(1分)
小题5: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2012年3月5日召开,如果你有机会采访人大代表李国璋,你会向他提哪两个问题呢?(4分)
链接:在汉明妃王昭君故里湖北省兴山县,全国人大代表李国璋孜孜不倦学法律、认认真真履职责的动人事迹,人们耳熟能详、有口皆碑。在山里,一个孩子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和未来。对此,李国璋针对山区教育均衡问题,提出“加大教育投入,建好每一所学校,让孩子们上好学”的建议。在他的建议下,近几年兴山县人民政府花在改善办学条件上的资金就高达几千万元。近三年,该县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100%入学就读。
小记者提问:
①
②
小题1:温馨 魁梧 慷慨
小题1:肃然起敬
小题1:示例:面对“崇启大桥”的建设开通,我们感受着家乡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由得欣喜万分。
小题1:③
小题1:示例:
①李叔叔,您觉得办好教育,除了加大教育投入,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②李叔叔,这次人大会议,您准备提一个什么议案呢?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对汉语中常见字的字形的掌握情况,解题时注意结合句子的意思,在语境中答题。
小题1:本题识别成语的能力。符合语境,其他成语也可以。
小题1: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只要注意词性的对应、内容的相近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段大意的能力。找出不符合段意的句子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口语交际的能力。围绕活动的主题提问即可。(4分,不设统一答案;每空2分,缺少称呼扣1分。)
综合读写:给出一段材料,考察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所以学生应关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把自己在活动中的设计、体验和收获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读写能力有很大帮助。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