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与实践。(4分)
在学习《专题 汉字》的过程中,某班开展了下面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小题1:活动一:下图是同学们在板桥纪念馆里参观时,看到的郑板桥先生写的一副对联作品。(2分)
右边一联的文字有同学认出来了,是“一庭春雨瓢儿菜”,但另一联个别字有些同学看不出来,请你根据对联知识,写出另一联的内容。
小题2:活动二:探究下列材料,写出你的发现和感悟。(2分)
材料1:爷爷一提到“粮票”“烟票”“人民公社”就感慨不已,而对他的孙女来说,这些词语太陌生了,她经常说的是“上网”“粉丝”“低碳”等新词语。
材料2:某个娱乐节目搞“海选”,不久到处都“海选”;电视台刚播《蜗居》,老百姓全在说“蜗居”。这些名称一出现,就成了各大媒体报道中的热点词汇。
材料3:李老师在批改随笔时,看到了天书般的一段话:“偶灰常稀饭周杰伦,那天偶拿他的片片到班里,被老斑发现收了去,真是7456……”李老师当场“晕倒”。
小题1:满架秋风扁豆花。
小题1: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旧词语消失,新词语不断出现。新词语的传播速度很快。使用新词语应规范,否则会产生交流障碍。(三点中答出两点即可。意思符合即可)(2分)
小题1:本题考查对对联的能力。注意词性的对应以及句式的一致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概括材料主要信息的能力。结合材料的主要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发现以及根据发现写出自己的感悟即可。
综合读写:给出一段材料,考察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所以学生应关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把自己在活动中的设计、体验和收获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读写能力有很大帮助。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