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学习方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材料二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发布时间: 2024-06-30 23:53:55

题目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材料二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材料三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请回答:

(1)三则材料反映的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什么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现此理想的途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举制强调的这些观念有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评价这种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有才识的人通过读书,就有机会进入各级官府任职,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许多读书人把参加科举考试作为自己实现人生理想的主要途径,向往通过科举人仕,实现报效君主、安邦定国,济世救民的理想。

(3)科举制强调,唯有读书高,引导人们轻视社会各行业,轻视生产实践,使知识分子严重脱离社会实际生活,造成中华民族在表面文化繁荣下日益衰弱的颓唐之势。

(4)这种情况一方面促进了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另一方面也促进了腐化的“官本位”思想的形成。这种“官念”至今仍有很多市场。

答案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国家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它是从隋朝以后的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为止。明经、进士:科举考试在贞观时,分为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后来主要考察诗赋),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考生的治理政事的能力。

温馨提示:
本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材料二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由作者瞄苗教育说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