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学习方法

阅读《出师表》中的几段文字,完成下面题目。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发布时间: 2024-06-30 23:43:38

题目内容:

阅读《出师表》中的几段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小题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2分) ( )

小题2:下面句中划线词语的古今意思哪一项相同?(2分) ( )

A.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B.先帝不以臣卑鄙

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D.卒皆夜惊恐(《陈涉世家》)小题3:文中“由是感激”和“臣不胜受恩感激”中两个“感激”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试分析诸葛亮说这两个“感激”的目的。(4分)

小题4:《出师表》流传千古,《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也脍炙人口,这两位贤臣用了截然不同的方式向君主进谏。你更喜欢哪一种进谏的方式?请结合所学课文内容说说喜欢的原因。(3分)

最佳答案:

小题1:C

小题1:D

小题1:“由是感激”是因为刘备三次到草庐里拜访自己;“臣不胜受恩感激”是因为后

主刘禅能在自己北伐之后能深追先帝遗诏处理好国家大事。诸葛亮说这两个“感激”表

达了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无限感恩之情,也表达了对刘禅的励精图治规劝和殷切希望。

小题1:先表明观点,再说明理由。示例一:更喜欢诸葛亮的方式,他采用直谏的方式,

用奏表向刘禅提出开张圣听、赏罚公平、亲贤远佞的三点政治主张,陈述清楚,能晓之

以理;同时全文言辞质朴,情真意切,对刘禅反复规劝要他修明政治,完成兴复大业,

可谓动之以情。示例二:邹忌采用讽谏的方式,通过谈自己家庭亲友间的小事和切身感

受,来委婉规劝齐王广开言路,纳谏除蔽,这样的方式令人易于接受。

答案解析:

小题1:C中二者都是“用尽”。

小题1:D中古今都是“惊恐害怕”。

小题1:学生能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内容,提高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

小题1:这是一道半开放题,只要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即可。

考点核心:

综合读写:给出一段材料,考察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所以学生应关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把自己在活动中的设计、体验和收获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读写能力有很大帮助。

温馨提示:
本文【阅读《出师表》中的几段文字,完成下面题目。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由作者教育有故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