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学习方法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2分)【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

发布时间: 2024-06-30 23:33:37

题目内容: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2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①币,以招贤者,故往见郭隗先生。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②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君大怒。涓人曰:‘死马且买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③。今王诚欲致④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⑤,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官而师之。士争凑⑥燕。

【注释】①厚:丰厚,用做动词。

②涓人:国君身边的侍从人员,多指宦官。

③三:指很多,虚数。

④致:招来。

⑤见事:被任用。

⑥凑:聚集,奔赴。

小题1:下列各项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苟全性命于乱世;

②况贤于隗者乎

B.①受任于败军之际;

②臣闻古之君人

C.①于是昭王为隗筑官而师之;

②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D.①遂许先帝以驱驰;

②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⑴先帝不以臣卑鄙 ()⑵遂许先帝以驱驰()

⑶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⑷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小题3: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2分)

士争凑燕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小题5:下列对这两段文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由甲、乙两文可以看出,刘备和燕昭王对待人才的共同之处都是尊重要才、思贤若渴,虚心求教。

B.甲文中诸葛亮自述身世,回忆了自己自先帝三顾茅庐出山以来所经历的兴衰成败,既表明自己的忠心,又劝诫后主刘禅要任人唯贤,知人善任。

C.从乙文中可以看出,郭隗虽是一个有历史经验、娴于辞令、有从政才能的人,但他要燕王先从尊重他做起,这未免有些自傲之嫌。

D.甲文寓情于事,以情动人来达到劝谏的目的;乙文郭隗以“千金市骨”的故事来巧说燕昭公来招纳贤士。

最佳答案:

小题1:B

小题1:⑴身份低微,见识浅短;⑵奔走效劳;⑶真心;⑷买。

小题1:士/争凑燕。

小题1:于是不到一年,有很多匹日行千里的马送到燕国。

小题1:C

答案解析:

小题1:二者都是结构助词“的”。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能准确地理解课外文言文的重点字词。

小题1: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根据句子的含义划分节奏。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郭隗有些自傲之嫌”说法不恰当。

考点核心:

综合读写:给出一段材料,考察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所以学生应关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把自己在活动中的设计、体验和收获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读写能力有很大帮助。

温馨提示:
本文【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2分)【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由作者教育情报员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