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公”。认识1种笔画“撇折”,认识两个偏旁“八”和“鸟”。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话的语气。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公”。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话的语气。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激趣:上星期,我们秋游去了哪里?觉得好玩吗?今天,王老师还要带大家去动物园里玩,想去吗?
2、可是王老师只带上课认真、举手发言积极、声音响亮的同学去,你们能做到吗?那我们就出发吧!
3、[]出示,我们乘着大巴车,迎着凉爽的秋风,望着窗外优美的风景,听着美妙的音乐,一路向动物园走去。瞧,动物园已经到了,动物们很有礼貌地站成一排向我们打招呼呢,我们也来跟他们打声招呼吧?学生加手势读词语。学生拼读音节。齐读,指名读,同桌读。
4、[]这些小动物们身后都有一条什么?板书:尾巴
5、今天,我们来得真是时候,小动物们正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你知道它们要举行什么比赛吗?板书:比(指名读,齐读,“巴”要读轻声。)这三个字你是在哪里认识的?怎样记住它们?
二、朗读课文
1、动物比尾巴大赛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去看看他们先比什么?(出示文中三个问句)
2、自由练读问句,指导认识问句,教师示范问句的读法。
3、指名读,开火车读这六个问句。(注意对朗读的评价)
4、动物比尾巴大赛还差一位播音员,动物们正在发愁呢,你们愿意当他们的播音员帮他们播报一下比赛的项目吗?
5、[]大家猜猜评选结果会是怎样?哪些小动物可能当冠军。
不知道那么猜得对不对,我们去看看评选结果。
齐读,小火车读,同桌读,读得不准的地方互相读。
6、[]猴子、兔子和松鼠到在大赛上捧得了大奖,公鸡、鸭子、孔雀也不甘示弱,他们觉得自己的尾巴也很有特点,还想再比比,看看他们在比什么?自由读,齐读,指名读。
7、出声朗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8、同桌对读课文
三、识字
1、刚才小朋友读得很好,老师真为那么感到骄傲,可是生字宝宝很调皮,他们悄悄溜到课文外面去了,你能把他们找到吗?找到哪个就向哪个打招呼[出示生字]
2、“公鸡”里面藏着两个新朋友,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偏旁,你们发现了吗?他们叫什么名字?书空“八”字头
3、组内交流识字方法。谁愿意向大家提个醒,怎样记住这些调皮的生字宝宝。
4、请一名同学当小老师,其它同学提问题,考考他怎样识记这12个字。
5、摘掉帽子的生字宝宝还认识他们吗?
四、写字
1、“公”里面哪些笔画你已经认识?还有哪些不认识?
2、学写新偏旁,学生书空,并连写一个。
4、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观察所得范写。(“公”上面的“八”开口度要适中。)
5、学生先描红,再练写。(教师个别指导)
6、评议。(用投影展示学生作品,评出最作品,奖励一颗闪光的小星。)
五、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那些,学得快乐吗还有哪些要改正。
自读 自悟 自仿 自说
——人教版第二册《小壁虎借尾巴》
师:读一读课文第3、4、5自然段,想一想,小鱼、老牛、燕子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生:因为书中说,小鱼要用尾巴拨水呢;老牛要用尾巴赶蝇子呢;燕子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
生:如果小鱼借走了尾巴就不能在水里游了,那么就可能被水淹死沉到海底。
生:老牛借走尾巴会遭到蚊子叮咬,它会浑身痒痒的,可能痒得受不了,于是就不能干活了。
生:燕子的尾巴借走了,燕子就不会飞了,那冬天来临的时候会被冻死的。
生:我认为这三种小动物都很机灵,他们都能保护自己,所以不借。
生:我认为他们三种小动物都很自私,不愿借怕自己受伤害。
生:他们自己不疼,体验不到别人痛。
师:同学们各抒己见谈得很好,小动物的尾巴各有个的用途,谁也不能代替谁,因为他们不是同类的事物,借了也没有用。所以不是自私,是没有必要做出更大的伤害。
生:小壁虎太可怜了。
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老师看大家都有同感。对小鱼、老牛、小燕子有理解之心,那么能不能分角色朗读他们的对话呢?
生:(四人一组表演朗读)
师:大家评议一下读得怎么样?
生:小鱼的话读得生硬,应该用商量的语气读。
生:老牛的话应该慢点说,因为老牛走路慢,是慢性子,所以说话有气无力的,一定要慢说。
生:(补充)书中说是黄牛伯伯,可见年纪大了,所以说话有气无力的,一定要慢说。
生:燕子阿姨是长辈,跟长辈说话要有礼貌,所以应该热情点。
师:热情点、亲切点、和蔼点就好了,继续。
生:去小壁虎的同学读得很好,看出有礼貌,尊敬长辈。
师:老牛听了小壁虎的话很激动,真替它伤心,同学们它向其他小动物借尾巴结果会怎样呢?请你模仿课文中的那段话,仿说一段话,小组商量后发言。
生:小壁虎爬呀爬,它看见蜥蜴在捕食呢,小壁虎说:“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蜥蜴说:“不行呀,那样我就残废了,怎能养育我的小宝呢?”
生:(补充)应给用个称呼跟蜥蜴说话,称呼它叔叔。
师:你接受吗?好,继续说。
生: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另一棵大树上,看见小猴子在树上跳来跳去,小壁虎说:“小猴,小猴你把尾巴借给我行吗?”小猴说:“没有尾巴我怎么翻跟斗呢?不借,不借。”
生:小猴子那么机灵,那么聪明能借吗?
生:小壁虎伤心地往家走,在路上遇到它的哥哥——大壁虎,它把丢尾巴的事告诉哥哥,哥俩一起象蛇要回了尾巴,可是安不上,只好失望的往家走。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想象得太丰富了,补充了教材的空白。语言表达非常真切。
……
评析:课堂上体现了自主、自悟的学习方法,教师把读、悟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教师只是在激情导法上把学生引向深入,真正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主动性。
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仿、自说,牢固建立了知识结构,既发展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又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留足了空间。既得法于课内,又延伸于课外,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有所获。
紧紧围绕对话情节品读、评议、讨论,在不断的议论中,产生思维的碰撞,闪现思维火花,交流各自看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认识3种笔画和5个偏旁。
2、会认9个字。
3、正确朗读课文,学会朗读疑问语气的句子。背诵课文。
4、知道课文写了哪几种动物,并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
教学重点:
学会6个生字,认识3种笔画和5个偏旁。
教学难点:
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朗读疑问语气的句子。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发现学习、实践创新教学法。
教学准备:
收集动物图片、CAI课件、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介绍自己。谁有胆量向在座的同学、老师介绍自己的姓名、年纪?
2、引入课题。刚才谁最有胆量?他们两个谁高?谁最胖?我们刚才对这两个同学进行了什么?今天我们就让动物们比一比它们的尾巴,好吗?(板课题:比尾巴)
二、小组赛读课文。现在我们就来比一比,哪个小组把课文读得最好。一个小组读,其它组评议:读得怎样,为什么?最后老师评出优胜组,并说出原因:读准了字的读音。
三、学习课文。
(一)1、看CAI课件,问:看,这边开来了什么?大家快上车,快坐好,我们出发了!(配合音乐)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动物园里有什么?仔细看那些动物,你们发现什么?你是和谁比的?
2、为什么你们不把这些动物和花、草、树木相比?
小结:比较要和同一类事物相比才行的。出示生字卡片:比
2、出示生字卡片“巴”字,组成什么词语?下巴在我们的哪里?
(二)指导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1、看课件读第一节,你发现了什么?有问号该怎么读?老师示范读第一句,你会读第一节了吗?指导读出句子的疑问语气。
2、看课件第二节,告诉我们什么?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句号怎么读?老师示范读第一句。你会读第二节了吗?指导读出肯定的语气。
3、你会朗读后面的内容吗?一定要注意什么?(疑问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肯定句读出肯定的语气)学生自由朗读。
4、理解四会字:长、好、把、伞。第三课还要我们会写哪些字?它们可以组成什么词?读词组:一把伞。看课件中的刀、尺、扇说一词,指导运用量词“把”字。课件出示“一把()”还有什么东西用上“把”这个量词的。指导学生积累量词。
四、编儿歌巩固课文。
1、看课件编儿歌。看课件:大象和肥猪、跑马和小兔(小兔和乌龟比,谁快?)。引导编写儿歌。附:
比鼻子比快慢
谁的鼻子长?是谁跑得快?
谁的鼻子短?是谁跑得慢?
大象鼻子长。马儿跑得快。
小猪的鼻子短。小兔跑得慢。
2、自由编儿歌。你还能编其它比一比的儿歌吗?
五、指导书写六个生字。
1、看课件书空、说说“比、巴、长、好、把、伞”的笔顺,怎么记住?
2、随生字认识笔画:竖提、撇折点、提。认识偏旁:提手旁、人字头。
3、指导学生写生字在生字本上。
六、总结,布置作业。
今天,我们就比到这。课后写完这些生字,每个写一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壁虎、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及小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课前准备:4种动物的图片,幻灯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开火车读字词
2、扩词:虎借难
3、第1、2段告诉我们小壁虎的尾巴--断,它想去--借尾巴。
二、读讲第三、四、五段。
过渡:小壁虎向谁去借尾巴,它借到了吗?
范读,分组读。
小壁虎向谁去借尾巴?用上"和"回答。
板:小鱼、老黄牛、燕子图
(一)小壁虎怎么去借尾巴?小鱼、黄牛、燕子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它?
1、第一步:
(1)指名读第3段,有几句话?分句读。
(2)出示:爬呀爬,齐读。
指读第一句。评:读得好,使人听起来小壁虎爬得那么慢,那么艰难,我有一个问题,小壁虎失去尾巴多么着急呀。为什么不快快爬去借,反而这么慢,这不矛盾了吗?
师述小壁虎尾巴的功能。
导读第一句。
(3)小壁虎是怎样向小鱼借尾巴的?
比较句子:
A、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B、小鱼,你把尾巴借给我。
哪种说法好?
小壁虎这样问可以看出他怎么样?怎么看出来的?导读这句话。
2、第二步:小鱼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圈出小鱼尾巴怎么动、有什么用的词语。板:摇拨水
3、第三步:看灯片
(1)小壁虎看见小鱼怎么在河里游来游去?
(2)小鱼摇着尾巴,可以一会儿怎样游,一会儿怎样游?(做手势)
小鱼()着尾巴,在()()游来游去。导读这句话。
(3)小鱼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小壁虎向()借尾巴,()要用尾巴(),所以没借到。
(4)小鱼怎么回答小壁虎的?
比较句子:A、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
B、不行,我要用尾巴拨水。
导读。
4、第四步:导读第三段,练习分角色朗读。
(二)第3、4、5三个自然段中许多内容一样,因此读的主气完全一样。
第一步:指读第4段、第5段,有几句话?每句分别讲什么?
第二步:圈出老黄牛、燕子的尾巴怎么动、有什么用的词语。
板:甩赶蝇子摆掌握方向
第三步:看灯片
(1)老黄牛怎么在树下吃草?
老黄牛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2)燕子怎么在空中飞来飞去?
燕子()着尾巴在()()飞来飞去。
燕子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5、根据上面的内容填空:
小壁虎向()借尾巴,()要用尾巴(),所以没借到。
6、指导分角色朗读3、4、5段。
三、读讲第6、7段。
1、指读6、7段,思考:
(1)小壁虎开始为什么难过?
(2)后来怎么又高兴起来呢?
2、读后交流。
3、导读。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齐读课文。
板书设计:
断 小鱼图 摇 拨水
26 小壁虎借尾巴 老黄牛图 甩 赶蝇子
长 燕子图 摆 掌握方向
关于《比尾巴》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认识3种笔画和5个偏旁。
2、会认9个字。
3、正确朗读课文,学会朗读疑问语气的句子。背诵课文。
4、知道课文写了哪几种动物,并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
教学重点:学会6个生字,认识3种笔画和5个偏旁。
教学难点: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朗读疑问语气的句子。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发现学习、实践创新教学法。
教学准备:收集动物图片、CAI课件、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介绍自己。谁有胆量向在座的同学、老师介绍自己的姓名、年纪?
2、引入课题。刚才谁最有胆量?他们两个谁高?谁最胖?我们刚才对这两个同学进行了什么?今天我们就让动物们比一比它们的尾巴,好吗?(板课题:比尾巴)
二、小组赛读课文。现在我们就来比一比,哪个小组把课文读得最好。一个小组读,其它组评议:读得怎样,为什么?最后老师评出优胜组,并说出原因:读准了字的读音。
三、学习课文。
(一)1、看CAI课件,问:看,这边开来了什么?大家快上车,快坐好,我们出发了!(配合音乐)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动物园里有什么?仔细看那些动物,你们发现什么?你是和谁比的?
2、为什么你们不把这些动物和花、草、树木相比?
小结:比较要和同一类事物相比才行的。出示生字卡片:比
2、出示生字卡片“巴”字,组成什么词语?下巴在我们的哪里?
(二)指导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1、看课件读第一节,你发现了什么?有问号该怎么读?老师示范读第一句,你会读第一节了吗?指导读出句子的疑问语气。
2、看课件第二节,告诉我们什么?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句号怎么读?老师示范读第一句。你会读第二节了吗?指导读出肯定的语气。
3、你会朗读后面的内容吗?一定要注意什么?(疑问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肯定句读出肯定的语气)学生自由朗读。
4、理解四会字:长、好、把、伞。第三课还要我们会写哪些字?它们可以组成什么词?读词组:一把伞。看课件中的.刀、尺、扇说一词,指导运用量词“把”字。课件出示“一把(
)”还有什么东西用上“把”这个量词的。指导学生积累量词。
四、编儿歌巩固课文。
1、看课件编儿歌。看课件:大象和肥猪、跑马和小兔(小兔和乌龟比,谁快?)。引导编写儿歌。附:
比鼻子
比快慢
谁的鼻子长?
是谁跑得快?
谁的鼻子短?
是谁跑得慢?
大象鼻子长。
马儿跑得快。
小猪的鼻子短。
小兔跑得慢。
2、自由编儿歌。你还能编其它比一比的儿歌吗?
五、指导书写六个生字。
1、看课件书空、说说“比、巴、长、好、把、伞”的笔顺,怎么记住?
《比尾巴》第二课时教案
(一)概述
《比尾巴》是小学一年级的一堂语文课。这首儿歌通过三问三答的对话方式,介绍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儿歌内容极富童真童趣,语言通俗易懂,欢快活泼。
(二)教学目标分析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进行组词、造句,编儿歌。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有一些生活积累,具有初步的表达能力。本班学生差异性比较大,个别学生学习习惯尚未形成,大部分初步形成习惯,但学习交流中随意性明显。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合作学习等各种策略,提供一定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五)教学资源
相关课文的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激趣:昨天陈老师收到了动物们的来信,动物们在信上说想邀请咱们一(3)班的小朋友去参加他们的森林大会。同学们,你们想去吗?(想)那咱们出发吧。
森林里动物王国的小动物可多啦,今天,他们聚在一起要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比赛,瞧,比赛的牌子都挂出来了,(出示“比尾巴”字卡)你知道它们要举行什么比赛吗?(指名读,齐读,“巴”要读轻声。)
过渡:究竟有哪些小动物参加比尾巴大赛呢?他们怎么个比法?想知道吗?那我们就到课文里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问:参加比尾巴大赛的动物有谁呀?(指名回答,并出示动物图片)
老师这有一些小动物的名片,我想请几位小朋友帮忙贴在对应的动物下,(出示词卡: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
读词:咱们一起把小动物的名字响亮地读一读吧,每个名字读两遍!
三、学习课文
过渡:队员都到齐了,老师宣布比尾巴大赛正式开始。
1、学习第一、二节
小朋友你最喜欢谁的尾巴?它的尾巴怎么样?(自由说)
过渡:小裁判给大家提出了几个问题:
出示第一节: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象一把伞?
指导朗读。句子中有一个像耳朵的标点符号叫做“问号”,我们要读好问句。
(2)谁来回答三个问题?(学生通过朗读回答第二节)
出示第二节: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象一把伞。
出示图片,形象认识猴子、兔子和松鼠的尾巴。
(3)多形式练习朗读一二节:男女生、分小组、师生合作
刚才大家通过观察,然后朗读课文,公布了第一轮的比赛结果。现在同学们按照刚才的方法同桌一问一答,自读三、四节,行吗?(同桌练习)
检查自学情况。
过渡:第二组的参赛队员也出场了?出示三、四节。指名两名同学一问一答朗读。
读了三、四节,你知道了什么?公鸡、鸭子、孔雀的尾巴各有什么特点?出示图片,感性认识。
多形式朗读三、四节。
(4)全文朗读。
四、写字
这一课我们还要学写“车”字,先读一读,记一记生字的笔顺。教师示范写,生书空。在书本上描2个,写一个。同桌交换互评。
五、课后练习,巩固运用
有一位小小摄影师在比尾巴大赛时帮小动物照了些照片,不过这个小摄影师太粗心了,竟然只照了动物的`身体,没照动物的尾巴。同学们,你们能给小动物加上尾巴吗?同学们真能干。
六、课外延伸,拓展阅读
动物的尾巴各有各的样,其实作用也各不相同。在蓝皮书里藏着许多关于动物们有趣的知识,一边读一边准备出题目来考考你的同学,咱们进去读一读吧。(读拓展资料23---27页内容)
读了资料城里的资料相信大家又学了不少知识,那么有没有同学想出几道题目考考大家?
七、扩散思维,打写创作
比尾巴大赛将要结束了,要是让你举行下一次森林大会,你觉得还可以举行什么比赛呢?可以比什么呀?你们有什么好提议?(比耳朵、比眼睛、比谁高谁矮……)
大家的建议非常好,到底怎么比?不如咱们像课文那样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编几句诗歌。让小动物们再来一次比赛,好吗?(四人小组讨论,指名汇报,进行打写)
八、小结:动物们的比赛真激烈,一眨眼又到了下课的时间,今天小朋友的收获真不少。今晚大家就把你学到的知识和爸爸妈妈一同分享,好吗?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