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江雪后两句写的是: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的场景。
出自:《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于永州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原文: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
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垂钓。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公元803年,30岁的柳宗元任监察御史一职,与官场上层人物交际,对政治的黑暗腐败有了更深的了解,逐渐萌发了要求改革的愿望。
公元805年,顺宗继位,重用王叔文,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史称永贞革新。但由于保守势力与宦官的联合反攻,王叔文被削职。
同年八月,顺宗被迫让位,永贞革新宣告失败。宪宗即位,王叔文被赐死,王叔文政治集团遭到严重的打压。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并且没有官署可住,他不得不在龙兴寺安身。柳宗元自从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
他于是就借描写山水景物,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这首《江雪》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出来的。
赏析:
《江雪》这首诗中的冰天雪地,何尝不是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作者的心境。作者联想到自己的处境,触景生情,以景寓意,从“鸟飞绝”、“人踪灭”,可想象到雪花翻卷。
铺天盖地,寒冷到了极致。在这极寒的雪天,应该无人在外了。然而接下来却写了不怕寒冷的渔翁,即便是寒雪连江,他依然能够在一叶孤舟上独自垂钓。
不论是实景写照,还是创作有意而为,作者通过对人物描写,都极大的丰富了诗的内涵,在空旷寂寥的白山黑水间,雪的冷漠与渔翁的执著形成鲜明对比。
作者处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孤立无助,那份执著是不屈服的精神,是不垮的毅力。他觉得自己就像那个渔翁一样,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能战胜,
这颇有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也有一种“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暗示。表达了诗人在遭受打击之后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绪。
绝句在于少中见多,用精炼的文字表达丰富的内容和深邃的意涵,《江雪》这首诗只有二十字,可谓语言简洁凝练,意蕴丰富。
作者介绍: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唐代河东郡(今山西运城永济)人,祖上世代为官,七世祖柳庆为北魏侍中,封济阴公。世人称之为“柳河东”、“河东先生”。
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 “唐宋八大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二。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
是那些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柳宗元遗族所建柳氏民居,现位于山西晋城市沁水县文兴村,为国家4A级景区。
《江雪》这首诗的后两句写的是: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的场景。
原诗:
《江雪》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释义:
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垂钓。
扩展资料:
此诗作于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公元805年—815年)。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流放十年。险恶的环境压迫,并没有把他压垮。他把人生的价值和理想志趣,通过诗歌来加以展现。
这是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仿佛看到,湘江风雪弥漫,风雪苍茫中一条小船,船上端坐一位披蓑戴笠的渔翁,刚毅之嘴角,睥睨之眼神,他兀傲风雪,不畏荒寒,雪中垂钓,俯仰古今历史之长河,凛然不可侵犯又令人肃然起敬。这时的渔翁毋庸评价其胜负,他的人格力量和精神魅力已横扫一切,战胜一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江雪 (唐代柳宗元五言绝句)
前两句用“千山”、“万径”形容山多路重,极言背景的广阔。放眼一望,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见飞鸟的影子,每一条小路上都没有行人的踪迹,南方的丘陵处于极端幽静、沉寂的背景之下,主宰世界的似乎是漫天冰雪。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诗人用“鸟飞绝”、“人踪灭”来渲染天地的寥廓,烘托天气的寒冷。
后两句笔锋一转,就象是电影里的特写镜头,聚焦点落在一叶扁舟、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渔翁,在大雪覆盖的江面垂钓。用“孤”、“独”来形容渔翁的清高孤傲,不管冰天雪地,不惧寒气逼人,专心致志垂钓,似乎凛然不可侵犯。渔翁不仅仅钓的是鱼,而是“寒江雪”。“寒江雪” 象神来之笔,将“江”与“雪”有机联在一起,虚实结合,使整个画面浑然一体。
同时,也将渔翁的形象美化了,体现了不屈服于恶劣环境的斗争精神。在写法上,以静衬动,冰冷死寂的画面,突出毅然垂钓的渔翁;以冷衬热,寒气袭人的环境,反衬出诗人不甘寂寞与恶劣的政治气候作斗争的赤子情怀,那内心世界是热烈而充满向往的。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
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