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诗词学习 > 诗词大全

杜甫的诗歌wangyue

发布时间: 2022-11-03 00:24:01

1. 杜甫的诗歌〈望岳〉望岳全诗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

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

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

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

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

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

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

“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

“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

“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

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

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

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

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掷荩慷滩芰跚健保且恢碌摹4耸缓笕擞ء熬ء保⒖淌ر⒃谏铰础N抟桑Ó胩┥酵共恍唷?。

2. 杜甫的古诗《望岳》表达了什么意思

杜甫的古诗《望岳》表达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原文:《望岳》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神奇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3. 求杜甫的诗歌〈望岳〉

三首一共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东岳泰山

望岳

西岳岭嶒竦处尊 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 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 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 高寻白帝问真源

西岳华山

望岳 杜甫

南岳配朱鸟 秩礼自百王

歘吸领地灵 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 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 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 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 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峯尊 峯峯次低昴

紫盖独不朝 争长嶫相望

恭闻魏夫人 羣仙夹翱翔

有时五峯气 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 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 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 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 神其思降祥

4. 杜甫的古诗《望岳》你读懂了什么

《望岳》

(唐)杜甫 选自《杜少陵集详注》卷一

岱(dài)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zì)入归鸟。(“层”通“曾”(céng),此为通假字,现在多以“层”来写)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作者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伟大抱负。与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和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有异曲同工之妙。直到近代才有诗人黄莽(山水悟道)在《清晨登悬剑山》中写出“登高方始远,天地纳于心。”之佳句。

5. 杜甫的诗歌

杜甫一生写下了一千多首诗,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丽人行》、《春望》等。

杜甫诗充分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对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千古不朽的诗句,被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所铭记。“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这是杜甫对祖国无比热爱的充分展示,这一点使他的诗具有很高的人民性。

杜甫的这种爱国热忱,在《春望》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名篇中,也表现得非常充沛。而在《三吏》、《三别》中,对广大人民忍受一切痛苦的爱国精神的歌颂,更把他那颗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展现在读者面前。

出自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统治阶级奢侈荒淫的面目和祸国殃民的罪行,必然怀有强烈的憎恨。这一点在不朽的名篇《兵车行》、《丽人行》中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一个伟大爱国者的忧国忧民之情,必然在其它方面也有所表现。杜甫的一些咏物、写景的诗,甚至那些有关夫妻、兄弟、朋友的抒情诗中,也无不渗透着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

总之,杜甫的诗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艺术记录。杜甫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反映了极为广泛的社会现实,无论在怎样一种险恶的形势下,他都没有失去信心(一直想当他的诸葛亮),在我国悠久的文学史上,杜甫诗歌的认识作用、借鉴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都是难以企及的。

杜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诗人常将自己的主观感受隐藏在客观的描写中,让事物自身去打动读者。例如《丽人行》中,诗人并没有直接去斥责杨氏兄妹的荒淫,然而从对他们服饰、饮食等方面的具体描述中,作者的爱憎态度已显露无遗。

杜诗语言平易朴素、通俗、写实,但却极见功力。他还常用人物独白和俗语来突出人物性格的个性化。

在刻画人物时,特别善于抓住细节的描写,如《北征》中关于妻子儿女的一段文字就是非常突出的例子。杜甫诗风多变,但总体来看,可以概括为沉郁顿挫。

这里的沉郁是指文章的深沉蕴蓄,顿挫则是指感情的抑扬曲折,语气、音节的跌宕摇曳。所有这一切,确立了杜甫在三千多年的中国文学史上至高无上的“诗圣”的地位。

阅读杜诗,总是被那沉郁顿挫的诗风深深的感染着,被作品中根植于现实的高度的爱国主义和深厚洋溢的人道主义深深震撼。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沿袭着杜甫的创作道路。

王安石、陆游、苏轼、文天祥等对杜甫诗中精神实质有着深刻而全面的认识,真正能做到结合个人的时代遭遇和生活实践,写出一首具有高度爱国主义精神,深刻现实写照的诗人,使他们成为无愧于祖国人民所十分需要的诗人。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虽然杜甫在当朝不为世人所知,但经过后世的研究,他的作品最终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

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

6. 杜甫有三首《望岳》诗歌,请问三首分别是什么

望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南岳配朱鸟1,秩礼自百王2。

歘吸领地灵3,鸿洞半炎方4。

邦家用祀典5,在德非馨香6。

巡守何寂寥7,有虞今则亡8。

洎吾隘世网9, 行迈越潇湘10。

渴日绝壁出11,漾舟清光旁12。

祝融五峯尊13,峯峯次低昴14。

紫盖独不朝15, 争长嶫相望16。

恭闻魏夫人17,羣仙夹翱翔18。

有时五峯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19,未暇杖崇冈20。

归来觊命驾21,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22,曷以赞我皇23。

牲璧忍衰俗24,神其思降祥。

望岳

西岳崚嶒竦处尊⑴,诸峰罗立似儿孙⑵。

安得仙人九节杖⑶,拄到玉女洗头盆⑷。

车箱入谷无归路⑸,箭栝通天有一门⑹。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7. 杜甫的诗:望岳是什么意思

重新补充:

就是 “ 望山 ”的意思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你所说的那首应该是 “望泰山” 的意思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

8. 杜甫的古诗300首

杜甫——《梦李白》二首

杜甫——《新婚别》

杜甫——《古柏行》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绝句》

杜甫——《旅夜书怀》

杜甫——《清明》

杜甫——《望岳》

杜甫——《春望》

杜甫——《登岳阳楼》

杜甫——《登高》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饮中八仙歌》

杜甫——《曲江》其二

杜甫——《哀江头》

杜甫——《哀王孙》

杜甫——《垂老别》

杜甫——《八阵图》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石壕吏》

杜甫——《登楼》

杜甫——《古柏行》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杜甫——《寄韩谏议》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杜甫——《别房太尉墓》

杜甫——《绝句四首》

杜甫——《客至》

杜甫——《丽人行之一》

杜甫——《蜀相》

杜甫——《宿府》

杜甫——《天末怀李白》

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野望》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新安吏》

杜甫——《新婚别》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

杜甫——《月夜》

杜甫——《月夜忆舍弟》

杜甫——《赠卫八处士》

杜甫——《无家别》

杜甫——《潼关吏》

杜甫——《垂老别》

杜甫——《春宿左省》

杜甫——《兵车行》

杜甫——《佳人》

杜甫——《丽人行》

杜甫——《望岳》

杜甫——《题张氏隐居二首》(其二)

杜甫——《房兵曹胡马》

杜甫——《画鹰》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杜甫——《兵车行》

杜甫——《饮中八仙歌》

杜甫——《春日忆李白》

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杜甫——《丽人行》

杜甫——《贫交行》

杜甫——《醉时歌》

杜甫——《后出塞五首》(其二)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甫——《月夜》

杜甫——《悲陈陶》

杜甫——《对雪》

杜甫——《春望》

杜甫——《哀江头》

杜甫——《北征》

杜甫——《羌村三首》

杜甫——《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

杜甫——《春宿左省》

杜甫——《曲江二首》

杜甫——《曲江对酒》

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杜甫——《日暮》

杜甫——《赠卫八处士》

杜甫——《洗兵马》

杜甫——《新安吏》

杜甫——《石壕吏》

杜甫——《潼关吏》

杜甫——《新婚别》

杜甫——《垂老别》

杜甫——《无家别》

杜甫——《佳人》

杜甫——《梦李白二首》

杜甫——《秦州杂诗》(其七)

杜甫——《天末怀李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

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七)

杜甫——《成都府》

杜甫——《蜀相》

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杜甫——《南邻》

杜甫——《狂夫》

杜甫——《江村》

杜甫——《野老》

9. 杜甫的诗歌有哪些

1、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4、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 5、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兵车行》 6、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兵车行》 7、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11、昔闻洞庭湖,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 12、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小寒食舟中作》 1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14、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 15、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咏怀古迹五首》 16、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咏怀古迹五首》 17、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兴八首》 18、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抒怀》 19、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2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四首(其三)》 2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绝句二首(其一)》 22、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2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4、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 25、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2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7、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28、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29、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江村》 30、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 31、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天末怀李白》 32、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梦李白二首》 33、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梦李白二首》 34、万里尽征戍,烽火被冈峦。《垂老别》 3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 36、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37、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赠卫八处士》 3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温馨提示:
本文【杜甫的诗歌wangyue】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