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登科后
唐代: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代: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唐代: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4. 春怨
唐代: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5. 闺怨
唐代: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1、白驹过隙日光荏苒?
2、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
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4、岁去弦吐箭。
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6、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9、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10、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1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2、花儿还有重开日,人生没有再少年。
13、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
1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6、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
17、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18、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19、节气不饶苗,岁月不饶人。
20、一日无二晨,时间不重临。
2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一、李白《相逢行二首》:
基本内容:《相逢行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借乐府旧题创作的组诗作品。
第一首诗写相逢的一瞬间,表现出一种诗人李白式的精神面貌,是全无隐忧的醇酒美人之外的出仕建功的体貌气质;第二首诗虽仅短短四句,但用大写意的旷放手法,勾勒出一种昂扬积极的人格理想。
相关句子: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
释义:就说光阴荏苒,时不我待,转成之间,黑发而成白丝。
二、陶渊明《杂诗》
基本内容:既然生命是这么短促,人生是这么不可把握,社会是这么黑暗,欢乐是这么不易寻得,那么,对生活中偶尔还能寻得的一点点欢乐,不要错过,要及时抓住它,尽情享受。
相关句子: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释义:青春一旦过去便不可能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
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三、韦庄《关河道中》:
基本内容:本诗表明了作者自己的志向决心和生活态度。
相关句子: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
释义:世人只看到时间如箭,迅速流逝,哪知道天道曲折,像弓箭一样弯曲。
四、曹植《箜篌引》:
基本内容:《箜篌引》是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创作的一首游宴诗。
此诗通过歌舞酒宴上乐极悲来的感情变化,抒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慨,展示了建安时代特有的社会心理,表达了人生短促的苦闷和建立不朽功业的渴求这一主题,表现出“雅好慷慨”的时代风格。全诗章法巧妙,独具匠心。
相关句子: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
释义:白天里疾风吹过,日光渐渐向西流走。
五、李白《将进酒》:
基本内容:《将进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为李白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在同题作品中影响最大。诗人豪饮高歌,借酒消愁,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
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体现出强烈的豪纵狂放的个性。
相关句子: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释义:高堂之上的人,对着明镜感叹自己的白发,早上还是青丝到晚上就变得雪白。
1)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2)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3)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6)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7)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沉。
8)人寿几何?逝如朝霞。时无重至,华不在阳。
9)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10)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时间,它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但却又实实在在地在人们身边无情而匆匆地流逝。古代诗歌,尤其是唐宋诗歌中大凡写“水”便是写时间或言愁。例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等,无不是借助奔流不息的河海之水抒写面对时间流逝的一种焦灼。时间本来就存在,每个人都生活在时间里,只是许多的人经常忘了时间的存在罢了,所以人们才会对流逝的时间感到不可思议,所以才会有诸如“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这样感叹时光流逝的诗句。
古今中外关于写时间流逝的诗句是很多的:
晏殊的《浣溪纱》: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宣州谢佻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谒山(李商隐)
从来系日乏长绳,
水去云回恨不胜。
欲就麻姑买沧海,
一杯春露冷如冰。
临江仙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李煜词《乌夜啼》: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王勃 卷55_12「滕王阁」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下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
天地者,万物之连旅;光阴者,万代之过客。——李白
“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
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移越少年。——高明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丘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李白
花有重开的,人无再少年。——关汉卿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盒进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的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子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朱自清
年华一去不复返,事业放弃再难成。——白郎宁
最长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远无穷尽,最短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我们所有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伏尔泰
时光荏苒
时光荏苒,时间一点一点地流逝、不知不觉中便稍纵即逝,犹如白驹过隙。岁月匆匆,仿佛昨日还是积雪层层的酷冬,今天已是烈日炙烤的炎夏。时光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勤值历。
蹉跎岁月
蹉跎岁月。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常被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出处晋·阮籍《咏怀》诗:“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出自《诫子书》:“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意思是: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有益于社会,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沧海桑田
沧海桑田:沧海,大海;桑田,种桑树的地;泛指农田。意思是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间事变化很大。也作“桑田沧海”;又简称“沧桑”。
语出: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唐·储光羲 《献八舅东归》诗:“独往不可羣,沧海成桑田。” 明 刘基 《惜馀春慢·咏子规》词:“沧海桑田有时,海若未枯,愁应无已。”
形容时光飞快的诗句有:
1. 《杂诗》晋,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2. 《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 《代悲白头翁》唐,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好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4. 《白鹿洞二首》唐·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5.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6. 《离思五首·其四》唐,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7. 《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8. 《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9. 《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夜宴崔十三评事、韦少府侄三首》唐.杜甫
峡险江惊急,楼高月迥明。一时今夕会,万里故乡情。
星落黄姑渚,秋辞白帝城。老人因酒病,坚坐看君倾。
明月生长好,浮云薄渐遮。悠悠照边塞,悄悄忆京华。
清动杯中物,高随海上查。不眠瞻白兔,百过落乌纱。
对月那无酒,登楼况有江。听歌惊白鬓,笑舞拓秋窗。
尊蚁添相续,沙鸥并一双。尽怜君醉倒,更觉片心降。
10.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view_8481.aspx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