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大徒伤悲。
2、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3、_________________,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
4、_________________,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5、欲济无舟楫, 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 ,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7、______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8、晴空一鹤排云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
9、_________________,云外一声鸡。(梅尧臣《鲁山山行》)
10、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浣溪沙》)
11、___________________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2、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13、长风破浪会有时,。
14、__________________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15、________________,惟有乳下孙。
16、衣沾不足惜,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17、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18、__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19、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20、台痕上阶绿 ,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21、《记承天寺夜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这一句描绘了一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好境界。
22、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23、坐观垂钓者 ,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25、谈笑有鸿儒 ,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26、_________________, 天涯若比邻。
27、_____________, 中无杂树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28、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郦道元《三峡》)
29、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30、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31、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
32、_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33、问今是何世,乃_______,_______。此人为具言为闻,皆叹惋。(陶渊明《桃花源记》)
34、可以调素牵,阅金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35、___________________,何处无竹柏?。
36、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37、山不再高,_______。_______,_______。斯是陋室,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38、中通外直,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39、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
40、春冬之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你好,以下为题,不过建议你还是去书店买练习卷练一下,毕竟那些都是最新的,而考题是每年都在变的。
另外,一般古诗你只要背熟了,基本能做到听上句说下句,并且理解意思(不必句句翻译)并且了解背景就可以了,希望这些能对你有所帮助,祝你学业进步(^o^)/~(本人今年刚中考,就是这样考了135)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题精选(含答案)(一)、《桃花源记》1、写出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写出描写桃花源中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间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写出出自本文的四个成语:豁然开朗;世外桃源;怡然自乐;无人问津。4、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甚之异。
5、文中描写桃花源老人小孩生活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6、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7、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8、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二)《陋室铭》1、文中的名句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写居室环境的句子:台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写作者交往对象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5、写室中生活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互文见义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7、画龙点睛的句子是:何陋之有?8、表明作者对世俗生活鄙弃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三)《爱莲说》1、作者描绘的莲花的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溢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全文的纲领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3、表明作者对追名逐利的世风的鄙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四)《核舟记》1、全文围绕着“奇巧 ” 一词选择材料。2、文中引用《赤壁赋》的句子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3、文中引用《后赤壁赋》的句子是:山高月小,水落石出。4、文中直接描写鲁直的句子是: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5、文中描写舟子的神态的句子是: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6、作者的感叹是:嘻,技亦灵怪矣哉!7、作者对核舟的细致描绘,印证了文中: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五)《大道之行也》1、总括全文的纲领句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最能够体现全社会的关爱这一特征的句子是:衿、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六)《杜甫诗三首》(望岳)1、远望的句子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2、近望的句子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细望的句子是: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4、表明愿望的句子是: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5、富含生活哲理的句子: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春望)1、借物抒情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描绘自我形象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3、名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石壕吏)1、全诗情节紧紧围绕着“有吏夜捉人”一句展开。2、表明战争惨烈的句子是:二男新战死。
3、表明老百姓生活极度贫困的句子是:出入无完裙。4、表明老妇人确实被抓走的句子是:独与老翁别。
(七)《三峡》1、引用渔人的民歌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2、写夏天水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侧面写山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4、《三峡》一文中总写三峡地貌的句子是: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八)《答谢中书书》1、文中描绘早晚景色变化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2、表明作者自豪的句子: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九)《记承天寺夜油》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十)《观潮》引用杨万里的诗句是: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十一)〈〈湖心亭看雪〉〉描写景物的句子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十二)〈〈诗四首〉〉1、〈〈使至塞上〉〉的描写边塞奇特壮丽的风光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渡荆门送别〉〉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描写江上美景的句子是:月下飞天境 云生结海楼 3、〈〈游山西村〉〉富含生活哲理的句子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4、《渡荆门送别》一。
八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复习集锦【第五单元】: 一、《桃花源记》、1、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2、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 3、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4、本文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 , , ,。
,。5、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的句子:。
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B.。
7、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
8、交代桃源人来历的句子:。9.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 , , ; ,。
10.出自本文有些成语一直沿用至今,请写出来其中的两个 、。二、《陋室铭》 ①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
②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③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④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⑤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
⑥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 ?⑦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⑧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三、《爱莲说》①咏莲名句: ②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③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④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⑤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
⑥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⑦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8.《爱莲说》中集中表现莲高洁品格的主旨句: ,。9.《爱莲说》中“ ,。”
道出荷花庄重质朴、洁身自好、不落尘俗的品格。10.《爱莲说》中描写莲的形象,先用衬笔,其中 , ,是一般映衬, 和 是重点映衬,菊是 牡丹是。
11.文中描写莲的生长环境句: ,。描写莲的体态、香气句: , , 描写莲的清高风度句:。
12.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 四、《核舟记》1.闭之,则右刻“ , ”,左刻“ , ”,石青糁之。2.船头坐三人, ,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3.佛印绝类弥勒, , ,神情与苏、黄不属。4. ,若听茶声然。
五、《大道之行也》1.全文纲领性句子是:大道之行也, , ,。2.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句是:①故人不独亲其亲, , , , , , ,矜、寡、孤、独 废疾者皆有所养 (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 ,。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货恶其弃于地也, ; ,不必为己。(货尽其用,人尽其力)3. 全文总结性句子是: , , 是谓大同。
4.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 、。六、诗四首: 《望岳》1. 描写《望岳》中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诗句是: ,。
2.《望岳》中表现作者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 ,。3.细望泰山景色句是: ,。
4. 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 ,。《春望》1.拟人诗句是: ,。
2.忧国思乡诗句是: ,。3.首联诗句是: ,。
4.悲己句是: , .。《石壕吏》1. 反应官吏残暴对待百姓诗句是: ,。
2.说明当时战争惨烈的诗句是: ,。3.最能概括凄惨情景诗句是: ,。
4. 说明当时兵役苛酷的诗句是:。七、【课外古诗】(一)1.少壮不努力,。
2.树树皆春色,。3.乡泪客中尽,。
4. ,波撼岳阳城。5.黄鹤一去不复返,。
6.日暮乡关何处是,。7.常恐秋节至,。
8.相顾无相识,。9. ,平海夕漫漫。
10.气蒸云梦泽,。11.坐观垂钓者,。
12.晴川历历汉阳树,。(二)1、《长歌行》中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
2、《野望》中颔联是对偶句,请写出来: ,。3、《早寒江上有怀》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表达作者想做官而无人引荐的句子是: ,。隐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的是: ,。
(4分)5、《黄鹤楼》最能体现作者思乡之情的是: ,。6、《送友人》中写落日将下,依依不舍来喻故人之情的是: ,。
7、《秋词》把诗人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的是 ,。8、《鲁山山行》“好峰随处改,。”
9、《浣溪沙》中表达出“人生也可老当益壮”的内容是: ,。1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虚写的是:。
八、【拓展延伸】1.“神舟六号”遨游太空,让全体中国人的心随着它跳动了五天五夜,也让全世界再次感受到了中华民族“ , ”的雄心和气概。(填写杜甫《望岳》中的诗句)2.请写出一句含有 “鸟”的诗句。
: ,。3.请写出一句表现诗人对故乡或对亲人思念之情的诗句: ,。
4、《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望中之所见,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想见杜甫忧国、伤时、思家而造成的苍老之态。
5、《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即景设喻,以物自比,叙事写景。6、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在《使至塞上》中 , _____。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
八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复习集锦【第五单元】: 一、《桃花源记》、1、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2、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 3、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4、本文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 , , ,。
,。5、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的句子:。
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B.。
7、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
8、交代桃源人来历的句子:。9.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 , , ; ,。
10.出自本文有些成语一直沿用至今,请写出来其中的两个 、。二、《陋室铭》 ①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
②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③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④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⑤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
⑥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 ?⑦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⑧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三、《爱莲说》①咏莲名句: ②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③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④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⑤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
⑥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⑦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8.《爱莲说》中集中表现莲高洁品格的主旨句: ,。9.《爱莲说》中“ ,。”
道出荷花庄重质朴、洁身自好、不落尘俗的品格。10.《爱莲说》中描写莲的形象,先用衬笔,其中 , ,是一般映衬, 和 是重点映衬,菊是 牡丹是。
11.文中描写莲的生长环境句: ,。描写莲的体态、香气句: , , 描写莲的清高风度句:。
12.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 四、《核舟记》1.闭之,则右刻“ , ”,左刻“ , ”,石青糁之。2.船头坐三人, ,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3.佛印绝类弥勒, , ,神情与苏、黄不属。4. ,若听茶声然。
五、《大道之行也》1.全文纲领性句子是:大道之行也, , ,。2.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句是:①故人不独亲其亲, , , , , , ,矜、寡、孤、独 废疾者皆有所养 (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 ,。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货恶其弃于地也, ; ,不必为己。(货尽其用,人尽其力)3. 全文总结性句子是: , , 是谓大同。
4.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 、。六、诗四首: 《望岳》1. 描写《望岳》中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诗句是: ,。
2.《望岳》中表现作者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 ,。3.细望泰山景色句是: ,。
4. 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 ,。《春望》1.拟人诗句是: ,。
2.忧国思乡诗句是: ,。3.首联诗句是: ,。
4.悲己句是: , .。《石壕吏》1. 反应官吏残暴对待百姓诗句是: ,。
2.说明当时战争惨烈的诗句是: ,。3.最能概括凄惨情景诗句是: ,。
4. 说明当时兵役苛酷的诗句是:。七、【课外古诗】(一)1.少壮不努力,。
2.树树皆春色,。3.乡泪客中尽,。
4. ,波撼岳阳城。5.黄鹤一去不复返,。
6.日暮乡关何处是,。7.常恐秋节至,。
8.相顾无相识,。9. ,平海夕漫漫。
10.气蒸云梦泽,。11.坐观垂钓者,。
12.晴川历历汉阳树,。(二)1、《长歌行》中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
2、《野望》中颔联是对偶句,请写出来: ,。3、《早寒江上有怀》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表达作者想做官而无人引荐的句子是: ,。隐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的是: ,。
(4分)5、《黄鹤楼》最能体现作者思乡之情的是: ,。6、《送友人》中写落日将下,依依不舍来喻故人之情的是: ,。
7、《秋词》把诗人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的是 ,。8、《鲁山山行》“好峰随处改,。”
9、《浣溪沙》中表达出“人生也可老当益壮”的内容是: ,。1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虚写的是:。
八、【拓展延伸】1.“神舟六号”遨游太空,让全体中国人的心随着它跳动了五天五夜,也让全世界再次感受到了中华民族“ , ”的雄心和气概。(填写杜甫《望岳》中的诗句)2.请写出一句含有 “鸟”的诗句。
: ,。3.请写出一句表现诗人对故乡或对亲人思念之情的诗句: ,。
4、《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望中之所见,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想见杜甫忧国、伤时、思家而造成的苍老之态。
5、《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即景设喻,以物自比,叙事写景。6、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在《使至塞上》中 , _____。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
根据提示默写。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明诗人并不因为自己的不幸遭遇而消沉的坚定意志和乐观精神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用典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赤壁》借题发挥,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以小见大,深刻警策。3、《过零丁洋》中运用比喻写国家山河破碎,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调歌头》的作者是_________,他在词中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哲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且还唱出了他对人们的美好祝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承上启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还点明朝代的变迁,受苦的总是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饮酒》中表明诗人________弃官归隐后生活悠闲自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写傍晚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在《行路难》中,最能反衬出诗人李白内心悲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在诗的结尾,他坚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信心,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面对自己的不幸遭遇,却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呼喊,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杜甫的那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雪花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最能体现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一首送别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其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10、《己亥杂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言外有意,表明诗人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11、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下了气势豪迈、意境开阔的送别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是送别诗的《送元二使安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流露出依依惜别的悲伤气氛。
二、补充句子1、亭亭山上松,_________________ 2、冰霜正惨凄,__________________3、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_________ 4、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6、惶恐滩头说惶恐,_________________7、转朱阁,_______________ 8、峰峦如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床头屋漏无干处,________________ 10、与君离别意,__________________11、渭城朝雨 轻尘,________________ 12、蓬莱文章建安骨,_________________13、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14、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15、___________,月如钩。16、剪不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18、前不古人,______________19、茅檐低小,___________……最喜小儿亡赖,__________________20、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________……人生在世不称意,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言文名句1、《与朱元思书》中写水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五柳先生指,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了他的家境贫寒,但他文末借黔娄之妻有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自己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精神气质。3、《马说》中韩愈讽刺了食马者“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以为“天下无马”的可笑言行。
4、默写出《送东阳马生序》中写求学艰险的句子:当余之从师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写出了潭中鱼的活动,请默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出了巴陵胜状,表明了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的旷达胸襟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政治抱负。
7、醉翁指________,他被贬滁州时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以民为乐,写下了千古名篇《 》。其中最有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满井游记》中写景很有特色,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请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背诵并默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背诵》阅读题 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作者借百川归海、一去不回来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惜时劝学)。
◆写法有何特点? 以景寄情,由情入理。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1、“东皋薄暮望,”点明时间、地点、事件。
2、“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表现了孤独抑郁的心情。
3、“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整个画面萧瑟恬静。4、本诗写景有特色? 颔联写的是秋野静景,颈联写的是秋野动景,以动衬静,意境更显静谧。
5、“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本诗写的是哪个季节? 2、首联“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天气寒冷,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萧瑟凄清的景象。3、尾联情景交融,请分析。
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这种景色,完全烘托出作者思乡怀亲之情和前路茫茫欲归不得的愁绪。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B) A“涵虚”句中“太清”指天,“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B“欲济”句中的“济”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
C“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D最后两句中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
2、对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C) A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B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
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C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
D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3、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八月秋高,湖水盛涨,圆圆满满,与岸齐平;远远望去,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浑然一体。
景象极其壮阔。4、品味“蒸”与“撼”。
“蒸”字意思是蒸腾,给人以蒸蒸日上的动态感;“撼”字犹如万钧雷霆,“炸”得岳阳城天摇地动,这这两句锤炼词语,以静衬动,凸现洞庭秋水虎吼雷鸣的勃勃生机。5、后两联一语双关,请分析。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萎萎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解释下面的词浯。(2分) ①历历:分明可数;②乡关:故乡。
(2)除“黄鹤楼”外,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还有哪两座? 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 (3)诗的一、二两联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抒发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4)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
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日暮怀归之情,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愁思)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1、首联写送别之景,其中“横”与“绕”写得极妙,试分析。
放眼望去,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城北,洁白的河水从城东缓缓绕过。“横”字写青山的静,“绕”字写白水的动,用词准确而传神。
2、颔联写送别之事。其中“别”照应诗题中的“送”,“孤蓬”是比喻手法,照应诗题中的“友人”。
“蓬”之前用“孤”来限制,准确而生动地描摹出朋友的孤单无依,行迹无定。
3、颈联情景交融,试分析。“浮云”“落日”之景与“游子”之“意”、“故人”之“情”交融,拓展意境。
4、尾句“班马鸣”犹作离别之声,衬托了离情别绪。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1、自古“秋”“愁”难离,马致远有,。
王绩有,。2、“晴空一鹤排云上”,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在秋日晴空中,一鹤凌空而去,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画面积极乐观。
3、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表达作者乐观豪迈、锐意进取的人生态度。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行独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1、首联中“惬”意为;颔联中“迷”指。
2、颔联中“改”与“迷”妙在哪里?。
[长歌行] 汉 乐府民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野望] 王绩 唐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唐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唐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黄鹤楼] 崔颢 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送友人] 李白 唐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秋词] 刘禹锡 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宋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浣溪沙] 苏轼 宋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一、根据上下文默写。
1.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2.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3.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4.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5.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6.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7.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8.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9.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10. 山随平野尽,月涌大江流。
11.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12.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3.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14.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15.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16.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17.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18.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19.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20.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21.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2.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23.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24.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25.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6.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7.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28.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9.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0.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31.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32.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33.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4.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35.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36.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37.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二、理解性默写。
1.
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②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③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④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⑤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
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②孤蓬万里征,归雁入胡天。
③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④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