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边有一户人家,一家五口就住在一间又旧又破又小的茅屋里.但能看出来,他们生活得很幸福,快乐.茅屋前有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他们刚刚喝了一些酒,从他们红彤彤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略带醉意,靠在一起,用吴的的方言一起饮酒作乐.老翁说:“我说老伴儿,你喝醉了.”老妇说:“你才喝醉了呢,我清醒得很!” “哈哈哈,哈哈哈!”笑声从屋里漫出来了.茅屋后面有一一棵棵苍翠挺拔的竹子,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峦,透露出乡村恬静的气息.茅屋旁有一条小溪,河水清澈透明,河里的游鱼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老夫妻的大儿子独自一人扛着锄头,带着草帽,去小溪东边的豆地里锄草了.屋外的空气清鲜,小溪旁长有许多嫩绿的草,小溪里长着碧绿的荷叶,有的还结了莲蓬.鸡在“咯咯”地叫,仿佛在说:“我们的“房子”在哪儿呀?而二儿子正用自己最快的速度编织鸡笼.织啊织,就差一点儿就织完了.鸡好像也知道二儿子正为它们织鸡笼,所以就在二儿子身旁飞来飞去,有时还友好地啄一下二儿子的小脚丫.小儿子呢,也干不了什么事情,只能趴在小溪边,一边调皮的逗着游鱼,还一边剥着莲蓬吃,还一边唠叨着:“一颗,两颗,三颗······”那摇着小脚丫的样子真令人喜爱!这是一个多么幸福的家庭啊。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
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
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后主的一首虞美人,语言明净、凝练、优
美、清新。这是我最为喜欢的诗词之一。在古诗文中寻找美,发现
美,收获美是一个很享受的过程。古诗文中,往往带着浓厚的历史
风格,这恰好是我所欣赏和喜爱的。在诗歌中,我仿佛与作者融入
到了一起,领略着我国古代那灿烂而悠久的文化历史。
对一件东西感兴趣,你就会迫不及待的想去了解它,当然,背
诵古诗文也是一样的。
我个人认为,兴趣即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对古诗文感兴趣,在
背的时候,也就特别容易了。
当然,单单靠兴趣可不行,我想推荐一个方法。正所谓眼过千
遍不如手过一遍,我们可以采用“写”来加强记忆,每天晚上背诵
时多抄写几遍,以便理解古诗文内容并且加以记忆。第二天早晨起
床后,我建议利用洗漱时间,在大脑中好好回想一下,了解自己的
记忆程度。然后,再将背诵过的内容加以巩固,最好是再默写并批
阅一遍,改正错字。这个方法是我一直在使用的,我个人认为效果
是不错的,就将它推荐给同学们,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对古诗文的背
诵。
背诵古诗文,在大多人看来是一件十分枯燥无趣的事情。但是
我希望同学们可以认真的去了解古诗文,感悟古诗文中的美。也
许你会发现,这枯燥无味的背后,暗藏的真是那一抹抹灵动芳华。
感受古诗文,欣赏古诗文,去感受古诗文中那独特的美吧!
[读唐诗300首的感受作文]
读?唐诗300首?的感受 暑假我读了我最喜欢的?唐诗300首?,我觉的虽然我们在课堂上也学了古诗,但是还有许许多多的古诗还不了解,所以我们要利用假期多读书,读好书,读唐诗300首的感受作文。在?唐诗300首?里有写景的、写事的、抒情的,表达方式丰富多彩。大诗人李白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流漫主义的艺术魅力。他的诗想象奇特而丰富,把自己的形象思维常驰骋于悠远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对读者能产生极为强烈的感人的艺术效果,“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把酒问青天,对影成三人”……都是李白的精典诗句;杜甫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他的诗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国破山河在”、“家书抵万金”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晚年写的大量山水诗,刻划细致,清新自然,语句优美,“空山不见人,但闻人与响”让人充满了遐想…… 诗人的感情都浓缩在字里行间,不管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还是杜甫的《月夜》都是这样的,小学五年级作文《读唐诗300首的感受作文》。而且每次读书的时侯我似乎看见诗人所描写的景像,当我读的时候我才知道古诗是那么的深奥。我希望大家都来读书来增强自己的课外知识,还能懂得许多好词好句好诗。读唐诗300首的感受作文450字小学生作文(/)
我喜欢上语文课,更喜欢读书中精彩的课文。
第四课《绝招》非常吸引我。读完这篇课文,我知道了大力士三胖的绝招是:憋气,勤学苦练会武功的二褔绝招是:空翻,倒立。
小柱子因为技不如人,感觉丢人跑开了。小柱子听了奶奶的话后深受启发,明白了绝招是苦练出来的。
他深思熟虑后,终于想出了自己要练的绝招。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小伙伴们再比试绝招的时候,小柱子以惊人的速算绝招让伙伴们羡慕地竖起了大拇指。
小柱子没有骄傲,和伙伴们约定以后要时常比试练出来的绝招。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要学习小柱子这种不服输,肯勤学苦练的精神。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坚持到底就会胜利。我也要练就一手自己的绝招:“写作文”。
只有勤学好问、阅读书籍、增长见识,才能出口成章。“胜利考研谦虚,失败考验毅力!”我要更加努力,争取写出惟妙惟肖的好文章。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一单元 1我们的民族小学2金色的草地3爬天都峰4槐乡的孩子◎语文园地一第二单元 5灰雀6小摄影师7奇怪的大石头8*我不能失信◎语文园地二第三单元 9古诗两首10风筝11秋天的雨12*听听,秋的声音◎语文园地三 ※古诗两首《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第四单元 13花钟14蜜蜂15玩出了名堂16*找骆驼◎语文园地四第五单元。
语文教案:第一单元单元目标:1认识生字36个。练习写偏旁是“三点水”的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本单元的5篇课文。背诵课文1篇,古诗2首。
熟记名言3句。3结合课文进行说话训练4次。
单元语言实践活动1次,指导学生搜集材料,朗诵交流,并制作小报,进行展览。4本单元指导学生继续学习预习课文: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遇到不理解的词句,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字典、词典加以。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1、春的消息教学目标1、在阅读过程中认识5个生字“冈、蝴、蝶、耀、颊”。积累7个词语“春装、山冈、蝴蝶、雀跃、沉睡、照耀、面颊”。
2、按要求预习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能说文章说的春天的消息;用合适的方式理解词语“盼望”、“爱怜”、“雀跃”的意思。3、体会春天来到时人们欢快的心情以及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继续。西师大版三年级下语文教案第一单元1春的消息[8]2快乐的小燕子[2]3三月桃花水[5]4★ 一幅画[1]5古诗两首[1][3][1]◎积累与运用(一)[1] ※ 古诗两首《惠崇<春江晓景>》、《清明》第二单元6绿手指[2]7苹果里的星星[1]8点金术[2]9小蓝裙的故事[2]10★ 花开了,就感激[3]◎积累与运用(二)[1] 第三单元。
第一单元1节日的大街[3]2南京长江长桥[12]3中国卫星飞太空[4]○草原上的鹰[4]□水打翻以后[2]◎练习1[1] 第二单元4曼谷的小象[19]5鸡[1]6小方找舅舅[2]○你看,那儿就是我们村[1]□做不倒翁[4]◎练习2[0] 第三单元7翠鸟[40]8山里的孩子[5]9课间十分钟[7]○请到我家来做客[1]□课外活动[1]◎练习3[1] 第四单元1。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1燕子谢家湾小学学习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出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22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备课资料全集第一单元色彩爱什么颜色教材分析<<爱什么颜色>>这首诗歌以简练的语句,相同的结构段式勾勒了三副绚丽的色彩画面,抒发了作者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己理想的追求。
第一幅画面描绘了碧绿的禾苗,碧绿的小草,碧绿的梦.这是对自己农村生活的描述,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第二幅画面描绘了火红的朝阳,火红的枫叶,火红的队旗。
这是作者对自己学。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上册全集1、我们的民族小学1周1节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
会写“坪、坝”等12个字。2.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教学重难点: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教学过程: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
湘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全集1.节日的大街2.南京长江大桥3.《中国卫星飞太空》。
..1.节日的大街教学目标:1、感受改革开放给我国城镇带来的繁荣景象和欢乐气氛。2、学会本课15个生字,读写并理解19个新词;初步学会给多义词据词定义的方法。
3、会用“兴致勃勃”写一句话,会用“有……有……还有……”写话。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沪教版(新课标)小学第6册语文全册教案第一单元1春的消息2啊,汤圆3春天的小雨滴滴滴古诗诵读《晚春》《南园》4放风筝5荒芜的花园6*小城三月综合练习1第二单元7新年的礼物8小读者9秋千上的欢笑10*班长的苦恼古诗诵读《绝句四首(其三)》《江楼感旧》11一个美丽的故事12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综合练习2第三单元13起死回生14田忌赛马15完璧归赵古诗诵读《忆江南。
教学计划一整体识字二整合课文三加强综合活动四加强课外阅读,以《三国演义》作为共读内容。五情趣作文一课堂记实“品尝语文书”,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品尝”吗?生:就是吃一吃,了解味道。
师:我们是不是要将语文书吃一吃呢?生笑生:我知道这里的品尝是说的将课文的优点和缺点说一说。生:就是说说自己喜欢的课文。
师:你们理解的很好,你们希望品尝些什么?生:我建议将课文。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三年级语文教案课题:1、放风筝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了解孩子们是怎样放风筝的,激发开展丰富多彩课外活动的兴趣。
2、学习作者观察的方法和怎样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叙述清楚的。3、会本课生字新词。
4、看图,读课文,把描写图画内容的句子多读几遍。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二、范读课文。
这篇课文有7个自然段,可。教学课题8 李广射虎。
语文收获
又是一个星期六。回想过去的六年,不知有多少个星期六已从我生命中抹去;再遥望未来,即将面临升学考试的我又能过用区区几个手指就可以数地过来的星期六呢?是啊,今年六年级了,都已经学习知识六年了!感慨地看着这些平躺在纸上的文字,我立即想到了环绕在我们身边的一门课程——语文。是该好好总结一下我的语文知识了吧!
语文恐怕是我们每个人接触最早的一门课程了吧——如果算远一点小时第一声叫出的爸爸妈妈都应该属于语文的管辖范围了呢!记得刚上小学时,老师就注视着我们的眼睛说:“以后,我们要在一起学习成长,学习知识,填补出快乐的童年 !”现在回想,这不也是一句暗藏语文知识的句子了吗?
从此之后,我生活的角落中处处都是语文的影子。我读字,都词,都句子;开始认字,认词,认句子;写字,写词,写句子。我逐渐懂得了怎样去了解字词句;话怎样从嘴里优美地跃出;怎样灵活的掌控这些宝贵的知识。我与大作家巴金,老舍,托尔斯泰,巴尔扎克一起前行;从科学奇事中一起探秘;我们与百科全书一起重新认知生活。写作文也从以前稚嫩的手法衬托出的天真,到现在语句得精炼衬托出的成熟。
运用知识后才觉得语文的好处、带给我们的快乐、收获真的很多很多!
六年来,我们学过的语文知识从点点滴滴开始从方方面面开始,一点一点注入我们的生活,但我们还应坚持学习,它让我们变得快乐!
是语文的发展才让我们人类之间有了沟通交流;才让我们发明创造出更多的成绩;才让我们有了现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
我喜欢语文,并衷心祝福我喜爱的语文!
《忆江南》
我的故乡在江南,江南可美了,那里的风景我可熟悉呢!下面我给你们介绍吧!早上,旭日东升,江面上一片红霞,衬着江畔鲜红的花朵,如同一团团、一簇簇熊熊烈火在燃烧,上面有时还带着几颗晶莹的水珠,大概是天上的仙女的珍珠项链段了线,珍珠从天而降,正好落在了江花的花瓣或叶子上。有的象小姑娘用手捧着一颗晶莹的珍珠;有的从花的叶子上坠落,正巧滴入水中,水波泛起一圈圈荡漾开去;有的从这片叶子上被风一吹,吹到了那片叶子上,又从那片叶子上吹到了另一片叶子上,多么象接力赛呀!
那春天的江水好像被蓝草染过似的,一片翠绿。上面时常被几缕微风或驶过的帆船把明镜般的湖面打破了,泛起一层层涟漪。几对鸟儿排着整齐的队伍在长满翠绿的大树的山上盘旋,还有几只鸟儿飞倦了,落在的大树上鸣叫。江面上一片火红的晚霞,映照着江边那如同熊熊烈火在燃烧似的江花,好象被蓝草染过的江水,飞鸟、大山,这些景色是多么美好,多么和谐呀!这样如此美好的景色,叫我怎么能不时常想念它呢?
百闻不如一见,你们还是快来亲身体验一下江南的美景吧!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千百年来我们对唐诗都爱不释手.而小学语文教材里的古诗是我国唐诗中的艺术珍品.让小学生读懂它,理解它的内容,让学生终身受益,是我们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要花费很多时间与精力的.在如何教好小学语文古诗的基础上,我有所感悟. 一、学习古诗文要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入了70多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要想让学生领会其中的含义,在教学这些古诗时就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情蕴意.例如教学《咏柳》一诗,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当春天到来之际,你行走在路上,一定会感受到严冬过后,大自然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你看那河堤上,道路旁,原本光秃秃的柳树,这时是不是有了变化?它变得怎样了?在学生想象之后,老师就可以提问他们想象的情景,然后就导入诗文,指导他们朗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将诗文与他们想象的情景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这首诗看似对柳树轻描淡写,实则蕴含着作者很巧妙的笔法.全诗对树干和树枝树叶的赞颂,即对柳树的赞颂,虽然没有一个“柳”字,但是人们可以通过他描写的“万条垂下绿丝绦”和“细叶”这些柳的特征的描写.推测出作者写的就是柳.原本光秃秃的柳树现在发生了这样的变化是因为什么呢?当然是春风了,春天来了,春风吹绿了大地,作者赞咏春风中的柳树,其实就是赞咏了春风.这棵树是这样,其他的树不是也一样抽枝发芽、绿叶成荫吗?所以,这首诗的主旨是赞颂春风吹得树儿绿,给大地带来了无限生机. 二、音乐画画配合,创设意境 古诗文富有韵律、节奏,诵读起来朗朗上口,很受孩子们的喜爱.配乐朗诵诗是一种创设意境,让学生进入到诗的境遇中去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发挥学生想象,加深学生对诗意、诗境的理解. 如教学岳飞写的《满江红》,通过反复的配乐诵读、歌唱,能让学生体会诗句的豪迈风格,阔大境界,语言的粗犷有力,气氛的雄伟悲壮.教学张志和的《渔歌子》,反复配乐诵读,能让学生体会诗句清新自然的风格,语言的明白如话,感受到渔人于斜风细雨中那种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教师在进行配乐朗诵时,要适时地指导学生体会声音的抑扬顿挫,高低起伏,高亢与低沉所表达的情绪与效果.在古诗文中,诗与画又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古诗文的教学,还应注重把诗画乐融为一体,让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三、趣味训练,培养诗兴 学习古诗文,还要注重富有情趣的训练,这样,才能使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 1、巧设情境问题让学生填写诗句.如,问学生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来教导我们,你能写出另一首《悯农》吗?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当我们回忆起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 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苏轼的《 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了这个问题. 2、按要求写诗句.一是要求学生分别写出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各一句.如描写春天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描写夏天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写秋天的“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描写冬天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二是要求学生写出带有“红、橙、黄、绿、青、蓝、紫”字的诗各一句.三是写出带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等数字的诗句.四是要求学生在诗句中填入花名.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 )别样红”,“竹外( 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等等. 3、设计一些文学史常识的回答,如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被中国文坛合称为“大李杜”其中,李白被称为 “诗仙”,杜甫被称为 “诗史”,杜甫生平第一快诗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抒发了诗人的爱国热情. 4、让学生学写对联,感受成功的快乐.如我出上联“鸟语花香添美景”,学生就饶有兴味地对出下联“风和日丽庆新春”或“风和日丽迎新年”.其他的训练还有很多,如:某理发店的对联是“虽说技艺不高,却是顶上功夫.”某寺院的弥勒菩萨的对联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等等非常形象的对联. 四、运用故事,点燃诗心 小学生很喜欢听故事,教学古诗文时,可以插入一些有趣的故事,以此来点燃学生的诗心.特别是讲一些与此有关的奇闻轶事,学生就会更感兴趣.如贾岛“推敲”的故事,是用“僧推月下门”好呢,还是“僧敲月下门”好呢?体现了古人对提字炼句的注重.王安石写《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的提炼.还有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骆宾王咏鹅的故事,王冕喜画墨梅,写诗咏墨梅的故事等等.这些故事能使学生增强对古诗文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更能学好古诗文了.。
等到了今天——军事检阅的这一天。
我们三(1)班全体同学戴上白色的帽子、手套,准备好一面面鲜红的小国旗,端端正正地坐在教室里等待着老师的统一口令。1:20分到了,老师响亮地说:“我宣布军事检阅坐姿比赛正式开始!”我们一听到这句话,每个人的胸脯都挺了挺,自信地等待评分老师。评分老师来了,我们的胸脯和肩膀又挺了挺,纹丝不动地坐在那里,哪怕脚被蚊子咬了我们也丝毫不动,因为我们都想得第一名。
来到操场上,我们大家用整齐又响亮的口号声喊着:“一,一,一二一;一,一,一二一……”我都快把喉咙喊哑了!走过主席台前,我们的声音变得更整齐更响亮了,这是最关键的时刻,我们一定要做好!每个人心里都这样想着。我们听到周易飏他们大喊着:“一、二、三、四”时,我们又接着喊:“一、二、三、四;一、二、三、四,祖国万岁,万岁,万岁;三一,三一,勤学守纪,三一,三一,勇争第一。一、二、三、四,一二三四。”然后又大声重复地喊着,直到走到了指定的位置,我们才坐下来。
接下来,我们就坐在操场上看四、五、五六年级的军事检阅。我一看,哇,都傻了眼,他们有的拿着旗帜,有的拿着彩条,还有的举着牌子,大喊口号,真是太精彩了!看着他们轻快整齐的步伐,我不禁赞道:“啊,好棒哇,真是我们的榜样。”
四、五、五六年级的军事检阅完毕了,他们又给我们表演,我看得津津有味,真佩服他们。
开始颁发奖状了,我的心情一下子变得紧张了,我的心里一直念叨着:“三(1)第一名,三(1)第一名……”
最后,我们谁都没想到我们班竟然是三等奖,真丢人啊!我们失望地回到教室,每个人的心里都十分难受。后来,我想:我们面对失败,不应该只是伤心,“
从军行
【唐】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我的感想:
这首诗,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了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时间又逢黄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也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