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踏莎行》四首赏析踏莎行 ·晏殊祖席离歌,长亭别宴。
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掉依波转。
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此词上片开始写送别场面,然后分别从居者、行者两方面写离情,一方面表现居者依依难舍,另一方面叙写行人不忍离去。
下片单从居者方面写思念。因行者从水路乘船走,所以仍紧扣水波写。
“只送平波远”与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之意境相同。起二句,写饯别情依依。
古人出行时祭祀路神,因称饯别宴会为“祖席”。“长亭”为送别之地。
“离歌”与“别宴”同属一事,而“别宴”又与“祖席” 意同。此处不避重复,是为了强调送别的场面。
“香尘”句,写刚分手时的情景:落花满地,尘土也带有芬芳的气息,已隔着漠漠的香尘,彼此还一再含情回顾。“回面”,虽未点明是“居人”还是“行人”,但可以想见双方都缱绻缠绵,不忍别去。
四、五句从送者与行者分别写来,两相对照,令人尤难解颐。尽管在频频回望对方,总有不能再看到的时候。
一个小树林,隔断了人的视线,那马儿也象了解“居人”的心意,仰首长嘶,而“行人”已乘船渐行渐远,终于随着江流的曲折而隐没不见了。马嘶、棹转,从侧面衬托出别情之深。
过片两句,写“居人”登上画阁,不禁黯然魂消,凭倚高楼,独自含愁极望,惟见江波映照着落日余辉,伸展向遥远的天边,徒令人增添别恨而已。居人登楼,只是惘惘离怀,有所不甘,并不必为了继续目送行舟。
词语不粘不脱,有悠然远意。在时间上,下片与上片亦不一定紧密衔接,登楼极目,只是别后的情事,遥念行人,无时能已。
句中“只送”二字,怨极恨极而又无可奈何,语言平易而意旨深曲。收二句“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写别后的思量,自上句“平波远”三字化出。
抒情主人公放纵自己的想象,让此情随波而去,绕遍天涯。由眼前的渺渺平波,引出无穷无尽的离愁,意境本已深远,再以“天涯地角”补足之,则相思相望之情几趋极致。
此词写饯别相送及别后的怀思,均情景逼真,含蕴无尽。如一幅丹青妙手绘的春江送别图,令读者置身其间,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缱绻深情。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谓这首小词“足抵一篇《别赋》”,当非过誉。踏莎行 ·晏殊小径红稀,芳郊绿遍。
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珠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此词描绘暮春景色,上片写郊外景,下片写院内景,最后以“斜阳却照深深院”作结,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起首三句描绘一幅具有典型特征的芳郊春暮图:小路两旁,花儿已经稀疏,只间或看到星星点点的几瓣残红;放眼一望只见绿色已经漫山遍野;高台附近,树木繁茂成荫,一片幽深。“红稀”、“绿遍”、“ 树色阴阴”,标志着春天已经消逝,暮春气息很浓。
三句所写虽系眼前静景,但“稀”、“遍”、“见”这几个词却显示了事物发展的进程和动态。从 “小径”、“芳郊”、“高台”的顺序看,也有移步换形之感。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所写的杨花扑面,也是暮春典型景色。
但词人描绘这一景象时,却注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写成春风不懂得约束杨花,以致让它漫天飞舞,乱扑行人之面。这一方面暗示已经无计留春,只好听任杨花飘舞送春归去;另一方面又突出了杨花的无拘无束和活跃的生命力。
这里虽写暮春景色,却无衰颓情调,富有生趣。“濛濛”、“乱扑”,极富动态感。
“行人”二字,点醒以上所写,都是词人郊行所见。过片“翠叶藏莺,珠帘隔燕”两句,分写室外与室内,一承上,一启下,转接自然。
上句说翠绿的树叶已经长得很茂密,藏得住黄莺的身影,与上片“树色阴阴”相应;下句说燕子为朱帘所隔,不得进入室内,引出下面对室内景象的描写。着“藏”、“隔”二字,生动地写出了初夏嘉树繁阴之景与永昼闲静之状。
“炉香静逐游丝转”写在如此闲静的室内,香炉里的香烟,袅袅上升,和飘荡的游丝纠结、缭绕,逐渐融合在一起,分不清孰为香烟,孰为游丝了。“逐”、“转”二字,表面上是写动态,实际上却反托出整个室内的寂静。
“逐”上着一“静”字,境界顿出。结拍“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跳开一笔,写到日暮酒醒梦觉之时,原来词人午间小饮,酒困入睡,等到一觉醒来,已是日暮时分,西斜的夕阳正照着这深深的朱门院落。这里点明“愁梦”,说明梦境与春愁有关。
梦醒后斜阳仍照深院,遂生初 夏日长难以消遣之意。前人评此词写景流丽。
沈际飞在《草堂诗余正集》中说:“结‘深深’妙,着不得实字。”沈谦在《填词杂说》中进一步指出结句“更自神到”,道出了晏殊词写景的特点,即重其精神,不重其形迹。
晏殊《踏莎行》四首赏析踏莎行 ·晏殊祖席离歌,长亭别宴。
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掉依波转。
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此词上片开始写送别场面,然后分别从居者、行者两方面写离情,一方面表现居者依依难舍,另一方面叙写行人不忍离去。
下片单从居者方面写思念。因行者从水路乘船走,所以仍紧扣水波写。
“只送平波远”与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之意境相同。起二句,写饯别情依依。
古人出行时祭祀路神,因称饯别宴会为“祖席”。“长亭”为送别之地。
“离歌”与“别宴”同属一事,而“别宴”又与“祖席” 意同。此处不避重复,是为了强调送别的场面。
“香尘”句,写刚分手时的情景:落花满地,尘土也带有芬芳的气息,已隔着漠漠的香尘,彼此还一再含情回顾。“回面”,虽未点明是“居人”还是“行人”,但可以想见双方都缱绻缠绵,不忍别去。
四、五句从送者与行者分别写来,两相对照,令人尤难解颐。尽管在频频回望对方,总有不能再看到的时候。
一个小树林,隔断了人的视线,那马儿也象了解“居人”的心意,仰首长嘶,而“行人”已乘船渐行渐远,终于随着江流的曲折而隐没不见了。马嘶、棹转,从侧面衬托出别情之深。
过片两句,写“居人”登上画阁,不禁黯然魂消,凭倚高楼,独自含愁极望,惟见江波映照着落日余辉,伸展向遥远的天边,徒令人增添别恨而已。居人登楼,只是惘惘离怀,有所不甘,并不必为了继续目送行舟。
词语不粘不脱,有悠然远意。在时间上,下片与上片亦不一定紧密衔接,登楼极目,只是别后的情事,遥念行人,无时能已。
句中“只送”二字,怨极恨极而又无可奈何,语言平易而意旨深曲。收二句“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写别后的思量,自上句“平波远”三字化出。
抒情主人公放纵自己的想象,让此情随波而去,绕遍天涯。由眼前的渺渺平波,引出无穷无尽的离愁,意境本已深远,再以“天涯地角”补足之,则相思相望之情几趋极致。
此词写饯别相送及别后的怀思,均情景逼真,含蕴无尽。如一幅丹青妙手绘的春江送别图,令读者置身其间,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缱绻深情。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谓这首小词“足抵一篇《别赋》”,当非过誉。踏莎行 ·晏殊小径红稀,芳郊绿遍。
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珠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此词描绘暮春景色,上片写郊外景,下片写院内景,最后以“斜阳却照深深院”作结,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起首三句描绘一幅具有典型特征的芳郊春暮图:小路两旁,花儿已经稀疏,只间或看到星星点点的几瓣残红;放眼一望只见绿色已经漫山遍野;高台附近,树木繁茂成荫,一片幽深。“红稀”、“绿遍”、“ 树色阴阴”,标志着春天已经消逝,暮春气息很浓。
三句所写虽系眼前静景,但“稀”、“遍”、“见”这几个词却显示了事物发展的进程和动态。从 “小径”、“芳郊”、“高台”的顺序看,也有移步换形之感。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所写的杨花扑面,也是暮春典型景色。
但词人描绘这一景象时,却注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写成春风不懂得约束杨花,以致让它漫天飞舞,乱扑行人之面。这一方面暗示已经无计留春,只好听任杨花飘舞送春归去;另一方面又突出了杨花的无拘无束和活跃的生命力。
这里虽写暮春景色,却无衰颓情调,富有生趣。“濛濛”、“乱扑”,极富动态感。
“行人”二字,点醒以上所写,都是词人郊行所见。过片“翠叶藏莺,珠帘隔燕”两句,分写室外与室内,一承上,一启下,转接自然。
上句说翠绿的树叶已经长得很茂密,藏得住黄莺的身影,与上片“树色阴阴”相应;下句说燕子为朱帘所隔,不得进入室内,引出下面对室内景象的描写。着“藏”、“隔”二字,生动地写出了初夏嘉树繁阴之景与永昼闲静之状。
“炉香静逐游丝转”写在如此闲静的室内,香炉里的香烟,袅袅上升,和飘荡的游丝纠结、缭绕,逐渐融合在一起,分不清孰为香烟,孰为游丝了。“逐”、“转”二字,表面上是写动态,实际上却反托出整个室内的寂静。
“逐”上着一“静”字,境界顿出。结拍“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跳开一笔,写到日暮酒醒梦觉之时,原来词人午间小饮,酒困入睡,等到一觉醒来,已是日暮时分,西斜的夕阳正照着这深深的朱门院落。这里点明“愁梦”,说明梦境与春愁有关。
梦醒后斜阳仍照深院,遂生初 夏日长难以消遣之意。前人评此词写景流丽。
沈际飞在《草堂诗余正集》中说:“结‘深深’妙,着不得实字。”沈谦在《填词杂说》中进一步指出结句“更自神到”,道出了晏殊词写景的特点,即重其精神,不重其形迹。
古往今来咏花的诗词歌赋,以梅为题者最多,或咏其风韵独胜,或吟其神形俱清,或赞其标格秀雅,或颂其节操凝重。
南朝宋人陆凯在《赠范晔》诗中,以梅花作为传达友情的信物,别具一格:“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唐人的咏梅诗,除写闺怨、传友情、托身世之外,出现了虽以模拟物象为主,但却含有美的意蕴的佳作。咏梅之作至宋以后,借梅传友情抒闺怨之意渐歇,而写其意象之美,赞其标格之贞的吟咏日盛。
前者的代表是林和靖的《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后者的代表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一生爱梅、咏梅、以梅自喻。
他称赞梅是“花中气节最高坚”的,严然梅的知音,梅的化身。“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梅花绝句》),真正进入元人景元启所叹“梅花是我,我是梅花”的境界。
至于辛弃疾“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临江仙·探梅》),陈亮“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的诗句,更是遗貌取神的感概之吟。以后的咏梅,都只是宋人流风余韵的发扬。
咏梅诗山园小梅林和靖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黄金樽梅王安石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王安石华发寻春喜见梅, 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 香杳难随驿使来。忆梅李商隐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李商隐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梅花绝句(之—)陆游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梅花绝句(之二)陆游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梅花绝句(之三)陆游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早梅南朝·谢燮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江梅唐·杜甫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早梅唐·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杂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杂咏唐·王维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忆梅唐·李商隐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江上梅唐·王适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庭梅咏寄人唐·刘禹锡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梅花唐·崔道融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梅花唐·庾信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雪里觅梅花唐·萧纲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梅花唐·蒋维翰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子夜吴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玉阶怨》 李 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春 怨》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忆江南》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现代韵脚诗,比较适合朗诵,句句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需要的话可以HI我噢。
《爱的繁华》
你说你是飘摇在世界的一朵花
我疲惫的流浪者疯狂到欲将你摘下
你用转嫁文字和韵脚诗的谎话阻挡我的步伐
窗外的绿树红花努力开放了一整夏
曾飞舞的翅膀何时来采撷一场繁华
寂寞到红装欲要都卸下
完成二十岁的最后一个夏
停在你始终称赞我天才的一句神话
鼓励我许多年做自己观众的虚假
用辗转到他城的方法忽略掉对你的牵挂
探路时也会和陌生人搭一句话
却根本戒不掉因你而起的惩罚
原来爱要苦痛挣扎才参悟到你有多伟大
而那时我早已流落至云外天涯
回想当初的一句气话悔到无法自拔
在某个雨后的茫茫海天里有彩虹落下
我许愿哪怕一辈子沉默也还爱她
你是开在我灵魂世界里永不凋零的花
原文:昔有人将猎(1)而不识鹘(2),买一凫(3)而去。原(4)上兔起,掷之使击(5)。凫不能飞,投(6)于地,又再掷,又投于地。至三四,凫忽蹒跚(7)而人语(8)曰:“我鸭也,杀而食之,乃其分(9),奈何加我以抵掷之苦乎(10)?”其(11)人曰:“我谓尔(12)为鹘,可以猎兔耳,乃鸭耶?”凫举掌而示,笑以(13)言曰:“看我这脚手,可以搦(14)得他兔否?”
译文:从前有个人准备去打猎但不认识鹘,买了一只野鸭子就去原野打猎。原野上兔子出来,他就把野鸭子投放出去,让他袭击兔子。野鸭子不会飞,掉落在地上,他又一次把野鸭子投放出去,还是掉落到地上。这样反复了三四次,野鸭子忽然蹒跚着走到猎人面前像人那样对猎人说:“我是一只鸭子,杀死我并吃掉,这是我的本分,怎么把乱抛乱扔的痛苦加于我呢?”那个猎人说:“我以为你是鹘,可以捕捉到兔子,你竟然是鸭子啊?” 野鸭子举起脚掌给那个人看,笑着对他说:“你看看我这脚手,可以捕捉到那兔子吗?”
望岳①唐 杜甫岱宗②夫如何?齐鲁③青未了。
造化④钟神秀,阴阳⑤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⑥眦入归鸟。
会当⑦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注释1.岳:此指东岳泰山。
2.岱宗:泰山亦名岱山,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
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3.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即山东地区。
4.造化:天地,大自然。钟:聚集。
神秀:指山色的奇丽。5.阴阳:这里指山北山南。
割:划分。这句是说,泰山横天蔽日,山南向阳,天色明亮;山北背阴,天色晦暗。
同一时刻却是两个世界。6.决:张大。
眦:眼眶。决眦形容极目远视的样子。
入归鸟;目光追随归鸟。7.会当:一定要。
凌:登上。
1、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古诗词、论语、诗经、红楼梦等中外经典书目介绍;有趣的对联;家乡美景或风景名胜介绍;有趣的汉字;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或者经典励志故事智慧哲理故事;新闻时事聚萃或专题新闻(如钓鱼岛)2、参考示例:百度文库随便搜来参考自制更佳
①百度文库
高中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红楼梦》(把图片换成87版老版的)
②语文课前3分钟演讲_百度文库
1. ,江枫渔火对愁眠。
2.举头望明月,。3. ,人约黄昏后。
4. ,对影成三人。5秦时明月汉时关,。
6. ,夜泊秦淮近酒家。写出其他的咏月的诗句吗?试试看。
1.。2.。
五、按要求写诗句。(各写一句)(20分) 1、写春景的: 2、写夏景的: 3、写秋景的: 4、写冬景的: 5、写梅花的: 6、写兰花的: 7、写竹子的: 10、写爱国的: 11、写思乡的: 12、写送别的: 13、写友情的: 14、写长江的: 15、写黄河的: 16、写泰山的: 17、写华山的: 18、写庐山的: 19、写黄山的: 20、写边塞风光的: 六、附加题(如果答完了上面的题,还有时间的话,就请你完成这些练习) (一) 古诗百花园:(填花名)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开。
2· 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别样红。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村。
(二)古诗七彩园:(填色彩)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 杏出墙来。2·山外 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 千 总是春。
4·春风又 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 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 丝绦。(三)古诗动物园:(填动物)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 立上头。
2·江上往来人,但爱 美。3·两个 鸣翠柳,一行 上青天。
4·两岸 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 先知。
6·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 欲上时。7·柴门闻 吠,风雪夜归人。
8·牧童骑 ,歌声振林樾。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