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诗词学习 > 诗词大全

赞美子贡古诗词(赞美孔子的诗词)

发布时间: 2022-10-01 20:24:02

1.赞美孔子的诗词

《经鲁祭孔子而叹之》 ——唐·唐玄宗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悲哉孔子没》 ——宋·王安石悲哉孔子没,千岁无麒麟. 蚩蚩尽鉏商,此物谁能珍. 汉武得一角,燔烹诬鬼神. 更以铸黄金,传夸后世人. 《孔子》 ——宋·王安石圣人道大能亦博,学者所得皆秋毫. 虽传古未有孔子,蠛蠓何足知天高. 桓魋武叔不量力,欲挠一草摇蟠桃. 颜回已自不可测,至死钻仰忘身劳. 《池州夫子庙麟台》 ——唐·韦表微二仪既闭,三象乃乖.圣道埋郁,人心不开.上无文武,下有定哀.吁嗟麟兮,孰为来哉.周虽不纲,孔实嗣圣.诗书既删,礼乐大定.劝善惩恶,奸邪乃正.吁嗟麟兮,克昭符命.圣与时合,代行位尊.苟或乖戾,身穷道存.於昭鲁邑,栖迟孔门.吁嗟麟兮,孰知其仁.运极数残,德至时否.楚国浸广,秦封益侈.墙仞迫厄,崎岖阙里.吁嗟麟兮,靡有攸止.世治则麟,世乱则麇.出非其时,麋鹿同群.孔不自圣,麟不自祥.吁嗟麟兮,天何所亡.。

2.赞扬“后辈”的古诗词有哪些

1.《秋兴八首》 唐 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2.《韩冬郎即席》 唐 李商隐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3.《赠僧》 唐 顾况

家住义兴东舍溪,溪边莎草雨无泥。

上人一向心入定,春鸟年年空自啼。

出头皆是新年少,何处能容老病翁。

更把浮荣喻生灭,世间无事不虚空。

4.《论诗五首·其二》清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5.《饮中八仙歌》 唐 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3.赞美“墨,墨香,墨痕,书卷气”的古诗词有哪些

1.《墨君堂》

年代: 宋 作者: 文同

嗜竹种复画,浑如王掾居。

高堂倚空岩,素壁交扶疏。

山影覆秋静,月色澄夜虚。

萧爽只自适,谁能爱吾庐。

2.《墨君十咏·迸石》

年代: 宋 作者: 王铚

渭水侯多失旧封,平原池馆乱来空。

青青石上何人赏,孤映暮山风雪中。

3.《江城子·墨云拖雨过西楼》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墨云拖雨过西楼。水东流。晚烟收。

柳外残阳,回照动帘钩。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篘。

美人微笑转星眸。月花羞。捧金瓯。

歌扇萦风,吹散一春愁。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

4.《满庭芳·大道无形》

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大道无形,难言难说,世人不晓其根。不凭清净,数墨强寻文。

若是只凭经典,世间有、多少能人。都成道,九天之上,塞满玉皇庭。

何须开辩利,休穷周易,罢讲黄庭。真清真净,心上要无尘。

自有神仙提契,恁时节、得赴玄门。幽微处,逍遥快乐,终日罗哩*。

5.《墨歌寄林明叔》

年代: 宋 作者: 王迈

赠君古墨三寸许,君知此墨从来处。

溧阳石化几千年,钢铁臼经三万杵。

昔我得之於异人,使我拾袭藏为珍。

我今以半为君遗,物以妙贵君勿嗔。

来岁八月西风里,我曹慷慨办行李。

书囊无度半法骈,栓点笥中惟有此。

用时须留一匕余,丹墀大对要烦渠。

更有浯溪纪功石,待问君王乞墨书。

与墨有关的句子

1、我的墨池中,有落红点点。——徐志摩

2、无君子之才,少大人之量,当面有贪人之意,背后有害人之心。倾三江之水,难洗君心之墨。——郭德纲

3、墨写的谎,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鲁迅

4.赞扬名人的古诗词

1、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唐代:岑参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译文

亚相勤于王政甘冒辛苦,立誓报效国家平定边境。古来青垂史名屡见不鲜,如今将军功名胜过古人。

2、送陈七赴西军

唐代:孟浩然

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

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

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译文

我看一些非凡之人,被眼前的小事纠缠。你颇具有远大志向,文武才华耽误多年。听说边境有敌入侵,立即赴军万里争先。我将进京谋求功名,何时你才胜利归来?

3、草书歌行

唐代:李白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译文

小小少年,小小和尚,名号怀素。你的草书堪称风格迥异,独步天下。你用掉的墨水之多,简直就可以养北冰洋的鲸鱼。你用了那么多兔毫笔,难怪中山的兔子都被杀光了。

4、春日忆李白

唐代: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译文

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他那高超的才思也远远地超出一般人。李白的诗作既有庾信诗作的清新之气,也有鲍照作品那种俊逸之风。如今,我在渭北独对着春日的树木,而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思念。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同桌饮酒,再次仔细探讨我们的诗作呢?

5、把酒对月歌

明代:唐寅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

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译文

李白之前本来就有明月,只有李白诗歌才能题写。如今李白已经离开人世仙去,明月在天上几回圆来几回缺?今天的人仍在吟颂李白的诗,明月也还像李白生前的那时。我学着李白对着明月饮酒,月亮和李白又怎么能得知?

李太白既能作诗又能喝酒,我如今也喝百杯作诗千首。我虽羞愧没有李白的才华,却料想明月不会嫌我陋丑。我也不曾登上天子船,我也不曾到过长安眠。住在苏州城外一间茅屋里,无数桃花盛开月光撒满天。

5.子贡引用诗经的用意是什么

子贡是孔子弟子中最有实际才能的人,尤其长于外交和经济,也长于语言表达,即会说话。

可能是子贡当时非常富足,但没有表现出骄气,因此向老师汇报自己的心得,多少有点自得的味道,可以体会出来,可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全面表扬和高度肯定。孔子回答非常精彩,先肯定,然后正面提出更高的标准,这就是安贫乐道,永远遵守礼制。

子贡对于老师的回答心领神会,然后用《诗经》中的话来含蓄回答老师之话的主旨,并谈了自己对于这件事的体会。子贡只是引用《诗经》的话,但并没有把话直接说出来。

意思是说:《诗经》上说,要雕琢好一块美玉,就要先切后磋,再雕琢和打磨,这样才能最后成功。实际是比喻人的品德要不断修炼提高,才能到最高境界,而自己也需要不断提高,需要老师的不断教育。

比喻很精彩巧妙。孔子的第二次回答也用含蓄的方式肯定了子贡的话,赞美子贡能够举一反三,悟性好。

从这段对话还可以看出孔子以及弟子对于《诗经》的熟练程度。可以推测,《诗》是孔子教学中的必修课和基础课,师生都可以熟练背诵,并经常交流体会。

还可以看出,从孔子教学开始,《诗经》就不是单纯的文学课,而是哲学、社会学、外交学无所不包的学问,对于《诗经》的引用,已超越原文的本来意义,而附加上更多更广泛的内容。往往采用类比的方式来说明阐释观点。

其后中国诗歌中大量运用比兴手法便与这种解释利用《诗经》有关。

6.关于歌颂汉阴的诗词

高士咏·汉阴丈人

【作者】吴筠 【朝代】唐代

野哉汉阴叟,好古遂忘机。

抱瓮诚亦勤,守朴全道微。

子贡初不达,听言识其非。

已为风波人,怳惘失所依。

汉阴庭树

赵嘏

掘沟引水浇蔬圃,插竹为篱护药苗。

杨柳如丝风易乱,梅花似雪日难消。

汉阴 汉阴

我点燃一支灯盏

我追随第一缕晨光

汉阴 犹如展翅雄鹰

从南到北渐次舒展

从东到西上善若水

翱翔在苍穹之下在岁月之上

卷卷诱人的煌煌史册

子贡路过 渲染了抱瓮羞机

孟君浩然泛舟

有汉江古渡和红岩寺的传说

擂鼓台的鼓角争鸣隐隐远去

轶事如铁 陆离鲜活

启贤将军魂归的故乡

瞻仰的碑文熨烫了我心扉

尹默大师的风范愈发清晰

三贤馆前 重磅复出

有故乡的游子手捧热土

从栈道丝路悠扬飘洒

大片大片的稻菽和油菜花开

已是踏歌的韵律和鲜花满目

汉阴 汉阴

不管时空怎样嬗变

高速光纤和道路

总是拉近了城乡差距

也不管河床怎样固执的回环

我和你被丰厚的人文底蕴迷恋

而感概千万

唢呐和汉调二簧 激越山的那边

颇具川南口味的家乡美食

让我们对酒当歌

月亮还是故乡明朗

水是天然富硒

城有江南羞涩

群山怀抱犹如血脉相依

润色了我们的华年……

第三只眼 重塑汉阴

也素描了山城和龙岗

紫气东来 典雅含韵

我们 从某一个极地出发

再也找不到同样的山城

也猜不透龙岗的神秘

温馨提示:
本文【赞美子贡古诗词(赞美孔子的诗词)】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