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诗词学习 > 诗词大全

病梅馆记古诗词网翻译(语文高考古文范围)

发布时间: 2022-10-23 01:06:01

1.语文高考古文范围

什么叫范围啊? 背诵还是古文啊?如果是古文的话,有规律的。

第一篇着重是人物叙事,基本上都是说这个人有什么优秀的品质啊、智慧啊之类的。考题上看,字词的解释、翻译句子、虚词的判断都是必考的。

第二篇着重议论哲理的。什么游啊,什么记啊,还是挺多的。

这个注重的是全文的理解,主旨的把握。题目是一些语境的理解啊,主旨的理解之类的,所以难度较高。

========================================================= 如果是背诵的范围的话:1、吴均《与朱元思书》 (新教材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一课)2、韩愈《师说》 (新教材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课)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新教材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4、陶渊明《饮酒》 (新教材高二第二学期第四十一课)5、苏询《六国论》 (新教材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十二课)6、杜牧《阿房宫赋》最后一段 (新教材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十九课)7、白居易《琵琶行》 (新教材高三第二学期第二十六课) (2)新教材要求背诵的诗歌与古文篇、段:1、陆游《诉衷情》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四课)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秋瑾《鹧鸪天》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四课)4、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二课)5、王维《汉江临泛》 (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二课)6、李白《清溪行》 (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二课)7、杜甫《旅夜书怀》 (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二课)8、王安石《江上》 (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二课)9、朱熹《泛舟》 (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二课)10、《长歌行》(汉乐府) (高一第一学期第二十六课)11、刘桢《赠从弟》 (高一第一学期第二十六课)12、祖咏《望蓟门》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课)13、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课)14、李贺《致酒行》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课)15、王令《暑旱苦而热》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课)16、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四课)17、张九龄《望月怀远》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四课)18、李白《把酒问月》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四课)19、黄庭坚《登快阁》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四课)20、陆游《关山月》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四课)21、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22、张孝祥《念奴娇·洞庭青草》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23、辛弃疾《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24、陆游《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五课)25、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五课)26、朱熹《鹅湖寺和陆子寿》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五课)27、朱熹《偶题》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五课)28、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29、王维《终南山》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30、李白《独坐敬亭山》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31、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32、左思《咏史》 (高二第二学期第四十一课)33、张九龄《感遇》 (高二第二学期第四十一课)34、林逋《山园小梅》 (高二第二学期第四十一课)35、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十八课)36、杜甫《登楼》 (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十八课)37、李商隐《安定城楼》 (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十八课)38、《论语》七则 (高一第一学期第二十八课)39、《孟子》二章 (高一第一学期第二十九课)40、荀况《劝学》第三、四段 (高二第一学期第二十九课)41、《学记》第一、二段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二课)42、屈原《国殇》 (高三第一学期第二十九课)43、贾谊《过秦论》最后三段中的关键句子(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十课)44、郦道元《江水·三峡》三至六段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八课)45、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高二第二学期第三十一课)46、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高二第二学期第二十七课)47、苏轼《石钟山记》三至六段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八课)48、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第一段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七课)49、欧阳修《伶官传序》最后一段 (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十一课)50、苏轼《前赤壁赋》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九课)51、苏轼《前赤壁赋》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九课)52、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高一第二学期第二十八课)53、夏完淳《狱中上母书》末二段 (高一第二学期第三十二课)54、袁宏道《虎丘》 (高一第二学期第三十八课)55、龚自珍《病梅馆记》第一段 (高二第二学期第四十三课)56、《郑板桥题画三则》第二则 (高二第二学期第四十四课)57、梁启超《志未酬》 (高一第二学期第二十九课)58、《长亭送别》中[正官][端正好]一段曲子(高三第一学期第四十四课) (3)H版、S版共同要求背诵的篇目:1、曹操《观沧海》2、陶渊明《饮酒》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4、白居易《琵琶行》5、陶渊明《归园田居》6、陶渊明《读<山海经>》7、吴均《与朱元思书》8、韩愈《师说》9、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第四段)10、苏洵《六国论》11、归有光《项脊轩记》(第一段)12、杜牧《阿房宫赋》(。

2.语文高考古文范围

什么叫范围啊? 背诵还是古文啊?如果是古文的话,有规律的。

第一篇着重是人物叙事,基本上都是说这个人有什么优秀的品质啊、智慧啊之类的。考题上看,字词的解释、翻译句子、虚词的判断都是必考的。

第二篇着重议论哲理的。什么游啊,什么记啊,还是挺多的。

这个注重的是全文的理解,主旨的把握。题目是一些语境的理解啊,主旨的理解之类的,所以难度较高。

=========================================================如果是背诵的范围的话:1、吴均《与朱元思书》 (新教材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一课)2、韩愈《师说》 (新教材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课)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新教材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4、陶渊明《饮酒》 (新教材高二第二学期第四十一课)5、苏询《六国论》 (新教材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十二课)6、杜牧《阿房宫赋》最后一段 (新教材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十九课)7、白居易《琵琶行》 (新教材高三第二学期第二十六课)(2)新教材要求背诵的诗歌与古文篇、段:1、陆游《诉衷情》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四课)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秋瑾《鹧鸪天》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四课)4、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二课)5、王维《汉江临泛》 (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二课)6、李白《清溪行》 (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二课)7、杜甫《旅夜书怀》 (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二课)8、王安石《江上》 (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二课)9、朱熹《泛舟》 (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二课)10、《长歌行》(汉乐府) (高一第一学期第二十六课)11、刘桢《赠从弟》 (高一第一学期第二十六课)12、祖咏《望蓟门》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课)13、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课)14、李贺《致酒行》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课)15、王令《暑旱苦而热》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课)16、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四课)17、张九龄《望月怀远》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四课)18、李白《把酒问月》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四课)19、黄庭坚《登快阁》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四课)20、陆游《关山月》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四课)21、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22、张孝祥《念奴娇·洞庭青草》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23、辛弃疾《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24、陆游《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五课)25、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五课)26、朱熹《鹅湖寺和陆子寿》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五课)27、朱熹《偶题》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五课)28、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29、王维《终南山》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30、李白《独坐敬亭山》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31、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32、左思《咏史》 (高二第二学期第四十一课)33、张九龄《感遇》 (高二第二学期第四十一课)34、林逋《山园小梅》 (高二第二学期第四十一课)35、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十八课)36、杜甫《登楼》 (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十八课)37、李商隐《安定城楼》 (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十八课)38、《论语》七则 (高一第一学期第二十八课)39、《孟子》二章 (高一第一学期第二十九课)40、荀况《劝学》第三、四段 (高二第一学期第二十九课)41、《学记》第一、二段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二课)42、屈原《国殇》 (高三第一学期第二十九课)43、贾谊《过秦论》最后三段中的关键句子(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十课)44、郦道元《江水·三峡》三至六段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八课)45、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高二第二学期第三十一课)46、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高二第二学期第二十七课)47、苏轼《石钟山记》三至六段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八课)48、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第一段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七课)49、欧阳修《伶官传序》最后一段 (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十一课)50、苏轼《前赤壁赋》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九课)51、苏轼《前赤壁赋》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九课)52、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高一第二学期第二十八课)53、夏完淳《狱中上母书》末二段 (高一第二学期第三十二课)54、袁宏道《虎丘》 (高一第二学期第三十八课)55、龚自珍《病梅馆记》第一段 (高二第二学期第四十三课)56、《郑板桥题画三则》第二则 (高二第二学期第四十四课)57、梁启超《志未酬》 (高一第二学期第二十九课)58、《长亭送别》中[正官][端正好]一段曲子(高三第一学期第四十四课)(3)H版、S版共同要求背诵的篇目:1、曹操《观沧海》2、陶渊明《饮酒》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4、白居易《琵琶行》5、陶渊明《归园田居》6、陶渊明《读<山海经>》7、吴均《与朱元思书》8、韩愈《师说》9、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第四段)10、苏洵《六国论》11、归有光《项脊轩记》(第一段)12、杜牧《阿房宫赋》(。

3.带梅花的古诗

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代: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译文:稀疏的影儿,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之下。

2、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唐代: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译文:如果不经历冬天那刺骨严寒,梅花怎会有扑鼻的芳香。

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代:卢梅坡《雪梅》

译文: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4、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南北朝:陆凯《赠范晔诗》

译文:江南没有好东西可以表达我的情感,姑且送给你一枝报春的梅花以表春天的祝福。

5、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元代:王冕《白梅》

译文:白梅生长在冰天雪地的寒冬,傲然开放,不与桃李凡花相混同。

6、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宋代:王安石《梅花》

译文: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4.求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词语解释

第一单元 1 《诗经》三首 2 离骚(节选) 3 孔雀东南飞(并序) 4 汉魏晋诗三首 其他古诗读背篇章第二单元 5 梦游天姥吟留别6 琵琶行(并序) 7 近体诗六首 8 词七首 综合性学习 解意象,品诗歌 其他古诗词读背篇章第三单元 9 记念刘和珍君10 故都的秋11 道士塔12 泪珠和珍珠 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第四单元 13 灯下漫笔(节选) 14 漫话清高15 巴尔扎克葬词16 短文两篇第五单元 17 六国论18 游褒禅山记19 伶官传序20 石钟山记词类活用第六单元 21 项脊轩志22 五人墓碑记23 登泰山记24 病梅馆记综合性学习 山水与文化 文言常用句式写作、口语交际 第一单元 议论要有理有据 劝说 第二单元 议论要有条有理 讨论 第三单元 诗歌 第四单元 散文 第五单元 自由写作实践 附录中国文学鉴赏 20世纪中国文学概述 ----------------------------------------------------。

温馨提示:
本文【病梅馆记古诗词网翻译(语文高考古文范围)】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