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内容:
排 球:正面双手垫球
二、教材分析:
排球是三大球类项目之一,排球运动是通过发、垫、传、扣、拦等动作组成的,具有集体性、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是一项适合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的很好的运动项目。对全面发展学生身体,促进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面双手垫球是双手在腹前垫击来球的一种垫球方法,是各种垫球技术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垫球方法。在教学中发展学生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在比赛中选择正确的击球部位、击球时机。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日趋成熟,兴趣爱好广泛,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排球是他们所喜爱的一项运动,有一定基础,但对单个技术的学习并不满足,而对学习整体性练习特别感兴趣。教学中要让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再认识所学知识,以及创造性地应用所学动作的机会,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90%以上的学生了解本次课的练习方法,明确排球垫球的技术原理及作用。
2、技能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85%以上的学生正确掌握排球垫球的用力顺序,60%以上的学生能够较好的进行连续的垫球。
3、身体健康目标: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提高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
4、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力争胜利的竞争意识以及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五、本课的重,难点确定:
本课技术难点在于两臂伸直,夹紧,提肩以及击球时机的选择
重点教学,垫球时的击球部位的固定
六、教学策略:
正面双手垫球采用尝试,比较教学法,再结合以往所学技术,自创方法进行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采用练习法,使学生在多次练习中掌握技术;用演示法,使学生的创造成果得到表现和肯定。
整堂课采用收、放、松、紧相结合的组织方法。
七、 学法指导
本课采用学练流程,同时渗透德育和保健内容,让学生充分领会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方法。
八、教学过程:
1. 体育常规,热身(游戏) 10分钟
2. 正面垫球教学过程 30分钟
1). 讲解:垫球在比赛中的运用范围与作用,以及动作方法、要领。
2). 示范:做完整的垫球示范,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分解动作示范,边讲解,再做正面和侧面的完整示范。
3). 组织练习:
徒手模仿练习:
原地徒手模仿完整的垫球动作。
随教师信号做多种移动步法后的徒手模仿垫球。
结合球的练习:
两人一组,相距4-5米,一抛一垫。
两人一组,一人固定,一人移动,固定者把球垫向另一个人两侧1.5米左右,另一人移动将球垫回。
4). 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3. 放松操,徒手放松。3分钟
4. 师生再见,回收器材。2分钟
九、教学效果的预计: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预计学生基本能掌握正面垫球的方法, 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参与各项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情感融洽。
十、场地器材分析:
排球场2个,排球25个。
一、指导思想:
我说课主要是根据《体育与健康》新课标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切入点,以团结友爱,积极拼搏为德育渗透点,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发展学生速度、灵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培养勇于竞争,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团结合作等精神,使学生终身受益。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二、教学内容: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新授课)
三、教材分析:
排球垫球技术是排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是接发球和防守的最常用的主要技术。起着组织全队相互配合的重要桥梁作用,是职高排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垫球的教学为学生的课余锻炼和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学情分析:
职学生大部分接触排球机会较少,各方面素质一般,但个别差异明显,男生素质基础好,女生素质普遍弱,且不喜欢表现自己。因此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在练习中多给予鼓励,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笑声与汗水中度过,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五、教学目标:
以“终身体育”和“快乐体育”为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锻炼的手段,学会自我学习。
(1)、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双手正面垫球的基本技术原理和技术特点,明确学习的目的性。
(2)、技能目标:初步学会双手正面垫球合理的技术动作,基本掌握垫球技术。发展学生速度、灵敏、柔韧、协调等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双手正面垫球的教学和练习,培养学生机智、果断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的击球点和正面垫球的姿势。
难点:身体与手臂的协调动作。
七、教法:
教法设想: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在教学中贯彻全面和谐发展教育,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采用:
(1)、讲解示范法:通过讲解示范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动作
(2)、分解教学法:让学生从简到难的学习,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技术。
(3)、观察与辅导:通过教师巡回观察对部分动作不正确的学生给予个别纠正,以达到快速掌握动作要领的母的。
(4)、评价与小结
八、学法:
学法设想:
①利用自主性学习方式,给学生尽量多的活动空间,让学生享受到快乐体育带给他们的成功喜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学习理念。
②通过采用排球游戏和分组教学,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育素质,培养合作精神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体验“快乐体育”的宗旨,以便达成学习目标。
(1)、模仿练习
(2)、分解练习
(3)、分组练习
(4)、自我评价
九、教学过程:
本节课分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四个阶段进行教学。
1、开始部分:(3`,小强度)
课堂常规,
a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检查、并清点人数;
b、师生问好;
c、教师宣布本次课内容和目标;
d、安排见习生。
2、准备部分:(时间7`,中等强度)
利用动感的音乐《小苹果》带领学生做热身操,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达到热身目的,充分活动各关节,同时活跃课堂气氛,为基本部分做充分的准备。
3、基本部分:(总时间30`,中等强度)
(1)、游戏(垫球趣味迎面接力)
规则:分为四组进行比赛,每组一球。双手平举把球放在腕关节以上10厘米处,不能夹球,快速跑到指定地后,把球交给下一位同学,最先完成的为胜。
目的:一是让学生熟悉球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使学生的生理机能活动能力从相对较低水平逐渐调动起来,为人体进入活动状态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并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在游戏中,为了所有学生都能充满激情的参与其中,同时又考虑个体差异,让学生各尽所能、协作竞争,并提高学生的奔跑能力、灵敏性和全身协调性
(2)、新授课(学习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
①组织:教学通过友伴型分组进行教学。
②教法按照以下顺序进行。
a、教师讲解、示范垫球技术的动作,让学生了解垫球的重点。;
准备姿势:身体面对来球,成半蹲或稍蹲姿势站立。
垫球手型:抱拳式,叠掌式,互靠式
垫球动作:夹臂、插、蹬地、提肩、顶肘、压腕、跟步
击球点:腹前高度
触球部位:前臂手腕关节以上10CM左右的桡骨内侧面击球的`后下部
b、组织学生进行分步练习体会手臂插、夹、提的协调自然;
c、教师巡回指导,讲解纠正学生易犯错误;
d、让学生做徒手模仿垫球动作练习;
e、点固定球,两人一组,一人持球与腹前,另一人用正面垫球
动作击球,体会击球部位和用力动作要求蹬腿抬臂协调用力。
f、抛垫球,两人相距2-3米,一人将球抛到同伴的腹前同伴将
球垫回。
要求:学生认真听讲认真做动作,认真体会,勇于提问,不扰乱
课堂纪律多练习记住动作要领,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4、结束部分:(5`,小强度)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放松练习,采用音乐伴奏《阿根廷别为我哭泣》结合伸拉练习动作对学生身体整理放松。
通过放松练习使学生消除肌肉疲劳,身心得到恢复。
课堂小结:对做得好的同学要给予表扬肯定,对做得差的同学要多鼓励以增强信心。总结本次课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里加强对所学技术的练习。最后值日生收还器材,师生再见。
十、教学效果预计:
预计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80%以上的学生能学会排球垫球技术的基本动作。预计课的平均心率110-120次/分。心率图:山峰型。练习密度35-40%。
一、说教材
首先是说教材,本节课是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水平四》的教学内容,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是排球技术中较为基础的技术,在比赛中是防守和进攻重要的技术之一,可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提高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提高心肺功能,同时可以促进同学间相互交往、合作和身心的健康成长。
二、说学情
在分析完教材后对学生情况进行分析,初中学生与小学生相比身体形态发生一定变化,身体机能逐渐完善,思维方式有限,缺乏思考,因此,我在教学中以练习为主,逐渐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能力,并将游戏和形式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三、说教学目标
针对教材和学生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说出排球垫球动作要点,了解排球垫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参与活动,学生能够在比赛中运用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提高学生速度、灵敏度等身体素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学生体验掷球乐趣、克服困难和遵守规则的优良品质。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为了更好地完成目标,我制定本节课教学重点为:击球部位和手型正确。教学难点为:下肢和上肢协调配合。
五、说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我采用了示范法、讲解法、游戏法、练习法等,使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愉悦的学习。如在游戏环节中,对学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培养学生自由学习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学法方面我采用小组练习法、合作讨论法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根据教学特点,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体育课堂常规为主的基本部分,以热身为主的准备部分,以练习为主的基本部分,以放松总结为主的结束部分。
经过整队集合,点名报数,安排见习生,我将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本次课内容。我会问同学们,获得里约奥运会女排冠军是哪个国家?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引起学生学习的认同感和兴趣,从而引出教学内容: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二)准备部分
在准备部分开始时,我先是采用分组领跑的方式进行慢跑,在途中通过口令提示学生,让学生的兴奋点迅速转移到课堂中来,随后我安排排球专项操进行练习,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提高学生对球的感觉,防止运动损伤出现,为下面练习做好准备。
(三)基本部分
1、导入
在基本部分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穿在整个教学中,通过游戏带球跑接力,学生体会手腕上方接球的动作要点,学生通过游戏,自我风采展示,同学的自主得到了充沛发挥,学生有了求知、求学的欲望,与此同时达到教学目的,经过与学生互动、提问的方式,我总结动作要点
2、新授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要点为:双脚前后开立,重心降低,双手放在腹前,垫球时,蹬地、插球、夹肘、提肩,在手腕上10厘米处击球,身体重心向抬臂方向移动送球击出。
3、练习
根据运动技能形成规律,首先我安排自抛自垫练习。学生通过原地击掌垫球、转方向垫球和触地式垫球闯关,思考用什么部位垫球才会稳定?经过闯关的趣味练习得出结论,用手腕上方垫球才是最佳的击球点,目的是学生通过体验、思考、探索、交流等方式获得技能,培养应对问题的能力,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
随后我安排学生进行对墙练习,我在墙上标记了数字并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同学距离墙2米的位置,根据老师报出的数字进行击球,连续击中数字的小组得1分我们看哪一小组能够获得胜利。在练习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我以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思考,之后讲解正确的技术要点,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时,下肢带动上肢发力,并组织学生进行辅助练习,在音乐的伴奏下,经过口令提示学生完成动作,通过提问,讲解示范,再到有针对性练习,学生能够对动作要点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经过前两个练习后,学生逐渐掌握垫球动作要点,我进行看谁垫球准练习,我在场地上放置多个呼啦圈,每组同学在线后垫球,想办法将球垫到圈里,垫球最远的3分、垫球中间的2分、垫球近距离得1分,我们看哪一小组得分最多,在练习中大家思考怎么垫球才能准确。符合新课标中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创设民主教学环境,给学生自由练习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能力的理念。
4、游戏
经过了几次练习,学生逐渐会产生枯燥的情绪,利用游戏能缓解课堂气氛,同时也能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四)结束部分
游戏过后我将带领学生一起跟随音乐做放松操,通过放松消除教学过程中学生产生的疲劳,引导学生形成养成良好的体育健康意识。之后我将采用学生自主总结的方式进行小结,巩固本节课的要点内容。最后,宣布下节课内容、归还器材、师生再见下课。
七、预计效果和心率
整堂课的练习密度安排为35%~40%,预计课的平均心率为120~130次/分钟,学生练习时能心情愉悦,积极主动,部分同学在练习中出现下肢和上肢不协调的现象,通过提问,讲解示范、练习等环节,大部分同学动作有所改善,也能将垫球技术运用到比赛中。我的说课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排球双手正面垫球》教学设计范文
一、 指导思想
本课参照新教学大纲和新课改要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努力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本课选择高中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为教学内容,就是从新课改理念出发,通过改进教法和学法,提倡团结协作、自主探究练习,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练习氛围中了解掌握技术,同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练习,使学生了解掌握排球双手正面垫球技术,提高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 教学过程
1、 激发兴趣导入主题阶段:根据学生特点,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练习使学生集中精力,提高兴趣,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本课学习之中。
2、 巩固提高阶段:提倡自主练习、互相帮助、互相激励、共同进步;在游戏和比赛中积极进取、团结协作、遵守规则、寓炼于乐。
3、 恢复放松阶段:在轻松的氛围中放松身心,回顾一堂的练习,通过教师的点评,找出自身还有待解决的`问题,努力做好课堂评价。
四、 预期效果
通过本课练习,使学生在愉快的练习氛围中巩固提高排球双手正面垫球技术,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微语】看着没有尽头的天空,幻想着我们的爱情有多么的天长地久。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