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考试资料 > 教学设计

方帽子店教学设计(精编3篇)

发布时间: 2024-08-12 16:27:12

方帽子店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橱、改”等六个生字,读准两个多音字。

2.能说出故事中让自己最意想不到的内容,并复述这部分内容。

教学重难点:能够复述故事,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自学单,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看,我头顶上的这顶帽子怎么样?是不是很奇怪?它呀,流行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是当时的流行款,是不是很意外?让我们一起到一家方帽子店去看一看吧!(板书课题:26课方帽子店,学生书空,齐读课题)

同学们,本课是带*的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章比较长,但我们只需要学会复述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就可以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检查识字情况

课件出示词语,正音。

强调多音字“嚷”。

四、再读课文,把握文意

课件出示自学单,根据课文内容,小组合作来完成表格。

学生根据所填内容交流汇报,试着复述文章主要内容。

师总结:我们利用文章给的线索,把它串起来,就能够简单的复述文章的内容,这样的方法我把它叫做抓线索。这是我们的第一把金钥匙。

五、精读细思,拓展延伸

1.学生自由朗读,七到十五段,圈出描写小孩和帽子有关的动作的词语。

(1)课件出示七到十五段,学生填空。

(2)学生根据动词,尝试复述故事。

(3)师总结:我们把动词串起来,复述文章,就能把文章复述的更加准确。就是我们的第二把金钥匙——串动词。

2.品读对话

(1)大声朗读第11—15自然段,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

(2)分角色朗读对话。注意人物的语气。

(3)请同学根据对话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4)师总结:根据对话复述故事内容,这样会让我们的复述更加生动,这就是我们的第三把金钥匙——品对话。

3.拓展延伸

文中的最后方帽子变成了什么样子了?古董。想这种代表着过时,顽固守旧的方帽子。我们要把它扔掉!

六、作业

将故事讲给父母听。

方帽子店教学设计(2)

【课前解析】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故事讲述了一家帽子店只做方帽子,从来没有做过别的帽子。直到有一天人们觉得方形的帽子又奇怪又不舒服,于是尝试着做圆帽子像碗一样扣在头上。再后来在方帽子店的对面开了一家各式各样的帽子店,人们逐渐进入新帽子店,方帽子店的方帽子慢慢地成为古董。这个故事提醒人们事物是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适应新时代的变化,才能更好地生存。

关注略读: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求有所不同,教学目标指向“粗知文章大意”。呈现方式也不同,在文前有“学习提示”。本文中“默读课文,说说故事中的哪部分内容是你最意想不到的,再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部分”是对前面精读课文中学到的复述方法的迁移运用。

关注课文插图:插图中,在方帽子店门口,两个扣着方帽子的大人,看到戴着圆帽子的小孩时一脸惊讶。课文插图与故事内容相对应,有助于图文对照,理解故事内容,感悟故事主旨——时代在发展,要与时俱进,不能因循守旧。

关注写作特点:课文能对比的手法表现新旧事物的不同与更替的原因。如:方帽子与圆帽子,大人与孩子对待方帽子、圆帽子的态度,两家帽子店,人们戴上不同帽子的感受。对比在文中处处可见,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关注课后拓展:

◇有关创新的名言:

苟日新,日日新。

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有合理的,尤其是有效的管理。

不断变革创新,就会充满青春活力,否则就可能会变得僵化。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教学目标】

1.认识“橱、改”等6个生字,读准“嚷、溜”2个多音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旧事物被新事物淘汰的规律。

3.能说出故事中让自己最意想不到的内容,并复述这部分内容。

【教学重点】

1.懂得与时俱进,不能因循守旧的道理。

2.了解故事内容,复述故事内容。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橱、改”等6个生字,读准“嚷、溜”2个多音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旧事物被新事物淘汰的规律。

3.能说出故事中让自己最意想不到的内容,并复述这部分内容。

【教学过程】

一、生活入手,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说到帽子,大家都很熟悉。你们喜欢戴什么样的帽子呢?可以从质地、形状、款式等方面说一说。

学生交流。

预设:舒服的、流行的、漂亮的等等。

出示课件1:

2.各式各样的帽子,同学们是各有所爱。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顶奇特的帽子,你们瞧!这样的帽子戴起来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出示课件2:

学生交流。

预设:看上去硬邦邦的,戴着不太舒服。

3.想一想如果有一家只卖方帽子的店,你觉得这家店的生意会怎么样?

集体交流。

4.那就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文,到方帽子店去看一看。

出示课件3:

(设计意图:从生活谈帽子、谈感受入手导入新课,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阅读故事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自读课文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读一遍。教师提出读书要求。

出示课件4:

2.认读词语

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词语宝宝从课文中跑出来,你还认识它们吗?

(1)带拼音,男女对读词语

(2)去掉拼音,指名读

出示课件5.6:

(3)理解词义

理解“橱窗、古董、一溜烟”的词义。

出示课件7.8.9:

3.识记生字

(1)指名读,注意读准字音。强调“橱”是翘舌音,“筒、董”是后鼻音。

出示课件10:

(2)学习多音字“嚷、溜”

出示课件11.12:

(3)说说识字方法

①熟字加偏旁

出示课件13:

②开火车组一组

出示课件14:

(设计意图:先解决生字新词问题,读准字音、理解词义,为阅读理解课文打下基础,扫清障碍。)

三、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1.默读课文,厘清脉络。

出示课件15:

2.自主学习,小组讨论

出示课件16: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层层深入,便于学生整体把握好文本。)

四、默读课文,细读感悟

1.说说你最意想不到的内容

出示课件17:

预设1:大人们明明戴着方帽子不舒服却不肯改变。

点拨:从“总是”“一直”我们可以看出大人们的思想保守,不愿改变。

出示课件18:

预设2:方帽子店的主人看到自己儿子戴圆帽子时恼羞成怒。

点拨:从对方帽子店主人和儿子的语言、动作描写中可以看出他的固执己见,对于新生事物不能接受。而他的儿子则不同,适应时代的发展。

出示课件19:

预设3:方帽子店不肯改变,还和新帽子店互相较劲。

点拨:从不同的广告词中可以看出新帽子店顺应潮流,让人们有更多的选择。方帽子店

却仍然坚持。

出示课件20:

2.人们最终选择了什么帽子?方帽子的结局如何呢?

指名交流。

出示课件21:

3.师小结,引导学生明白道理:时代在发展,要与时俱进,不能因循守旧。(板书:时代在发展,要与时俱进,不能因循守旧)

出示课件22: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的理解来解决提示中的主要问题,引导学生启发思维、分析

理解课文,轻松掌握内容、明白事理。)

五、迁移学法,练习复述

1.借助表格、复述内容

请同学们回想25课,借助表格复述故事的方法,来复述课文中你最意想不到的内容。

出示课件23:

2.练习复述11——16段,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出示课件24:

3.集体交流、教师点评。

出示课件25:

(设计意图:借助25课学习的借助表格复述的方法,进行迁移、运用到本课的复述中,学以致用。)

六、课后作业

结束语: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26课,明白了时代在发展,要与时俱进,不能因循守旧的道理。课后同学们可以搜集一下关于“墨守成规、不思变通”的故事,与大家交流分享。

出示课件26:

(设计意图:在收集资料和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七、板书设计

26*方帽子店

时代在发展,要与时俱进,不能因循守旧

【课后反思】

《方帽子店》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家帽子店只做方帽子,从来没有做过别的帽子。直到有一天人们觉得方形的帽子又奇怪又不舒服。于是人们尝试着做圆帽子像碗一样扣在头上,很舒服。人们逐渐的进入新帽子店,方帽子店的方帽子慢慢地成为古董。这个故事提醒人们事物是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适应时代的变化,才能更好地生存。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首先在学生初读课文后,解决生字词,读准字音、识记字形,为学习课文内容打好基础。接着根据学习提示的要求,让学生自主交流哪部分内容是让人“最意想不到的”。让学生在自读思考中明白事理。最后进行方法迁移,练习复述。通过借助25课的表格法进行复述,不但让学生对新知掌握得牢固,而且掌握了复述的一种方法程序结构。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表达习惯。

教学中只有真正地把课堂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才能得到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我的教学还应加强以生为本思想,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读中感悟”,让学生多动口,多动脑,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注意让学生适时地进行拓展训练,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方帽子店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方帽子店》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了一家方帽子店从来只做方帽子,拒绝改变,后来,有了卖各式各样帽子的新帽子店,人们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方帽子慢慢就成了古董。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能因循守旧,要敢于创新,勇于接受新事物。

教学目标:

1.会认“橱、改”等6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嚷、溜”。

2.默读课文,能说出故事中让自己最意想不到的内容,并复述这部分内容。

3.懂得不能因循守旧,要敢于创新,勇于接受新事物的道理。

教学重点:

能说出故事中让自己最意想不到的内容,并复述这部分内容。

教学难点:

懂得不能因循守旧,要敢于创新,勇于接受新事物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方帽子,帽子贴图。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戴过帽子吗?都戴过什么形状的帽子?

看来呀,我们戴的都是圆帽子。你们见过方帽子吗?从前有一家帽子店只做方帽子,从来没有做过别的帽子,这是怎么回事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26课《方帽子店》去看看吧。

2.师生一起书写课题26《方帽子店》。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02页,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孩子们,课文已经读完了,谁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指名回答)

这篇课文讲了从前有一家帽子店只做(方帽子),方帽子戴着又(奇怪)又(不舒服)。小孩子们不喜欢,他们试着做了几顶(圆帽子)。这样圆帽子出现了。后来,有一家新帽子店专卖(各式各样)的舒服的好帽子。那些不舒服的方帽子,慢慢地成为(古董)。

3.在故事的结尾,方帽子慢慢成为“古董”?古董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说?(指名回答)

4.方帽子是怎样慢慢成为古董的,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三、研读课文,随文识字

(一)学习课文第1至6自然段,思考:这是一家怎样的帽子店?方帽子带着舒服吗?

1.这家帽子店从来没有做过别的帽子。他们的橱窗里都是方帽子。第一顶是方的,第二顶是方的,第三顶还是方的……(指名读句子)

2.指导生字“橱”,形声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

3.这么不舒服的帽子方帽子店为什么还要做呢?咱们听听店主人怎么说的吧?指名学生读方帽子主人说的话。

4.方帽子戴着舒服吗?学生试戴方帽子谈感受,指名学生读相关句子。板书(不舒服)

5.这么不舒服的帽子,人们为什么还要买呢?再听听大人们怎么说的吧,指名学生读方帽子主人说的话。相机指导生字“改”。

6.小结:做帽子的做方帽子,买帽子的买方帽子,真让人意想不到啊。

(二)学习课文第7至15自然段。

1.小孩子们喜欢这样的方帽子吗?不喜欢,他们是怎么做的?默读课文第7至10自然段,画出孩子们做法的句子。

2.指名读相关句子。

小孩子们可不喜欢戴方方的帽子,他们喜欢用纸做出圆的、尖的、香蕉形的帽子,戴在头上,又舒服又漂亮。他们设法找到一些布试着做了几顶圆帽子,像碗一样扣在头上,很舒服。板书(舒服)

3.指导生字“扣”。“扣”是提手旁,说明和手的动作有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动作来识记。

4.小孩子们戴着自己做的圆帽子走在街上,方帽子店的主人看见了表现怎么样?(大吃一惊),最让他吃惊的自己的儿子也戴了一顶圆帽子,难怪店主人会很生气地说“快快把它丢掉!”方帽子店主人抓起圆帽子,丢在地上,还说“不懂事的孩子!好好的方帽子不戴,要戴圆帽子!”这时候儿子嚷嚷着“我要!我要!”。指导多音字“嚷”。最后儿子不理他,拾起圆帽子戴在头上,一溜烟似的跑了。指导多音字“溜”。

5.小结:明明圆帽子戴着舒服,方帽子店的主人却不喜欢,这真让人意想不到啊。

(三)学习第16至21自然段,感受方帽子慢慢成为古董。

1.默读课文16—21自然段,想一想:方帽子怎样慢慢变成了古董?

2.指名学生叙述方帽子成为古董的原因。

3.曾经那么流行的方帽子,慢慢地变成了古董,多么让人意想不到啊!

四、感悟课文,课堂小结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世界一天天在改变,我们要与时俱进,要勇于创新,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五、复述自己“最意想不到”的部分

1.学生交流自己最意想不到的部分。

2.指名学生复述自己最意想不到的部分。

预设一:方帽子店的主人和儿子争执的部分,借助表格进行复述。

预设二:课文第一部分,抓关键词进行复述。

预设三:……

六、“选帽子”游戏,检测生字

通过“选帽子”游戏,检测本课生字学习情况。

七、作业布置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微语】我最大的理想,就是生活周遭的所有物品和我之间都具有故事性,身边只留下相处一辈子,一旦缺少,就会感到难过的物品。

温馨提示:
本文【方帽子店教学设计(精编3篇)】由作者学习这件小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