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与《童趣》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4题。
【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乙】及长,爱花成癖,喜剪盆树。识张兰坡,始精剪枝养节之法,继悟接花叠石之法。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兰坡临终时,赠余荷瓣素心春兰①一盆,皆肩平心阔,茎细瓣净,可以入谱者,余珍如拱璧。
花叶颇茂。不二年,一旦忽萎死,起根视之,皆白如玉,且兰芽勃然②。初不可解,以为无福消受,浩叹而已。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③灌杀也。从此誓不植兰。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能张目对日/诚宜开张圣听
B. 私拟作群鹤舞空/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C.又留蚊于素帐中/赠余荷瓣素心春兰一盆
D. 兰坡临终时/未果,寻病终
2.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灌杀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甲乙文段中,你看出沈复具有怎样的生活情趣?请结合乙文中兰花的遭遇,谈谈应怎样对待美的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 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
3.(1) 果然就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令人高兴得连声叫好。
(2)事后才知道(因为)有人想要分植兰花而没被允许,所以用开水浇灌烫死了它。
4.满怀童真童趣,善于观察生活,有浓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爱花成癖,对美好事物珍爱有加。对于美的事物,拥有时,应珍惜爱护;不能拥有,则应心怀美好之念,共同呵护,万不可辣手毁之。
文言文对比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和《童趣》题目及答案
读
【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沈复《童趣》)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含义。
①项为之强: ②徐喷以烟:
③与友期行: ④入门不顾:
【小题2】下面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下车引之”中“之”字的用法不同的是( )A.昂首观之B.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C.项为之强D.使之冲烟飞鸣
【小题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②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答案
【小题1】(4分)①通“僵”,僵硬 ②慢慢地 ③约定 ④回头看
【小题2】(2分)B
【小题3】(4分)①(我)看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②跟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藐小、察、期、委”重点词都应翻译出。)
(本题考查课内文言文知识,重点考查学生对重点文言字词句的掌握情况,意在引导学生加强注重文言基础知识积累)
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注意本题中古今异义字词和词义的`变化,比如“期”,古义为“相约”,比如“强”,通假为“僵”。
【小题2】回顾一下所了解的“之”有哪些用法,先判断例句中“之”字的用法,再判断选项中“之”的用法。
【小题3】把关键的字词解释准确,“藐小”:细小;“纹理”指表面细微的纹路;“期”:相约;“委”:丢弃;“去”:离开。
考点:字词解释、句子翻译
点评:本阅读很容易,小题少,内容简单。要题是比较阅读,应该要出一与两文有关系的理解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童趣》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余忆童稚,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 ① ,心之所向, ② ,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 ③ , ④ ,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在下面横线上补充文章中所缺语句。
2、解释下列加横线词。
①昂首观之
②项为之强
③方出神
④鞭数十
3、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故时有物外之趣
B、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C、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
D、鞭数十,驱之别院
4、请你翻译下面语句。
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
③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5、仔细阅读全文,简要说说“我”能得到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我”从小就有如此情致,以致后来成为文学家,请简要说说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①私拟作群鹤舞空;②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③忽有庞然大物;④拔山倒树而来
2、①观赏;②僵硬;③正在;④名词活用作动词,鞭打。
3、A
4、①看到极细小的东西,一定仔细观察它的花纹。所以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②我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帐里,用烟慢慢地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雾鸣叫。
③原来是一只癞蛤蟆,蛤蟆舌头一伸然后两只虫就全被癞蛤蟆吞进肚里。
5、原因:①有强烈的好奇心;②有细致的观察力;③有丰富的想像力。启示:“略”
童趣文言文阅读答案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童趣文言文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童趣
(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账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小题1】解释划线的词。(4分)
(1)项为之强( )(2)徐喷以烟( )
(3)见藐小之物( )(4)果如鹤唳云端( )
【小题2】翻译下列文言语句。(2分)
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我的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你愿作一个富于情趣的人吧!请发挥你的想象力,用下面的几个词营造出一份物外之趣!(3分)
湖水 斜阳 流云
答案
【小题1】(1)同“僵”,僵硬(2)用(3)的(4)鸟鸣
【小题1】一定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小题1】略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这四个词语,有实词有虚词,还有一个是通假字,考查面较广,但都是文下注解里的重点字。“强”是通假字,“以 之”为虚词,根据语境很易推断意思。“唳”为动词。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故”“时”‘物外之趣’等。“故”是因此的意思,“时”是时常,经常的意思,‘物外之趣’是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1】试题分析:首先理解物外之趣的意思,即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因此在写句子的时候要加以想像。如把湖水想像成一面镜子、一片蓝天,流云想像成是缀在镜子上的一美女、逃生的囚犯,斜阳是一道道利箭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点评:运用给出的词语造句,要注意题目的要求,还要注意事物本身的特征,寻找与之特征相近的事物加以联想、想像,写得合情合理又富有情趣即可。
【微语】我独我,世间第一等,此间最上乘。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