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之五
作者:王志美
教学目标 :
1.掌握生字词:葵,衰,煮,羹,煎
2.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词的意思。
3.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2诗人感情的把握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整体把握
1.导言:我们曾经学过《古朗月行》,谁给大家介绍或背诵一下?
2.简介“行”是诗歌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这种形式的诗——《长歌行》。
3.这是一首古代乐府民歌。
二.朗读诗句,理解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练习朗读
1.师范读,能力较强的同学范读。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3.指名朗读;齐读。
(二)理解大意,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1.自读自悟
小声朗读诗句,根据注释,逐句理解大意
2.小组合作:每人说出自己所理解到的内容,推选出最贴切的理解,留待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
(1)各组代表说出每句的大意,大家评议,教师点拨。
(2)启发:全诗讲了自然界的'什么现象?(自然界万物从繁盛到衰败的自然规律)你体会了什么?(光阴一去不复返)
(3)由此作者发出了什么样的感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练习背诵
五、识记生字:癸、衰
六、导入 学习《七步诗》
1、刚才,大家学习《长歌行》时,非常认真,下面的时间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诗——《七步诗》。
2、谁知道关于《七步诗》的传说。(学生知道就由学生来讲,如果不知道,由教师来做简单介绍。)
七、朗读诗句
1、教师范读;学生范读。(注意读出抑扬顿挫)
2、同桌间练习朗读,互相纠正读音、语气。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4、齐读。
八、品读诗句,想想每句诗的大意是什么?(可根据注释)
九、作业 : 把你对诗句的理解讲给你的家人听,请他们提出意见。
第二课时
一、检查预习,弄懂诗句大意。
1、大家把你理解的诗句的意思讲给你的家人听后,他们有什么建议或给予你什么样的评价?(学生畅谈)
2、小组合作:在组内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同学交流。
3、全班交流:各组推举同学与大家交流,学生评议,教师点拨。
二、理解诗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1.曹植七步之内成诗,诗中写到“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我们生活中煮豆时豆会“泣”吗?
2.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比喻兄弟相残)
3.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于兄弟之间手足相残的无奈与哀怨。)
4.练习朗读这两句诗。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练习背诵。
五.教师总结:我们深深同情曹植的无奈,同时被他横溢的才华所折服。也可看出封建社会的帝王之家为了争夺、捍卫权势不惜手足相残的扭曲人性。
六.导入 :下面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非常熟悉的诗——《出塞》。谁能给大家背诵这首诗?
七.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八.根据注释理解诗文。
1.组内讨论:每人根据注释说说自己的理解,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商议。如解决不了,留与向全班同学或老师请教。
2.全班交流,并提出不懂得问题,大家商讨,教师点拨。
3.练习说出全诗的大意。
九.通过具体诗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1.介绍本诗的历史背景。
2.出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读诗句,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表现诗人对朝廷不能抵御外敌的一种失望,以及渴望出现“飞将军”李广式的英雄。
十.举行“赛诗会”。
类似《出塞》这样描述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还有很多,你还读过哪些?给大家背一背。
(全班可分男女生两组,进行比赛式背诵)
十一. 作业 :预习《草船借箭》
《长歌行》、《七步诗》、《出塞》《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之五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之三
佚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通读三首古诗,学会三个生字。
2.了解《长歌行》大意,感受诗人的真挚感情。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教师演示《古诗三首》诵读动画,导入 新课。
二、学生初读课文
1.读通三首古诗,学会三个生字。
2.对照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标出不懂的地方。
3.小组内简单交流。
三、学习《长歌行》
1.导入 新课。
“行”是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我们曾经学过哪首诗?(背诵《古朗月行》)今天,我们学一篇这样的诗歌叫《长歌行》。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
2.交流自学结果。
(l)你理解了哪些词句,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2)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相机点拨,指导学生解决。
重点解决: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写景色,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什么?这首诗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4)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背诵《长歌行》。
附板书:
长歌行
葵露待日
百川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习《七步诗》和《出塞》,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的真挚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默写《出塞》。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1.背诵《长歌行》。
2.“三国”以后,魏国的第一个皇帝是曹丕,他有个弟弟叫曹植,十分有才干,曹丕十分妒忌,所以总想加害他。有一次,曹丕叫人把曹植叫到官中,命令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的话就杀他的头。曹植又气又恨,轻踱七步,吟出一首千古绝唱,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诗《七步诗》。
3.教师演示诵读动画。
二、交流自学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
1.你理解了哪些词句,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2.试着说一说每句诗的`意思。
3.你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三、归纳学生问题,集体讨论
曹植写这首诗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教师引导: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曹植的这首诗是否另有所指,指的又是什么,从而体会这首诗的比喻意义。比如,“同根生”指什么,“相煎何太急”又指什么,联系前边想一想,“豆”和“箕”又指什么……从而体会这首诗的真正含义,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反复朗读,体会感情
1.录音范读。
2.学生练习朗读。
五、练习背诵
六、学习《出塞》
1.读课文,解题。
塞:关塞,边塞。你怎么理解题目?
简介作者王昌龄,唐代著名的诗人。字少伯,很有才华,曾中进士,擅长“七绝”,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今天学的是他最著名的一首诗。
2.范读课文。
3.交流自学体会。
4.提出问题,教师归纳,集体解决。
5.体会诗的意境。
(l)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古代战乱不断发生,百姓苦不堪言;盼望能有飞将军重出,救百姓于水火;这首诗意境深远,言少意多。)
(2)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体会作者渴望出现英勇善战,体恤士卒的将帅,巩固边防的心情。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默写《出塞》。
2.向别人讲述《七步诗》的有关故事。
附:板书设计
出 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以景抒情)
教案点评:
教师从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理解。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自学古诗,并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长歌行》、《七步诗》、《出塞》《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之三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之二
佚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习《长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学习课文中的“葵”“羹”“煎”三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 :
一、背诵古诗,激情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大家曾学过不少古诗,那就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背诵下来吧!(先自由背,再指名背。)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三首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介绍诗人
1、三首古诗的作者分别是谁?哪个朝代的?(板书作者和朝代)
2、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说你对其中两位诗人的了解。
三、学习《长歌行》。
1、教师导入 :我们曾经学过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古朗月行》,哪个同学能为我们背一背呢?(指名背)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这种形式的诗——《长歌行》。
2、(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全诗)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
3、学习向导:(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学习向导”)
(1)读一读《长歌行》,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习小组间展开交流。
(3)记下不懂的问题,画在书中,寻求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了的,在全班讨论交流。
(4)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
4、给足自学时间,指导学生按照“学习向导”进行学习。
5、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出示多媒体可见——全屏显示动画版的课文插图)出示《长歌行》动画插图,教师配乐朗诵,学生看、听、思考,这首诗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按照“学习向导”中问题的顺序,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再次出示多媒体课件——“学习向导”)
(3)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
甲组:汇报诗句的意思。
园中的葵花绿油油的无比茂盛,清晨的露珠亮晶晶的期待阳光。温暖的'春天雨露滋润阳光照,世上的万物欣欣向荣多辉煌。常常担心寒秋季节将要来到,到那时花卉草木都衰败枯黄。时光流逝像万条江河流东海,什么时候呀它会在向西流淌?年轻时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年老力衰只能白白悔恨悲伤。
乙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丙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教师提供相应的音乐录音。
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
(4)教师参与环节:同学们设计的汇报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机会出几道题,考考大家。(出示多媒体课件——练一练)
练一练:
先解释加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6、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长歌行》劝导人们珍惜青春年华,是一首传诵经久的劝诫诗)
7、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
8、教师请一名同学配乐朗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9、诗中的哪句话,对世人有规劝的含义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0、教师小结:《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还打比方,说明光阴似流水,一去不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
11、大家把这首古诗背诵下来,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
四、布置作业 :
1、背诵古诗。
2、搜集有关劝诫后人勤奋好学的诗句。
附:板书设计
长歌行 汉乐府民歌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习《七步诗》,了解这首诗的创作经过。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旧知。
指名背诵《长歌行》。
二、学习《七步诗》
1、导言:同学们从《长歌行》中不仅领略了这首诗生动形象地比喻,更使我们受到了有益的启发,那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名句不时地激励我们珍惜时间,不断努力。今天我们将要赏析的这首诗的创作经过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谁知道这首诗的作者和诗名吗?(板书题目及作者)
2、解诗人及创作经过。
(1)曹植(公元192——232年)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子建,曹操的第三个儿子。沛国谯县人,有政治雄心。他的哥哥曹丕当皇帝后,他受排挤、迫害,终生遭受软禁。
(2)请学生介绍这首诗创作的经过。
3、(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全诗)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
4、放声朗读这首诗。(自读、互读。)
5、学习向导:(跟随“学习向导”自学本诗。)
(1)读一读《七步诗》,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习小组间展开交流。
(3)记下不懂的问题,画在书中,寻求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了的,在全班讨论交流。
(4)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
6、自学,指导学生按照“学习向导”进行学习。
三、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动画版的课文插图)出示《七步诗》动画插图,教师配乐朗诵,学生看、听、思考,这首诗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按照“学习向导”中问题的顺序,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再次出示多媒体课件——“学习向导”)
3、(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
甲组:汇报诗句的意思。
拿来豆子煮豆羹,滤掉豆渣成为了豆汁。豆秸锅下燃得旺,豆子锅里哭啼:咱们本来是同一个跟上生,你为什么迫害我这么急!
乙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丙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教师提供相应的音乐录音。
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
4、教师参与环节:同学们设计的汇报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机会出几道题,考考大家。(出示多媒体课件——练一练)
练一练:
先解释加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5、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七步诗》全诗用比喻的手法
《古诗三首》《长歌行》、《七步诗》、《出塞》教学设计之一
作者:乐余中心小学 陈海瑛
教材分析:
《七步诗》作者曹植。“七步诗”指走七步时间内做成的诗。曹植的兄长曹丕,取代东汉称帝后,忌妒弟弟的才学。有一次,曹丕命令曹植在七步的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出就杀头。曹植聪明过人,在七步内做了这首诗,曹丕没能得逞。
《长歌行》出自汉乐府,“长歌行”的“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这首诗用季节的变换作比喻,说明一年里哺育万物生长的最好季节是春天,而人的一生当中最宝贵的时光是年轻力壮的时候。用江河不能西流作比喻,说明时间一去不复返,劝导人们从小要努力学习,不要虚度年华。
《出塞》作者王昌龄。唐朝初期,在阴山南面的地区,民族之间的战争不断。这首诗歌颂汉将李广,叹息朝廷用人不当,驻守将领无能。诗中的景物描写寄托了诗人深厚的思想感情,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
教学目的:
1、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熟练背诵,默写《出塞》。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学习《七步诗》
1、范读课文。
2、解题:七步诗是在走七步路时间以内做成的诗,曹丕命令兄弟曹植在这个很短的时间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就杀头,于是,曹植就作出了这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
3、自学这首诗。
(1)自读课文。
(2)看注释理解诗的意思。
(3)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4、指导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1)煮豆持作羹:煮豆用来作羹。
(2)漉菽以为汁: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3)萁在釜下燃:豆秸在锅下燃烧。
(4)豆在釜中泣:豆子在锅中哭泣。
(5)本是同根生:豆子和豆秸生在同一条根上。
(6)相煎何太急:你为什么烧起猛火来煎熬我?你这么急迫地残害我是为什么呀?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用豆子比自己,豆秸比兄长曹丕,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对曹丕兄弟残杀的`不满,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本质。
二、学习《长歌行》
1、用上面的方法,学习这首古诗。
(1)青青园中葵:园子里绿绿的蒲葵树。
(2)朝露待日唏:早晨沾上了露水,等到太阳出来时就晒干了。
(3)阳春布德泽:温暖的阳光为大地送来恩泽。
(4)万物生光辉:花草树木都打起了精神。
(5)常恐秋节至:就怕秋天快要到来。
(6)昆黄华叶衰:密密的树叶会变得枯黄,花儿会凋谢。
(7)百川东到海:众多河流向东流入大海。
(8)何时复西归:它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西边去呢?
(9)少壮不努力:年轻时不抓紧时间努力学习。
(10)老大徒伤悲:老了只能白白地伤心。
2、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要说明什么问题?
(1)用季节的变换作比喻说明一年里哺育万物生长的最好季节是春天;人的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在年轻力壮的时候。
(2)用江河不能向西流作比喻,说明时间一去不再复返,劝导人们要珍惜时间,趁着年轻努力学习。
三、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
2、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学习《出塞》
1、用上堂课的学习方法,先进行自学。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秦时明月汉时关:明月和关塞与秦汉时没有什么不同。
(2)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征的将士们没有回来。
(3)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连年战争的痛恨和不满,对出征的将士们的同情、怀念。)
(4)但使龙城飞将在:假如现在飞将军李广还在世。
(5)不教胡马度阴山:绝不会让敌人的兵马越过阴山。
(6)这两句诗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飞将军李广的赞颂和对朝廷用人不当、驻守将领无能的叹息。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对人民的关心。)
3、你还读过哪些描述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
凉州词(王翰)从军行(王昌龄)军行(李白)
葡萄美酒夜光杯,青海长云暗雪山,骝马新跨白玉鞍。
欲饮琵琶马上催。孤城遥望玉门关。战罢沙场月色寒。
醉卧沙场君莫笑,黄沙百战穿金甲,城头铁鼓声犹震。
古来征战几人回。不破楼兰终不还。匣里金刀血未干。
二、指导朗读
☆朗读要根据每首诗所表达的意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七步诗》暗喻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兄弟相残的腐朽本质。要读出作者的无奈与不满。
2、《长歌行》前面的写景是为了抒发后面奉劝人们珍惜大好时光有所作为的思想感情。前四句写出春天的美好,五六句笔锋一转,写出秋天的凄凉。后四句借前边的比喻让人们认识到时间的可贵,年少努力的重要。
3、《出塞》这首诗的景物描写,寄托了诗人深厚的思想感情。从诗人的赞颂与叹息中,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和人民的关心。
三、学习本课生字
1、学生自学。
2、检查自学效果。
四、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背诵三首古诗。
《古诗三首》《长歌行》、《七步诗》、《出塞》教学设计之一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二册《长歌行》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感知诗歌的韵律;初步了解时间的重要性;使学生认会10个生字,并会写7个;读古诗,理解诗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图画,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背会该诗。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学会新词新字,使学生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头饰(小男孩),教师准备头饰(老人),录音机、词条、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谜语导入,创设教学情境
1、出示谜语:看不见,摸不着,跑着快,又没脚。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2、学生猜出后,教师借机板题:时间
二、引导学生观察图,激发学生兴趣
1、仔细观察书中插图,讨论问题:(1)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2)他们在干什么?
2、学生边看边说,要求自言自语。
3、组织在班内交流后,切入到学习主题:《长歌行》的理解及背诵、认字、识词……(提出学习任务)。
三、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1、请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试着读一读,要读准音,正对调(正确)。
2、划出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长、川、何、复、归、少、努、徒、伤悲
3、(放录音)请听一听你的朋友认对了吗?请学生自己验证。
4、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1)个人自由读。(2)两人合作读。(3)四人小组合作读。
四、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1、指名试读诗,请仔细听后评议。
2、再放录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及韵律特点。
3、教师范读,学生小声跟读(有语气)。
4、教师重点指导下列词语:复西归、少壮、老大、徒、伤悲
5、请学生试着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6、质疑问难: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1)合作解决;(2)请教老师;(3)师生讨论。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二、走进“一休屋”
1、请你把诗句与意思连起来。
百川东到海(1)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呢?
时间也是这样一去不回啊!
何时复西归?(2)条条江河向东奔去,流入大海。
少壮不努力,(3)如果年青的时候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4)到年老时,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及了。
2、诗与诗意结合起来读一读,认真感悟。
3、同桌两人互相说诗,对诗意。
三、指导背诵,当堂检查,及时反馈
1、教师抓住重点词指导背诵:少壮、老大……
2、学生自由背诵。
3、抽查学生背诗,指出优缺点。
四、回顾插图,说演结合
1、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老爷爷将会对小孙子说些什么?小孙子又是怎样回答的?
2、编一编、演一演、评一评:学生合作自由表演。
五、识字教学
1、在诗句中学词,在词中识字,出示词条:
长歌行、百川、何时、复西归、少壮、努力、伤悲、徒、海
2、学生读词,然后小组讨论: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1)通过分析字形记;(2)扩词记;(3)说话记;(4)换偏旁或取偏旁记;(5)看拼音记。
3、组织学生班内交流识字方法。
4、描一描、写一写。注意让学生写好“悲”字的“心”字底。
六、学习了《长歌行》,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歌行》,大家都知道时间就像流水,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做生活的有心人。
《长歌行》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读8个生字词,会写7个字,学习一个多音字。
2、读古诗,感知诗歌的韵律,初步了解时间的重要性。
3、通过理解诗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理解、想象的能力。
4、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1、认读生字词,学习一个多音字。
2、理解诗意,并从中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手段: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指导阅读
教学方法:讲读、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质疑揭题
1、出示谜语:看不见,摸不着,跑着快,又没脚,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今买不到。
2、学生猜出后,老师借机板书:时间。
3、质疑:你们知道时间是什么吗?你们听过有关时间的故事吗?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珍惜时间的诗,板书课题:长歌行。
5、认读生字歌,学习多音字长。
二、图文结合,自渎课文
1、选自己喜欢的`内容自渎课文。(根据自己选择看图和读课文的顺序)
2、提示:
(1)看图,要仔细观察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他们在干什么?
(2)读文,可以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
(3)图文结合,理解诗句的意思。
3、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渎课文。
(1)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把这些字读一读。
(2)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把这些词读一读。
(3)谁愿意来把整首诗读一读。
4、放录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及韵律特点。
5、你们也想读一读吗?(要求读出诗歌的节奏及韵律来。)
三、再读诗歌,理解诗意。
1、训练按下面的节奏读。
长歌行
百川/到东海。
何诗/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2、小结激趣:诗歌读得太好了。能说说它的意思吗?想说说吗?好!读P28页的小短文,再来说吧!
3、自渎小短文。
4、试着说诗意。(要求不要过高)
(1)在小组里试着说一说。
(2)质疑问题: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3)试着逐句说出诗的意思。
四、巩固字词,指导写字
1、在书里画出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长、川、何、复、归、努、徒、伤、悲。
2、抽读卡片。
3、指导写字。
(1)观察字型:歌左右结构,左宽右窄;海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川独体字。
(2)观察如何写漂亮这些字。
(3)板演,评价。
五、布置作业:背诵诗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写字,背诵诗歌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1、认读生字卡片。
2、背会诗歌。
3、对字条。
(1)请把相对应的字条连一连。
百川到东海 ①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呢?
时间也是这样一去不回啊!
何时复西归?②条条江河向东奔去,流入大海。
少壮不努力,③如果年青的时候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④到老年时,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及了。
(2)诗与诗意结合起来读一读,认真感悟。
(3)同桌互相说诗句,对诗意。
二、指导背诵,及时反馈
1、教师看图,抓住重点词语指导背诵。
2、学生自由背诵。
3、抽查学生背诗、指出优缺点。
三、说说学了《长歌行》,你明白了什么或者想说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四、巩固字词,指导写字。
1、抽读字卡,然后小组讨论: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的?分析字型、组词、偏旁或取偏旁记、看拼音记。
2、交流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重点指导悲字的心字底。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歌行》,大家都知道时间就像流水,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做生活的有心人。
练习设计:
一、认读下面的词语。
复习 归来 努力 悲伤 回归
歌声 山川 大海 伤心 如何
二、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shao( ) Zhang( )
长 少
shao( ) Chang( )
三、回家找一句有关珍惜时间的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长歌行
百川/到东海。
何诗/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微语】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失败就象是我们必须要翻越的高山一样,只有经历过失败的人,才能站在人生的至高点,才能够获得难以企及的成功。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