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文化学习

中国早期国家的特点

发布时间: 2024-07-11 11:30:12

经济:

古代中国有着发达的农业经济,其经济规模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领先于世界。在历史上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和战争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古代中国的经济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具有相同的周期。

分封制:

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由共主或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

血缘宗法制: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调整家族内部关系,维护家长、族长的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的行为规范,是一种宗族之法,也称族规。

中国古代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其中封建社会可分为五个阶段:战国、秦、汉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阶段。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代表:

代表的就是宗法制和分封制,它们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它维系了分封制,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它们体现了西周政治制度等级森严、政治与血缘结合的鲜明特点。

早期国家的特征是什么

早期国家的特征有王位世袭制、分封制、血缘宗法制、奴隶制、礼乐制等。王位世袭制: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

中国早期国家(夏商周)的特征:

政治: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家国一体,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完全集中。

经济:井田制(奴隶主地主土地所有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文化:青铜文化,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分封制:

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由共主或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血缘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调整家族内部关系,维护家长、族长的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的行为规范,是一种宗族之法,也称族规。

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是什么?

王权的世袭制度,严格的等级制度,亲属制度。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拥有先进文明的国家之一。它有将近五千年的书面历史。中国古代历史经历了原始社会(17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046年)和封建社会。

其中,封建社会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战国时期、秦汉时期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初始阶段。三国、晋、南北朝是封建分裂和民族融合的阶段。

隋唐五代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辽、宋、夏、金、元是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持续发展的阶段。明清时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阶段,也是封建制度逐步衰落的时期。

扩展资料

我国的古代居民

1、中国已知最早的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前。

2、北京人生活在大约70万到20万年前,第一次使用自然火。

3、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种植水稻和小米的国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就开始种植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就开始种植小米和蔬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古代史

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

早期国家出现标志:

1、阶级的存在(←贫富差距←私有制出现)

2、公共权力的设立

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有些邦国规模较大,阶级阶层分化较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楼上二位好好学习一下中国古代史吧,夏朝是中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已经有成熟的国家形态了,更不用说清末和民国了。

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是什麽

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血缘维系宗法制。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5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中国古代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原始社会(17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046年)和封建社会。

其中封建社会可分为五个阶段:战国、秦、汉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阶段。

隋唐五代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辽、宋、夏、金、元,是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阶段。明、清,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阶段。

扩展资料

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古代史

从文明的角度归纳早期国家的特点?

夏商西周国家是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的农耕文明的过渡 也是部落文明到社会集权文明的过渡

特征:

1、 生产力底下 农耕器具不能广泛使用青铜器主要还是作为祭祀器具

2、 文字不统一 虽然早期文字已经出现 由于地域不统一导致文字的不统一 计量单位都不统一

3、 国家权利分散 夏商西周时期中央权利分散到诸侯身上 诸侯对封地有绝对的统治权 国家中央集权分散

4、 思想成果集大成时期 诸子百家形成和发展的巅峰时期 老子 孔子 孟子等思想家出现奠定我们我们中华民族的思想基础

谈谈对早期国家的认识?

建国初期人均寿命只有35岁,经过七十年的发展壮丽,我们的人均期望寿命已经达到了77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人类发展取得的最伟大的壮举。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的领导下,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挥制度优势,勇发展,搞创新,建设了在国际上具有开创性的卫生健康制度,为人类的健康生活水平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建国初期人民的生活

1、衣着方面

建国初期,人们讲究穿戴,注重衣服面料、质地、花色、款式和身份地位。一般市民穿的是中山装,所用布料大多是机器织的“咔叽布”。而有的农村居民还是用自家织的粗棉布做的衣服。蓝色中山装和绿色军装是当时的时代特征。

2、饮食方面

建国初期,国家刚解放,百废待兴,人民生活贫困,食不果腹或者粗茶淡饭,50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全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采取凭证定量售粮办法,粮票出现了。同时食油、禽、蛋、肉、豆制品也实行限量供应。

3、住宅方面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以砖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子为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富裕地区农民普遍住上了楼房,安装了电话,配备了电脑,卫生设施不断改进。

4、出行方面

建国初期,交通不便。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电车、汽车比较多见,黄包车,自行车是比较普遍的代步工具。在一般的中小城市,有少量的自行车和人力车。而农村里,北方有马车、牛车、人力板车,南方有航船、牛车、马车,步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普通农民若是要出远门,会尤为不便。

建国后人民的生活

1、当代社会人民衣着方面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人们服装简便舒适,追求的是舒适、潮流。所用布料也都是更加柔软舒适的纯棉布料,也不再根据人们的身份地位来区分服饰材质,做到真正的人人平等。

2、当代社会人民饮食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人们不但可以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更是深入人心。

而粮票也早在1999年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自由选择食物,现在的人们追求的是绿色健康、有机蔬菜、健康膳食。

3、当代社会人民住宅方面

20世纪90年代,中国居民开始了“装修热”,表明人们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要求。许多城市出现花园式住宅,农村居民也开始修建小别墅,对居住环境也越来越讲究。

4、当代社会人民出行方面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兴建了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新藏、青藏、川藏公路修到了“世界屋脊”,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国家整体交通水平有所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交通条件明显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增长很快 。到现在,国航和高铁的飞速发展极大地缓解出行压力,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总而言之,建国之后国家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进步,70年的时间于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于我们而言,却是充满无数改变与挑战的日子。

相信在中国*正确的的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不懈奋斗下,中国将会越来越好,祖国会更加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幸福指数会进一步提高!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与封建时期的政治制度还是有比较大的不同的。第一,中国早期政治没有实现高度集权。因为在秦朝实现大一统之前,中央和地方是存在于芬芳与备份峰的关系。诸侯国军在自己的领地内是想有比较高的权利。他的政治经济,军事赋税等等是具有一定独立性的,一直说中央对地方难以实现有效的绝对的控制和管理。第二就是王权与神权相结合。也就是金主对天下的管理往往会结合着神话色彩。第三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这句话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家国同构。最典型的像西周社会,国家领导人都是姬姓家族。也就是国家政权结构与家族结构有相通之处!这些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内容:

夏朝有“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商朝实行宗法制,同时神权与王权紧密联系,一切政治食物全由占卜决定;周朝(主要是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周天子大量分王,建立了一个个国中国。这些朝代是因为他们的政治制度而兴旺,也因为他们的政治制度而灭亡。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早期国家的形成,“王”的出现时间地区突出标志核心:政治权力的产生与维护,政治权力的更替方式

2、夏商的政治制度,夏启开创“家天下”的制度(王位世袭制)商代实行宗法制(特点)商代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

3、西周的两项重要制度西周建立:分封制(对象、权利与义务、作用)、宗法制(规定、作用、特点) 。宗法制特点: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嫡长子继承制 、形成周王—诸俟—卿大夫—士等级序列 、嫡长子与众子有双重关系 、

扩展资料: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分封制对宗法制起了稳固作用,两者相辅相成。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政治性质的制度。

分封制与宗法制比较:

宗法制目的:巩固与扩大周王朝的统治按血缘宗族关系维护政治联系内容分封的对象是子弟、功臣、先朝的贵族;规定受分封的诸侯的权利和义务;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由血缘关系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作用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分封制目的:巩固与扩大周王朝的统治;分封的对象是子弟、功臣、先朝的贵族;规定受分封的诸侯的权利和义务;作用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西周的礼乐“礼”是等级秩序 “乐”是维护礼的艺术工具。评价西周礼乐文化是当时文明创造中最为高贵、典雅、精致的内容,有久远的影响,值得珍视. 小结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神权与王权结合.(祭祀、占卜) 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的政治结构.(宗法制)最高统治集团尚末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诸侯国有一定的统治权)

温馨提示:
本文【中国早期国家的特点】由作者壹知识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